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是人民幣,可以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這句話怎麼說呢,有些無賴但是卻很有道理的樣子。
人民幣人人都喜歡,喜歡到了不行,甚至許多人都因為它犯了大錯,然而,1982年,四川某位局長家中失竊以後,最為緊張擔心找不回來的,竟然不是人人都喜歡的人民幣。
哪怕這是家裡為父親準備的救命錢,而是一個在旁人看來不起眼的鐵盒子,那麼這個鐵盒子究竟裝有什麼寶貝,竟然讓這位局長這麼緊張呢?
一、如願以償從軍,初上戰場毫不退縮
這事還要從這位局長的身份說起,這位局長名叫徐開良,四川省巫溪縣人,出生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先目睹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長期生活在戰亂年代的徐開良很早就有了一顆從軍報國的心。
只是對於父母而言,孩子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一旦上了戰場,誰又能保證一定會全身而退呢?
因為擔心徐開良的安全,徐家父母非常果斷地拒絕了徐開良的提議,一心報國的徐開良並沒有因為父母的拒絕而打消了這個念頭,相反,父母越是反對他的就越想從軍。
慢慢地這個念頭猶如一棵小樹苗一般,在自己的腦海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始終不能相忘。
終於,四川巫溪解放了,徐開良再一次表達了自己想要參軍的想法,這一次,徐家父母看著表情堅毅的徐開良不同意三個字怎麼也說不出口了。
如願以償地徐開良在西南剿匪的戰場上第一次見識到了戰爭的殘酷性,明明前一日還在與自己說笑的戰友,如今卻已經陰陽兩隔了。
看著血肉橫飛的戰場,面對戰友的犧牲,徐開良雖然傷心但沒有發生出一點膽怯,反而讓他心中湧起一股英勇之氣。
見識了戰爭殘酷的徐開良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平時訓練時多流一點汗,在戰場上就少留一點血」的含義,為此,在訓練時徐開良格外的認真,每一個項目都要做到最好。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更何況還是一塊特別努力上進的「金子」呢,恰好還是新兵的徐開良,就如同一塊兒會發光的金子,被部隊領導發現賞識並被提拔為20軍7班的副班長。
二、一生難忘「冰雕連」的誕生
隨著西南戰場進入了尾聲,徐開良所在的部隊也進入了休整狀態。
這時候的徐開良,正是熱血的時候,幾個月的休整訓練讓他的心有些按捺不住,一心想要再次上戰場進行戰鬥的徐開良找到部隊領導,詢問什麼時候可以再上戰場進行戰鬥。
為此,部隊領導專門與他進行了一次談話,經過談話的徐開良端正了自己的態度認真地訓練起來,以期待在未來的戰場上,交出更加優秀的答卷。
這時候,年輕氣盛的徐開良還沒有想到不久之後的那場戰役會是那樣的刻骨銘心,讓他只敢在黑夜中默默懷念自己的戰友,卻再也不願與他人提起。
1950年,徐開良所在的部隊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也就是在這裡,徐開良遇到了那場讓他終身難忘的戰役——大名鼎鼎的長津湖戰役。
隨著電影《長津湖》的熱播,這場戰役也被越來越多的所熟悉,都說藝術來自於生活,這場戰役的壯烈程度要比電影《長津湖》悲烈的多。
這場戰役中,徐開良要面對的不僅僅是裝備精良的敵軍,還有那朝鮮百年一遇的極寒天氣。
北方的冷是出生在南方的徐開良無法想像的,也是無法適應的。
然而即使面對這麼強大的敵人,徐開良和他的戰友們依然沒有半點的退縮。
一開始還好一些,雖然長途跋涉讓戰士們又倦又冷,但是還可以填飽肚子。
到了後來,戰士們隨身攜帶的物資已經不足以填飽肚子了,更可怕的是為了更好地等待機會伏擊敵人,他們卧伏在冰天雪地之中,一動不能動。
零下40度的天氣,風雪化作刀劍一次又一次的,凌遲戰士們的血肉,但是戰士們就如同那冰雪中不知疼痛的冰雕一般,一動不動的趴在那裡等候著衝鋒號的吹響。
終於三天的時間過去,衝鋒號吹響了,聽到衝鋒號那的一瞬間,徐開良想都沒有想就準備衝出去。
也就是那一刻他發現身邊的戰友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已經與冰雪化作一體了,他真的成了冰雪中的一座冰雕。
熱淚從徐開良的眼中流下,這是他這麼多天來第一次感受到熱度,本來讓人會覺得舒服的溫度如今卻讓他痛徹心扉。
但是他知道戰鬥還沒有結束,他還不能停下了悲傷,用冰冷的手將這唯一的熱度擦拭,拿著槍沖了出去.......
