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1年的五月,宋慶齡走完了她這偉大的一生,在她去世前,一封信寄到了大洋彼岸妹妹宋美齡的手中。
宋美齡看著手中姐姐的信件,淚流滿面。信中姐姐在病床上念念不忘的說:我很挂念美玲,要是她現在能來看我就行了。
這句話深入美玲的心,因為至今粗略的算一下,她們已經幾十多年沒有見過面了。
宋慶齡美麗又崇高的一生
她是名門閨秀卻為人低調,她外表纖弱文雅內心卻堅韌剛強。她敢於衝破枷鎖大膽追求愛情,卻也堅守革命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
1893年1月,宋慶齡出生在上海一個財力雄厚的家裡。從小宋慶齡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這也為她以後做足了準備。
她曾與孫中山先生共同開創我國的革命事業,為革命的勝利而奔走多年。
1950年,宋慶齡獲得了由蘇聯所設立的「加強國際和平」獎,在領取了獎項之後,宋慶齡將獎金悉數捐出,用作支持我國兒童與婦女福利事業發展的基金。
從當年與孫中山先生共同致力於革命事業,到後來一個人繼續堅持為婦女兒童事業而奮鬥,宋慶齡從來沒有停止過為國為民的建設事業。
正因如此,宋慶齡無愧於「國母」的稱號,作為一名女性,她為爭取婦女權益的提高而不斷付出著,追求平權,成為無數女性心目當中的榜樣。
在宋慶齡的一生當中,她幾乎把自己的所有私人財產都拿出來,用作支持這項事業的發展,她的成績在國際社會當中,也是有目共睹。
宋慶齡則繼續開展這一偉大的事業,將需要幫助的群眾作為自己的服務對象,為國家實現全面發展作出貢獻。
姐妹二人遺囑相像
二人幾十年未曾見過一面,主要還是因為二人的政治立場很不同。
大家都知道姐妹二人,一個是孫中山先生的夫人,一個是蔣介石的夫人。
細緻算起來,姐妹二人的最後一次見面,同時也是宋慶齡與大姐宋藹齡的最後一次見面,是在1944年的7月9日。這次是宋慶齡陪姐姐去巴西治病。
為了送別兩個姐姐,宋美齡在機場與姐姐宋慶齡見了最後一面。
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宋慶齡留在了大陸建設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而宋美齡因為立場的原因遠離了新中國。
在1981年,宋慶齡病重,曾說過要見妹妹宋美齡,那個時候國務院曾去過交涉,問了宋美齡是否能回國見見姐姐宋慶齡。
宋美齡最終還是沒能回國見姐姐最後一面。在1981年5月宋慶齡離世。
離世後宋慶齡的遺囑公開,她不希望與丈夫孫中山先生合葬,而是希望安葬在上海萬國公墓,陪伴自己父母。
宋慶齡離世後可以說宋美齡在世界上基本上沒有了親人朋友,就這樣過了幾十年的日日夜夜,最後在2003年宋美齡也走完了她的一生,享年106歲。
去世前,她也留下了遺囑,大家都在猜測她遺體可能運回中國台灣,與丈夫蔣介石安葬在一起。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她立的遺囑和姐姐非常相像,她選擇葬在紐約陪伴自己的哥哥,大姐和大姐夫。
世人猜測她不願與蔣介石合葬是因為後悔與他結婚,因為她的選擇使她遠離了祖國,遠離了自己父母。這麼說也是說的通的。
結語
宋慶齡先生是一個真正做到大愛的人,他為了世界和平一路奔走。付出了畢生心血,不得不讓人心生敬畏。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先生與世長辭,遵其遺囑,他被葬在了父母的墓旁。他對國家無愧,對愛情無愧,但對宋美齡,對生養他的父親,他始終還有那麼一些難以言語的悲痛之情。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我們要學習宋慶齡先生的愛國精神。
(部分素材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