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不為人知的「人種改造計劃」,看倭人如何華麗蛻變

居住在東北地區的人民,通常都不用朝鮮人和日本人來稱呼他們的兩個鄰邦,而是非常形象地叫他們棒子和小鬼子。

棒子,是因為在日偽時期,來自鄰國朝鮮的皇協軍是不配發熱兵器的,他們只能手提木棒,四處遊盪,所以就留下了這個代稱。

這個代稱出了東北地區,就很少有人使用了。而把日本人稱為小鬼子,在全國都是通用的。這裡的「小」,一方面表示了對日本侵華軍隊的蔑視,另一方面,日本人和中國人的體型相比,是真的「小」。

日本人身高上的「小」

眾所周知,中國的北方和南方,成年男性在身高上是有一定差距的,北方的平均身高比南方要高四至五公分。但是,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即使和中國南方相比,也是真的「小」

這裡列舉幾個大家可能知道的,有些名氣的日本人的身高。

指揮對馬海戰東鄉平八郎身高159公分;他的擁躉山本五十六,身高同樣是159公分。

日本侵華時期,做了三年首相的東條英機,身高163公分。

這三個人在中國,是可以進入「半殘之列」的。

但是,他們的身高比當時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還是要高出十幾公分

日本人中也不是沒有特例,曾經三度擔任日本首相的近衛文麿,身高就超過了一米八。但是像他這樣身高的人,在當時的日本是比較少見的,是真正的鶴立雞群。

十四年抗日戰爭中,來到中國的侵華日軍,平均身高在140公分到150公分之間。

他們最先踏入的東北地區恰恰是中國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最高的地區,兩者差距超過20公分

所以當時的東北人,憎惡而又戲謔的稱日本人為小鬼子。而這一稱號,就自北向南迅速地傳播開來。

飛鳥時期開始基於「血統」的人種改造計劃

同為黃種人的中國人和日本人,身高上為何會有如此的差距呢?原因可能在於兩個種族的基因存在著差異

日本土著居民的起源,至今沒有令人完全信服的說法。一般認為,日本原始種族的基因中,矮黑人的成分較多。矮黑人在日本歷史上被稱為繩文人,種族特點就是個子矮小。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彌生時代,來自東亞大陸的移民進入日本列島,這些人被稱為彌生人

彌生人和矮黑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種族。彌生人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日本居民的身高情況,但是他們的平均身高仍舊不高

這就要說到營養問題了。日本是一個物產並不豐富的國家。歷史上,日本居民的營養攝入量肯定不如東亞大陸,因此也影響了日本居民的後天發育

先天的基因差異和後天的營養不足,造成了幾千年來日本人身材普遍矮小的狀況。

漢代至明清,中原王朝的史料上,多將日本人記載為倭人,這其中的「倭」,指代的就是身材矮小

早期的日本人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其他種族身高上的差距。日本飛鳥時期,對應中國的隋末唐初,日本和東亞大陸之間的交流愈加密切。這時,日本人才發現了本族身高上的劣勢

那個時候還沒有基因概念,但是血統論已經出現了很久。日本人可能意識到,在血統上中原民族要比自己更加優秀——至少體現在身高上。

為了引入更加優秀的血統,縮小本族和中原民族身高上的差距,自唐至宋,日本有計劃的開展了向中原民族的「借種」行動。通過種種方式使日本女子懷上中原男人的血脈,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小」。

所以,你看,在當時儘管沒有先進的科學理念指引,日本人就已經開始了他們的人種改造計劃。

元朝開始,中原和日本的關係逐漸惡化,日本的人種改造計劃也難以為繼。而日本通過向中原「借種」,究竟將平均身高提高了多少,史料中就沒有記載了。

日本的江戶幕府末期,對應中國的晚清,帝國主義列強開始了對東亞的侵略。在此期間,日本人驚訝地發現,世界上不但有比他們更高的人,還有比他們既高又白的人

日本於是開始將「接種」的目標,從中原轉向了歐美。大正天皇時期,還有人專門就人種改造寫書立論,是為高橋義雄的《人種改良論》。書中明確指出,「借種」的首選應該是歐美人。

這項理論長期指引了日本的人種改造計劃,其中雖小有變動,也不過時將「歐美人」更精準的圈定為「美人」。究其原因,可能是被美國人打服了,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二戰之後,明面上日本不在進行這項計劃,但是大量「西日」混血兒的出現,或可揭示「借種」仍舊存在……

明治時期基於飲食的人種改造計劃

除了「借種」之外,明治時期的日本人還通過改善飲食習慣,來進行增高的努力。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日本政府通過派遣到歐美的使節,留學人員觀察得知,歐美人的飲食和日本人的飲食存在巨大差距

他們發現,歐美人普遍喜食牛肉,喝奶製品。而日本人的飲食種類比較單一,主食以米,肉食以魚為主。他們認為,不同的飲食習慣可能就是身高差距的直接原因

因此,日本將人種改良計劃從基因差異的內因,轉向了飲食差異的外因。自明治時代起,日本開始了飲食習慣的改良,從娃娃抓起,要求中小學生自小就要多吃肉,多喝奶,講希望寄託給了下一代。

日本人的努力還是見效的,自明治時代至本世紀初,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有了明顯的增加,從最初的140至150公分之間,增加到了現在的170公分出頭兒

但是,日本人的原生繩文基因,限制了他們身高的持續增加。不客氣的說,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經達到了極限,用再多的後天飲食催高,也無法繼續改善的了。

結語

日本的人種改造計劃,從最早的「借種」,到現在的飲食,嘗試了很多的方法。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基因上的先天差異使得日本人的身高已經無法再進一步增長了。

沒有辦法,基因是決定人類相貌和體型的根本原因。北歐人普遍要比南歐人白,比南歐人高;中原民族普遍要比日本人、東南亞人高;即使在中國境內,北方人也比南方人要高,這都與基因之間的差異有關。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生物技術的進步可以抹平這一基因造就的內在差異。相信,日本人是急切盼望這一天到來的。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