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擔任劉少奇的秘書,1966年受到謝富治迫害,被關押了7年

1958年,毛主席親自提議,創辦了我黨的理論刊物《紅旗》,這本刊物在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很多著名的理論文章都是最先刊登在《紅旗》上的。在創辦《紅旗》雜誌時,毛主席親自擬定了編委,這些編委基本上都是當時著名的「筆杆子」,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就是當年《紅旗》創刊時毛主席擬定的編委之一,後來還擔任了《紅旗》的常務副總編輯。

這個人就是范若愚。范若愚出生於1912年,山西五寨人,早年時期,范若愚主要在家鄉讀書,稍微長大後,他前往北平。在北平讀書期間,范若愚經歷了九一八事變,並在九一八事變後加入了反帝大同盟,開始在我黨的帶領下參加革命活動。

1933年,范若愚正式成為一名黨員,此後他返回家鄉,奉命在家鄉傳播馬列主義,宣傳我黨的革命思想。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很多有志青年都奔赴革命聖地延安,投身抗日救國的行動當中,范若愚也在1938年到達了延安,進入了延安的馬列學院學習,畢業後留在陝甘寧邊區政府,長期從事革命宣傳工作,在我黨的帶領下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

建國後,范若愚進入中央黨校工作,繼續從事理論研究,1956年,他被調到周總理辦公室,擔任了周總理的秘書,不久後又兼任了劉少奇的秘書,主要協助兩位首長從事文件起草等方面的工作。范若愚具有紮實的文字功底,在任期間深得周總理與劉少奇重用,是他們的得力助手。同時,范若愚也升任中央黨校副校長,成為我黨在理論宣傳方面的權威專家。

不過,十年特殊時期開始後,范若愚也受到了迫害,1966年6月,時任公安部部長的謝富治誣陷范若愚是打進我黨的「間諜」,而且還是「國際間諜」,伺機竊取我黨的重要情報。在這種背景下,范若愚被暫停了工作,接受審查。

在被審查階段,謝富治持續誣陷范若愚,強迫范若愚承認「裡通外國」,有「特務嫌疑」,范若愚有口難辨,即使百般申訴,也被謝富治駁回。不過,范若愚始終保持堅定的信念,勇敢地同謝富治等人的錯誤行為作鬥爭。此後謝富治在審查范若愚的過程中不斷逮捕與范若愚有交集的人,很多無辜的幹部受到了牽連。

其實,謝富治審查范若愚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迫害劉少奇,因為范若愚曾擔任過劉少奇的秘書,與劉少奇有過交集,謝富治希望從范若愚那裡取得成果,所以不斷審查范若愚。在審查范若愚時,謝富治還曾大言不慚地說:「逮捕地不算多,沒有一個人是勞動人民,就是案子不成立,也不冤枉他們」。在這之後,范若愚被關押起來,一直被關押了七年多時間,直到1973年才恢復自由。

十年特殊時期結束後,范若愚又回到了中央黨校工作,陸續擔任了中央黨校的副教育長以及顧問等職務。范若愚具有豐富的理論基礎,這次復出後,他十分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論教育工作當中,為我黨培養了很多理論方面的優秀人才。晚年的范若愚主要生活在北京,於1985年因病去世,享年7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