三國演義趙子龍的一點思考學習

常山趙子龍在沒遇到劉備之前基本上沒有什麼名聲,大家估計都不會了解認識他,作為一個新加入組織的人,如何讓關羽張飛等人把他當自己人對待,這其實很難,關羽張飛二人,所以說新加入一個單位或者組織,要想融入這個團隊,首先得要建功立業證明自己實力。

劉備被曹操打敗,兒子媳婦丟了,大家都在逃命,唯有趙雲殺入敵陣繼續尋找甘夫人與阿斗,劉備起的這個名字就感覺比較怪。趙雲拚死戰鬥一人一寄大戰長白坡,能活著也是運氣,遇到曹操這個愛惜人才的主。歷史人物能在歷史上留下美名,與人物性格有很大關係。分析一下像趙子龍呂布一樣也是一員戰將,不同之處趙子龍對劉備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如果他投曹操,曹操也會給他封官嘉爵。從此一戰成名,不僅敵人尊重,張飛關羽也把他真正當自己人了。作為現在的我們,做一類產品的企業很多,要不要經常跳槽換單位?其實很大程度上與人的性格有關係,也與自己遇到的老闆人品德行有關係。像趙雲這樣愛憎分明的人,不投曹操是因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他們眼裡曹操是奸臣,劉備是帝王之後明正言順,這類人比較注重名聲。那為何不投孫權?我想一開始趙雲並不出名,去了也沒有什麼建功立業機會。也說明什麼呢,老闆要有一個好的名聲這樣才能聚攬天下英才。

同時趙雲也算一名儒將,諸葛亮也很器重他,趙雲與諸葛亮的關係也不錯。在那個天天打打殺殺的年代,得有多大勇氣膽量才能活下來,也說明只能奮力拚搏把生置之度外,跟著好老闆好經理拚命干。最終企業有了一席之地也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如果關羽張飛有點趙雲的性格能經常能聽進去諸葛亮的建議也不至於讓基業過早毀於一旦。

即使再有本事,搞成一番大事也得有個組織,要不自己是老闆,要不跟著一個好老闆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