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五虎上將,盡在蜀漢劉玄德麾下。東吳孫權帳前也立有節制水陸兩棲人馬的四大都督,而曹魏帝國陣營當中也少不了一干名將,他們就是歷史赫赫有名的「五子良將」。
曹家的「五子良將」又是何許人呢?他們分別是張遼、張郃、徐晃、于禁、樂進五人,這五位大將,張遼自不必多說,以一人之力可獨擋東吳傾國之兵,而那張郃與蜀漢第二猛將張飛大戰三百回合,兀自不分勝負,也堪稱一代名將,後來還是諸葛亮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設伏將其射死,可見其武力值之高超!
而徐晃徐公明,在演義當中手執大斧力挫關羽,從而導致關雲長敗走麥城,這一節上他是為曹操立下了第一功,由此可見他也是不容小覷的猛將。于禁一生為曹操百戰沙場,也曾獲得曹操讚譽為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只是後來被關羽水淹七軍,又降了東吳,著實有了這麼一個污點,才有點愧於良將之名。
而五子良將當中的最後一位樂進,就有些讓許多朋友感到生疏了,他在演義當中很多場合都只是一介副將,幾乎都是負責守城任務,這樣被羅貫中老爺子描寫成如此這般的大將,是如何躋身於猛將如雲的曹魏陣營頂級戰將行列的呢?正史當中,他到底有多能耐,今天小編就來為看官們撥雲見日,好好敘述一番。
樂進字文謙,他是漢末陽平郡衛縣人,他容貌不揚,身材短小,但由於他膽魄驚人,為人剛猛,所以被曹操收為了心腹之徒,一開始發跡的時候就在曹操帳前為屬吏。
後來曹操為了起兵辦大事,就派樂進回到本郡老家召募兵勇,一下子就招來了一千餘人,曹操大喜過望,立馬任命他為三軍假司馬,併兼任陷陣都尉。後來曹操和呂布大戰於濮陽,又與張超大戰於雍丘,後來又和橋蕤大戰於苦縣,每次惡仗血戰,樂進都是身先士卒,率先登城破陣,因此立下了不少赫赫戰功,曹操也大為感動,於是向漢獻帝奏明,冊封他為廣昌亭侯。
從上述描述來看,樂進雖不像張遼、張郃、徐晃、于禁這樣,在世人印象中一貫是馬上殺敵,破軍斬將的名將形象,但卻和《水滸傳》中的黑旋風李逵頗有幾分神似,喜好率步兵衝鋒陷陣,不擅馬戰斬將,專愛砍殺小卒,也是突破敵陣不可多得的好手。
後來樂進又跟隨曹操征討張綉,在安眾打敗敵軍,又在下邳徹底將呂布圍困,並親自斬殺了呂布麾下的一員猛將,終於打破了他樂進只能砍小兵,不能殺馬上將軍的軍中笑話。後來又在射犬這個地方重創黑山賊眭固,不久又在小沛大破劉備,曹操大喜過望,立馬晉陞他為討寇校尉。
不久樂進又奉命渡過黃河攻下了獲嘉縣,後來又跟隨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樂進作戰實是異常勇猛,為了曹操力斬了袁紹的押糧大將淳于瓊,最終燒掉了袁紹的烏巢糧倉,從而扭轉了整個官渡之戰的局勢。
後來袁紹病逝之後,曹操又要對付袁紹剩下來的兩個兒子,一個叫袁譚,一個叫袁尚,曹軍一直殺到了袁氏的軍事重鎮黎陽,樂進親自斬殺了袁家大將嚴敬,於是被曹操任命為了游擊將軍。後來又大破黃巾賊,平定了樂安郡。
後來樂進又跟著曹操圍攻袁家大本營鄴城,平定鄴城之後,樂進又追隨曹操在南皮攻打袁譚,為了破城殺敵,樂進再一次率先攀牆登城,直接攻下了東門,袁譚慘敗,不久樂進又攻下了雍奴城,再次大敗袁譚。