戰鬥結束了,徐開良再一次立下了戰功,只是這一次,徐天良非但沒有開心反而心已經痛得不知知覺了。
望著戰場上那100多座冰雕,徐天良淚流滿面,只見那化作冰雕的戰士們,依然手握鋼槍,目視前方,似乎下一秒只要衝鋒號吹響,他們就會衝出去進行戰鬥。
三、生死一線,封神一戰
戰士們已經犧牲,戰爭還在繼續,不久之後,徐開良就迎來了他的封神一戰,然而這場戰役的慘烈程度卻是堪比長津湖戰役,徐開良也在這場戰役中經歷了生死一線。
6月的一天,空中突然起了能見度不足百米的大霧,敵軍利用大霧的掩護悄悄繞到了徐開良所在部隊後方進行偷襲,很快,雙方就交上了火。
當時徐開良所在的7班得到的任務是佔領部隊左側山峰進行阻擊敵人。
然而,此時左側山峰早已被敵軍佔領了,面對裝備優良的敵軍徐開良和戰友們並沒有膽怯。
當時7班分成了3個小組進行反攻,在戰友的掩護下徐開良率領2組迅速佔領了山頭,只是徐開良組裡的電台卻在戰鬥中被打爛了,導致了徐開良無法與連里取得的聯繫,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徐開良到了生死一線的之際.......
此時已經成功佔領山頭的徐開良根本來不及想那麼多,簡單布置下任務之後,就馬上帶人去支援班長劉榮珍所在的1組了,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劉榮珍早已經在敵軍第二次衝鋒下犧牲了。
成功與1組匯合的徐開良在得到了班長犧牲的消息後心如刀割,但是班長已經犧牲了,身為副班長的徐開良成為了全班的主心骨。
他化悲痛為力量喊出了為班長報仇的口號,帶著戰友們繼續在陣地上牽制著敵人,不讓敵軍向前推進一步。
讓人感到心痛的是,雖然徐開良帶領7班完成了任務,但是全班卻只是活下來了徐開良和一名小戰士,其他的戰士全部犧牲了。
戰士們犧牲之後,他與那名小戰士咬緊牙關,突破身體極限不停地打退敵人近7個小時的衝鋒,終於,敵人在摸不清這個山頭有多少人駐紮的情況下放棄了進攻。
這場戰役也讓徐開良身體疲憊到了極點,深受重傷與死神擦肩而過。
這場戰役中,徐開良累計殲敵40多人,被授為「二級戰鬥英雄」的稱號。
此時的徐開良對於那句「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話有了更深刻的領悟,在他心裡正是那些犧牲的戰友們才成全了自己的榮譽。
真正應該擁有這些榮譽的人不應該是他而是他的那些戰友們,退役之後,徐開良安排到了四川巫溪縣廣播局工作,他勤勤懇懇地工作著隻字不肯提起往日的輝煌。
四、家裡進了小偷,掀開了徐開良隱藏多年的秘密
1982年的一天,他照常下班回到家中,卻發現往日里乾淨整潔的家裡此時凌亂不堪,妻子更是一改往日的端莊嫻淚流不止。
這是怎麼了?難道進賊了?
