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孝寬單騎入河陽,智擒800叛軍,可謂智勇雙全

事到如今,韋孝寬想順利就任相州總管已經是不可能了,不過韋孝寬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任務。韋孝寬開始思考怎麼阻止尉遲迥的策略,第一要務是要找一個能作為討伐尉遲迥的前沿陣地,憑藉多年的戰爭直覺,韋孝寬選定了洛陽

不過相比洛陽,他旁邊的河陽,還有一個更大的麻煩,因為這裡駐紮著八百守軍。而這八百人既不是尉遲迥的人,也不是普六茹堅的人,他們是關東的鮮卑族軍隊,即北齊舊部。在北齊被滅之後,他們就被丟在了河陽,其實就是一幫盲流。

進入河陽城之後,韋孝寬發現這幫人的家都在尉遲迥的地盤,私底下已經打算跑到尉遲迥那邊,看著新來的韋孝寬,他們並不介意多帶一份見面禮。

韋孝寬當機立斷,要把這八百人解決掉,不過此時他手下只有幾個人,硬拼肯定是不行,不過他有過人的智謀。

韋孝寬不慌不忙地把這八百個人都叫到自己跟前,他宣布現在朝廷即將打仗,為了勞軍準備給這八百人一堆賞賜,不過東西太多,都在洛陽,想要的人可以去洛陽去取。

有便宜不佔那是傻子。一聽有賞賜,這八百人就來精神了,反正洛陽也不遠,跑跑腿而已。

把這些人哄到洛陽,當然不是真要他們去領賞。韋孝寬早就派出了手下,去通知洛陽的守軍,將這幫人統統給扣押了。韋孝寬兵不血刃的解決了這八百人,隨後不慌不忙地進入洛陽。

在洛陽,朝廷發下命令討伐尉遲迥,韋孝寬被任命為東征大元帥。

韋孝寬一出手就很強勢,在輕鬆地收拾掉尉遲迥的手下薛公禮後,便奔著相州城去了。在路過懷縣永橋城時,手下將領都建議去打,因為這座城被尉遲迥軍佔據,如果不管如芒在背,會很難受。

但對這個建議,韋孝寬想也沒想就否決了。他的道理很簡單,這座城的城防很堅固。他本身就是以防守著稱,知道即便只是一個小城,如果好好防守也沒那麼快攻下來的,而他沒有那麼多時間耗在這裡。

韋孝寬不僅是一個將才,還是一個戰略家,他已經把握了這場戰鬥的關鍵點,那就是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幹掉尉遲迥,到時候其他人都會不攻自破。

隨後大軍行進至武陟。到了這裡,韋孝寬的大軍不好走了,因為前面有一條寬寬的沁水河,而沁水的對面是尉遲迥的兒子尉遲惇,還有他麾下的十萬大軍。

這是一個非常難解的局面,如果要渡河,那尉遲惇就會半渡而擊,或者在韋孝寬軍隊剛剛上岸立足未穩時阻擊。不管尉遲惇如何做,對韋孝寬來說都是非常難受的。

此時正好又趕上沁水大漲,兩邊誰也都不好過去,所以兩軍開始對峙。不知面對尉遲惇的隔河阻擋,韋孝寬要怎麼渡河,並擊敗尉遲惇進軍相州,請看下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