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會議,林彪擅自提議讓毛主席當國家主席,主席為何堅決反對?

1970年8月,第九屆二中全會在廬山召開,八月初毛主席就已經離開北京,藉此機會在南方視察,一路經過石家莊、鄭州,然後到達武漢,在武漢住了幾天後,處理完武漢的一些事宜後毛主席繼續向南出發。

列車很快抵達了南昌,時間已經來到了8月19日,這時候的南昌正是悶熱的時候,毛主席在南昌休整了一晚,第二天即刻前往廬山。

毛主席在上廬山的過程中,他的白襯衫已經濕透了,所以還沒到廬山,毛主席就和警衛說:「我們到了廬山第一件事就是去游泳。」

警衛知道毛主席最喜歡游泳,滿口答應他。

廬山的山勢很險峻,汽車開得也很慢,隨著越爬越高,溫度也越來越低,到了廬山,悶熱一掃而空,甚至還有點涼颼颼的,警衛員連忙去找可以游泳的地方,最終定在了廬山水庫,那天水庫的水有點冷。

警衛員擔心77歲的毛主席身體吃不消,他本人卻表示沒關係,他說水涼一點,游的時候會更舒服,毛主席的游泳水平很高,他可以隨意躺在水面上也不會下沉,身邊的警衛員也跟著他游泳,以保證毛主席的安全。


看著這些年輕的警衛員,毛主席說:比速度我比不過你們,但如果比耐力,比誰游的時間長,我倒是可以參加一下。

其實毛主席在廬山並不是第一次游泳了,對周圍場景也都熟悉,所以那天毛主席游得很開心。

到了8月29日,九屆二中全會正式在廬山小會堂舉行,毛主席進場後,周總理、林彪等五位常委已經入場,在台下就座。

毛主席入場後,正式宣布全會開幕,周總理開始主持會議,開幕式進行了一小時,在快要結束的時候,毛主席站起來問大家有何意見,全場沒人發言,就在毛主席宣布散會時,林帥突然站起來說要發言。


林帥的發言沒有事先與毛主席溝通,完全是一個意外行動,林帥這次發言用大量的篇幅歌頌稱讚毛主席,並把毛主席稱為天才,然後說國家要設立國家主席,讓毛主席當選。

歌頌稱讚毛主席的部分,引起場下觀眾的陣陣掌聲,唯獨毛主席沒有鼓掌,而且面露難色。

毛主席並不喜歡別人稱讚他,更不喜歡別人說他是天才,而對於國家主席之位,他更是不願意。

為了這件事,毛主席好幾天都睡不著覺,在25日的會議上,他批評了這一言論,駁回設立國家主席的要求,毛主席說你們若繼續這樣,我就下山讓你們鬧去,誰堅持設誰就當,反正我不當」。

毛主席為何不願意當國家主席,林帥為何又要明知故犯呢?

其實林帥要求毛主席當國家主席,並且在大會上提出來,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他知道毛主席不願意當國家,然後又提出要設立國家主席這個職位,所以毛主席不當,自然由他這個二把手來當了。

當時林帥幾乎掌控了所有的軍隊,而且接班人的身份已經被寫進了黨章,他為何要急著當國家主席,而且他比毛主席要小很多,當時毛主席已經77歲,身體也已經大不如以前了,對於此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可其實人向來是貪心的,手中的權力越大,林帥就越想要表現出來,所以從名義上來說,他還是感覺缺少了點東西,林帥曾經對親信說過:這個接班人只是一種象徵,對於未來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人向來都喜歡得到,厭惡失去,對於林帥來說,他終日追求的巔峰近在遲尺,時間越拖變故就越多,所以他急著想抓到手中,變成現實。

其次林帥在這次會議舉辦之前,就多次和毛主席發生分歧,主席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對他有了不少看法,所以也是基於此,林帥可能才會覺得惶恐,才會在會議上提出這一要求。

再加上他個人的性格問題,林帥向來寡言,有事全憋在肚子里,這種不輕易顯露感情的人,心中往往想法更多,再加上夫人與兒子的耳邊風,他這麼做也就不奇怪了,很多人沒有站在其位,便很難理解林帥的行為。

這次會議到最後的事件,林帥的一生可謂是令人唏噓,不過那句話說得好,功歸功,過歸過,林帥雖然犯了嚴重的錯誤,他在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做出的貢獻,還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