徐開良不由地想著,而事實也的確如同徐開良想的那樣。
細心地安慰了妻子之後,徐開良從妻子的話中得知,原來家裡的確是進了小偷,把為徐父治病的2500元錢和往日里他視如生命的鐵盒子偷走了。
徐開良聞言一個踉蹌,在妻子關懷的目光下穩定了心神來到了公安局報警。
「那個鐵盒子很重要,一定要把它更找回來。」
面對徐開良一字一句的懇求,公安同志一邊安撫著徐開良一邊覺得很好奇。
據徐開良妻子所講,如今徐父重病住院,這2500元是家裡東拼西湊好不容湊夠的救命錢,為什麼徐開良似乎更在乎那個鐵盒子呢?
那個鐵盒子裡面究竟有什麼,值得徐開良這麼看重呢?
原來,鐵盒子里裝的不是別的,是徐開良的榮譽勳章。
與他人的看法不同,這些榮譽勳章在徐開良看來並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屬於他和他所有的犧牲的戰友的,甚至那些犧牲的戰友佔據的比例要更多一些,而他只不過是個保管者罷了。
都說人死如燈滅,他的這些戰友們雖然躺在烈士陵園裡,但他們的英雄事迹也在一代代地傳揚下去。
在徐開良來看,如今傳揚下去的也只是他們的一個名字和他們的精神事迹。
時間久了,就不會有人在記得他那些戰友的音容笑貌了,不會記得他們也只是個偶爾會在訓練時偷懶,看到好吃的會兩眼放光調皮胡鬧的大男孩;
不會有人記得他們也會大聲地笑,大聲哭;不會有人記得他們不是不怕痛,不怕冷、不怕的神,而是有血有肉、偶爾也會害怕、會想家、想媽媽的人。
每次看到這些勳章,他似乎都能看到他的這些戰友將心中膽怯、無助、疼痛全部拋去化身為「鋼鐵戰士」保家衛國,看到他們透過雲層看到自己的犧牲換來了國泰民安而露出的笑臉。
似乎看到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吃的飽、穿的暖,鮮衣怒馬、肆意張揚做著他們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情。
至於父親那2500元救命錢,一來他是相信公安同志會幫他找回來,二來就算錢找不回來了,他再舍下臉來去求、去借總能湊夠,而勳章丟了卻是再也找不回來了。
當公安同志了解到眼前這個人竟然是昔日的戰鬥英雄,那個不起眼的鐵盒子里裝的竟然是「無價之寶」的榮譽勳章,不由地肅然起敬。
很快,小偷被抓到了,2500元的救命錢也很快被公安局的同志們給找了回來。
只是根據小偷的交代,他看到鐵盒子里沒有什麼有價值的財物就丟了,這句話惹得大家都驚出了一身冷汗,趕緊在小偷丟棄鐵盒子的地方進行尋找。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大家的努力,裝有無限榮譽的鐵盒子終於被找到了。
四川軍區知道此事之後,派人來了禮物前來慰問,直到此時此刻,徐開良身邊人才知道,徐開良竟然隱藏了這麼厚的馬甲,紛紛直言他實在是太低調了。
以前每次看到徐開良們功成身退,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心中很是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要這麼低調。
他們為了新中國、為了人民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還要這麼苦著自己呢?
後來,才漸漸明白,或許只有這樣才讓他們的心得到「救贖」吧。
是的「救贖」,他們在我們眼中是英雄,是最值得敬仰的人,但是在他們心中,他們犧牲的戰友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真正值得敬仰的人。
他們所以享受到的一切稱讚都是應該屬於那些犧牲的戰友的,他們之所以會得到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比戰友們幸運,他們活了下來。
所以,他們心中有愧,他們把自己隱藏了起來,每到深夜來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敢在心中緬懷自己的戰友呢。
可是,無論他們怎麼想,在我們心裡他們都是英雄,那些犧牲了的戰士是英雄,他們活下來的人也是英雄。
沒有他們無懼生死,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他們的每一個人都是值得我們尊重敬仰的,是我們年輕一輩永遠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