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卻不僅被迫退位,還得承受喪子喪孫之痛

眾所周知,皇帝是古時封建王朝權力巔峰的代表,整個國家都得馬首是瞻聽他發號施令做事。只是這個看似風光無限的位置,卻也隱藏著旁人不能理解的辛酸。

就拿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來說,他雖然坐上了皇帝之位,但代價卻是兒子發動政變,殺死了自己的另外兩個兒子,並未在晚年還一直被囚禁著。

事情還得從武德9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不僅把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給殺了,還逼得李淵退位。李淵從此是晚景凄涼。

李淵被迫退位成為太上皇,不僅內心懷著喪失兩個愛子的悲痛心情,更讓他失落的是他失去了皇帝擁有的一切權力,而且在生活上也失去了至高無上的享受。

李世民上位後,由於對父親偏愛李建成和李元吉心懷怨恨、再加上他要竭力證明自己的正義性,因此不惜對高祖李淵的一些政治措施大加批判,最具有代表性的實踐就是李世民對裴寂的處理。

這位在歷史之中,有著不可磨滅功勛的帝王可以說是一個晚景極其凄涼,而且心存遺憾的老人,對於數千年之間,可能很多人都會忽略李淵在歷史之中所存在的真實功績,反而會不斷的提及

身為一個父親,即使在坐擁江山之後他也很清楚,對於他的第2個兒子而言,是一個鋒芒畢露,而且心存不甘之人,所以在發生了玄武門兵變之後。也讓他失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和十個孫子。貞觀九年五月,太上皇李淵去世,享年七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