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權屬於新華社以及相關記者,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齋」所有。備註引用於新華社,略有刪減。媒體類平台轉載需經本人同意方可!
廈門大學校景 1953年 葉大開攝
同上
興建中的大禮堂 1955年
新近完工的大禮堂 1955年 吳岳攝
物理系三年級同學電子學實驗反放大器的特性 同上
陳嘉庚在會上講話
廈門大學校舍擴建工程已全部完成,1955年6月11日全校師生員工三千多人在大禮堂舉行慶祝新校舍落成典禮。
民兵在操練 1958年 李開聰攝
坑道中的師生 李開聰攝
在1958年8月炮戰中,盤踞在金門等島嶼的匪軍對廈門大學進行了轟擊,學校師生成立了民兵,拿起武器保衛學校。
化學系三年級學生在實驗室里做實驗 1965年 楊震河攝
廈門大學創建於1921年,解放後獲得迅速發展,僅建築面積就達12萬多平方米,是解放前的的五倍。學生人數從780人增到3700人,其中有歸國華僑學生400多人。
1975年 薛鐵軍攝
廈門大學化學系師生成功研製我國第一台電化學綜合測試儀。
1978年 李治元攝
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的陳景潤(左二),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屆大學畢業生。
廈門大學全景 1981年 李開遠攝
同上
為陳嘉庚陵墓掃墓
參加校慶的陳景潤與老師方德植(左)和李文清在一起
廈門大學1981年4月6日隆重慶祝建校六十周年,全校師生員工和國內外的近千名來賓、校友參加了這次盛會。
1981年 李開遠攝
為了適應特區建設需要,廈門大學受廈門特區管理委員會委託培訓外語人才150名。
1985年 黃興泉攝
廈門大學抗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凱華教授,自1977年開始從事胃癌細胞建株的研究工作至1985年的8年中,先後完成三株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細胞的建株、建系工作,為我國在腫癌免疫學理論的研究、防治及應用方面提供了科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