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進化還是退化:80年代農村人肩扛400斤,為何如今的人不行

引言

先秦著名思想家和哲學家荀子在《勸學》中就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國人從事的主要勞動是體力活,日積月累下來,一個20多歲的青壯年者基本上能扛得住400斤左右的貨物。

然而,時代發生改變以後,隨著行業的擴充和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國人要麼從事與農耕無關的行業,要麼就是在農耕生活中不再全部地依賴於體力勞動。

進入新世紀,人們能接觸到的體力活越來越少,所以可以扛得住400斤貨物的人就很難見到了。那麼,這是人類的進步還是退化了呢?

一、能肩扛百斤的農村人

我國在農村中的機械化生產只有進入80年代之後,才普遍地見到。在這以前,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現象很稀奇,肩扛手拉是許多70後和80後最深刻的記憶。

在農村中,能夠肩扛400斤左右重量的貨物的人非常多,這對於他們來說,都只不過是家常便飯和必備的技能。

農村人基本上沒有什麼閑暇的時光和業餘時間,除了做繁重的體力勞動之外,其他的時間都用於招待客人或走街串巷。

不過,娛樂的時間還是比較短暫的,畢竟農活所帶來的收穫是支撐個人和家庭繼續生活下去的物質來源,人們必須馬不停蹄的工作著。

日積月累下來,基本上每一個成年的農村人都能挑戰人體的極限,肩扛著幾百斤的貨物都不是問題。這與武術的練習相似,更和知識的學習相同。

當時的農村人雖然不會武術,但體力一點也不比武術學家和健身者弱,他們甚至可以做到這些人都不能做到的事。就如今來看,可以托起幾百斤重貨物的人只有那些專業的健身者和體育健將。

所以,有人就不得不感嘆說,現在無論是農村人還是城市人,有這樣爆發力的不再見到了。

在當時,可以扛得住百斤左右貨物的不僅僅只有農村人,許多生活在城市中的城裡人也可以做到。儘管城市的生活不需要做繁重的,但是體力的支出也是在城市中生存的一項技能。並且,掌握了這一項技能之後,還可以給家裡面帶來許多的補貼。

其實,在80年代以前的城市人所從事的工作中,許多都是體力活。就算是從事第3行業,那也需要很強的體魄才行,而腦力勞動的行業者更少一些。

由此就可以得知,當時的人們之所以能夠扛得住400斤左右的重物,與日積月累的練習和工作有關。

那麼,為什麼如今的人不行了呢?

二、體力勞動的減少

如今,絕大多數的國人都在從事著體力勞動,包括農活生產、工地建設和工廠生產。他們每一天的體力支出一點兒也不輸當年的農村勞動者,那麼為什麼他們不能做到肩扛是百斤貨物呢?

隨著農產科技、互聯網信息技術等的到來,國人的生產生活早就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就算是人們做體力活,體力的支出也不如當年;因為那時候人們是純粹的體力勞動,而且現在更多的是體力與機械相結合。

比如,從50年代到80年代,機器被用於農耕生活的只有東北地區,而現在則不一樣,無論是哪一種田地,都可以見到農機的身影。

在工地上工作的農民工也不是純粹的體力支出,各種攪泥機、挖掘機和搬運機器的出現,不僅讓他們提高工作效率,還極大地緩解了繁重體力支出所帶來的身體影響。

工廠的工作主要有幾樣,第1個是重工業中的繁重體力活;第2個是輕工業中的手工活;第3個是只需要輕微支出體力的一般工廠。總的來說,需要人們完全地透支體力的工作,如今已經很難見到。

所以,儘管他們都是鐵力支出的勞動者,但基本上都不是挑戰身體極限的勞力支出,所以身體素質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很難扛得住近百斤以上的貨物。

對於城市中的宅民或從事著非體力勞動的其他人來說,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更難了。除了這些因素以外,行業的轉變也極大地影響人們的身體素質。

三、行業的轉變

80年代可謂是一個標誌性的時期,在這以前,人們只能以體力勞動的行業為生;之後,更多的是從事與體力無關的工作,而且這樣的人群數量變得越來越多。

第二和第三行業是目前人們主要從事的主要行業,作為第1行業的農業雖然產生著重要的作用,但國人不再以種田為生,因為體力種田所帶來的收入不再適應高額的消費,從而為許多人所淘汰。

從側面來說,這不僅沒有影響到農業生產,反而讓農業走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經過科學的管理和資本集中,科技的在農業種植中的投入將比以往還要多,社會的行業和面貌也隨之發生深刻的改變。

在以往,農田的勞動基本上都依靠體力支出,但現在只要會操作機器就可以,在機器的幫助之下,農田的產量也是以往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其實,這也是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結合。科技生產代表著腦力勞動在體力勞動中的影響,究其最根本的原因,都是因為人們為提高生產效率和獲得更多的收入罷了。

在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雙重結合之下,新的農村農業勞動出現變革性的發展,意味著往日的肩扛手拉的時代過去,新的生產勞動方式的到來。

從這裡也可以得知,現在的人不能扛住400斤左右的重物,其實並不是「退化」,只是隨著社會的深刻改變,人的體能不再得到充分的發揮而已。

如果從生理的角度去分析,人們的體能的確是大不如前,但從文明和智力的角度來看,如今的人類已經凈化到一個新的層次。在發展科技的過程中,讓人類社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結語

僅僅只是從體力勞動與體能去衡量人類的先進與落後,那麼就太過於單一化和絕對性,人類的發展是綜合性的,所以對於其的評估應該也是綜合性的,而不某一方面所出現的缺陷。荀子早就說過,日以復加的練習會讓一個人出現轉變,體力的提高亦是如此。

如果有必要或是出現迫不得已的情況,人們也可以在繁重的體力勞動影響之下,恢復往日的爆發力。所以,目前人們不能扛住400多斤的東西,與人們在體力勞動方面的欠缺練習有關。

但這裡也不能一棒打死,許多人雖然還在從事著體力勞動,而性質已經出現了轉變,目前看起來非常繁重的體力活,其實是體力支出與機械的結合,需要用到人們體力的方面變得越來越小。綜合這些因素,行業的轉變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影響人們身體素質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