漢獻帝建安十一年,曹操再次向大漢皇帝上請,請求冊封樂進、于禁、張遼三員大將,他說道:「這三個人武力值極高,他們帶兵打仗計謀和韜略也非常周全詳備,他們的人品樸質忠誠,沒有二心,又能恪守職責,秉持節義,在戰場上幾乎都是身先士卒,督軍在前,奮不顧身與強敵拼殺,而且專門攻打那些高城固壘,從來都是無堅不陷,無敵不破,我通常看到他們都是親自擂鼓,手不知倦,要是我讓他們獨當一面去征伐某個敵人,他們統御師旅,撫眾向前,從來都是奉令無犯,臨敵制勝,沒有什麼過失,如今陛下應該對這三位猛將進行論功行賞,各顯恩寵!」
漢獻帝於是封于禁為大漢虎威大將軍,樂進為大漢折衝大將軍,張遼為大漢蕩寇大將軍。在當時的三國蜀漢只有趙雲做過威虎將軍,而東吳也只有大都督呂蒙和丁奉兩個名將做過虎威將軍,不過很可惜曹魏陣營的虎威將軍于禁,在後面居然被關羽所擒。
樂進做了折衝將軍之後,又被派去攻打袁紹的外甥高幹,他從北道進入上黨郡,然後迂迴到了高某大營之後,當時高某還在固守壺關,樂進雖然出奇兵一連斬殺了高某數員在將,但城池卻一直攻不下來了,後來曹操親自出馬,才將壺關打了下來。
後來曹操又征伐北海賊管承,就派出樂進與李典共擊管承,管承嚇得趕緊逃到了一處海島,就這樣將海濱一帶都平定了。曹操於是又想征服荊州,於是派樂進帶軍進駐陽翟。後來荊州被打了下來,樂進被留在襄陽,與蜀漢第一名將關羽作戰,他還曾擊退了關羽、蘇非等蜀將,荊州南郡等郡縣的山谷蠻夷全都來向他投降。
後來樂進又征討了劉備安排在臨沮的守將杜普,還有旌陽守將梁大,全都被他殺得丟盔卸甲。後來樂進又跟隨曹操征伐孫權,曹操居然將假節之權都授予了他。不久,曹操撤退,樂進與張遼、李典被留在合肥防禦東吳,樂進還被增加了五百戶食邑,加上之前的封賞,足足有一千二百戶,也就是千戶侯了。
不久之後,樂進又因為屢立戰功,他的一個兒子也被封為了列侯,還分給了他五百戶食邑,樂進也被晉陞為了大漢右將軍。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樂進病逝,被賜謚號為「威侯」,與蜀漢馬超的謚號一樣,可見他受到多大的恩寵。
樂進的兒子樂綝承嗣了他的爵位,樂綝非常有他父親的剛毅勇猛之風,他做官做到了揚州刺史,後來在曹魏帝國時期,諸葛亮的堂弟,魏國淮南大都督、征東大將軍諸葛誕起兵反抗權臣司馬昭,就在揚州掩襲了樂綝,將一代名將斬殺,司馬昭為此大為悼惜,並命令魏國皇帝下詔致哀,並追贈其為九卿之一的衛尉,謚號為「愍侯」,也就是憐憫的意思,樂綝則還有一個兒子叫樂肇,繼續承嗣了樂進的爵位。
從樂進的一生看來,他所經歷的戰陣並不比張遼、張郃、徐晃、于禁四人少,只不過他所肩負的戰鬥任務,和他的作戰風格,也的的確確讓羅貫中老先生不易在演義中鮮明地體現出來,那種跨馬挺槍,威風凜凜的架勢或許真的不適合樂進這樣的戰將。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張遼好比水滸中的豹子頭林沖,張郃好比霹靂火秦明,徐晃好似急先鋒索超,于禁又像是金槍手徐寧,他們個個都是好露臉的馬上將軍,而樂進卻像那個天殺星李鐵牛,你說他有沒有大將風範,確實不好下定論,可戰陣之上還真少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