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鄧公到百色視察工作,鄧蓉笑問:爸爸,聽說那時你總打敗仗

1986年1月27日,鄧小平同志率領中央幹部前往廣西百色進行考察,同行的還有鄧小平的小女兒鄧榕。

一路走來,鄧小平同志敏銳的注意到廣西的經濟發展在各個方面已經是頗有成效了,但也依舊存在很多其他的問題。

對於在視察過程中發現的一些不足之處,鄧小平同志總會讓隨行的秘書詳細記錄下來。

在即將到達百色的時候,小女兒鄧榕突然向父親鄧小平問道;「爸爸,您參加百色起義的時候多大了?」

「二十五歲嘍」鄧小平同志望著江邊說道。

緊接著鄧榕又調皮地問道:「爸爸,我聽說您那時候帶著部隊盡打敗仗,是個「常敗將軍」,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聽完這話後,鄧小平同志和身邊的眾人全都笑了起來。鄧榕的問題雖然比較直白,但也讓鄧小平回憶起了曾經那段艱苦的革命歲月。

那麼鄧榕為什麼會形容自己的父親是個「常敗將軍」呢?鄧小平同志和廣西百色又有著怎樣的情結呢?

偉大的革命創舉—百色起義

1929年12月,鄧小平同志率領廣西地區的共產黨員和工農武裝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百色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廣西地區的第一支紅色政權就此誕生。

當時北伐戰爭結束,蔣介石為了實現自己的獨裁野心,開始發動對其他殘餘軍閥的清剿戰爭,實力強筋的桂系首領白崇禧李宗仁自然成為了蔣介石的頭號目標。

可沒過多久,李宗仁就在蔣桂之戰中全面落敗,國民政府的勢力擴展到了廣西各地。

由於這場混戰給當時的老百姓帶了深重災難,很多對反動軍閥和國民政府失望不已的有志青年都紛紛加入到了共產黨的部隊裡面。

在鄧小平等中共代表沒有來到廣西之前,這裡就已經發展出了數目不少的共產黨員,擁有很好的群眾基礎。

桂系軍閥輸掉戰爭後,蔣介石為了保障國民政府在廣西地區的絕對地位,將俞作柏和李明瑞扶持上台,主持桂系軍閥內部的政務工作。

但俞、李二人和老蔣不是一條心,上任之後他們並沒有執行蔣介石暗令「剷除桂系」的要求。

為了防止國民政府吞併廣西各地,俞作柏開始和中共取得聯繫,希望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並且表示我黨可以派遣一批幹部來到廣西主持相關工作。

經過慎重考慮後,黨中央為了穩定全國的政治大局,發展紅軍的革命力量,決定選派鄧小平同志前往廣西全面領導和負責當地的黨組織工作

其實自1927年從莫斯科回國之後,出於革命工作需要,鄧小平同志曾在國民聯軍馮玉祥的部隊中待過一段時間。

期間,鄧小平處理過很多有關黨派摩擦的事件,擁有著豐富的敵後工作經驗。

但這次前往廣西不僅要和桂系政府打交道,更關鍵的是要發展和壯大屬於我黨的革命力量,可謂是任務艱巨。

因此對於年僅二十五歲的鄧小平同志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出發之前,中共廣東省軍委書記聶榮臻向鄧小平同志介紹了廣西地區的相關情況。

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協助俞作柏和李明瑞整頓軍隊,並籌劃拉攏他們共同反蔣。時機成熟的話,最好可以在廣西建立起屬於我們自己的革命根據地。

來到廣西之後,鄧小平等中共領導立馬就開始聯絡和發展當地的革命力量,配合俞作柏主持該地區的政治和軍隊工作。

在鄧小平同志的指導下,中共廣西省代表大會很快召開,會議期間確定了廣西黨組織新的發展目標和今後工作以武裝鬥爭為主的總路線。

可以說,鄧小平同志的到來,為廣西省的革命工作指明了前景和方向。

在鄧小平同志的努力下,動蕩不安的廣西政局得到穩定,我黨的革命力量也在悄然發展。各縣委組織和特別支部逐漸健全和恢復,全省黨員發展到了四百多人,工農武裝千餘人。

可正當革命形勢一片大好之際,1929年9月,廣西形勢突然發生劇變。俞作柏和李明瑞不顧我黨勸阻,執意兵變反蔣。但倉促起兵,結果必然是兵敗。而俞、李兵敗之後,廣西地區陷入一片混亂當中。

為了保全剛剛發展起來的革命力量,黨中央決定將部隊迅速轉移到左江和右江地區。

在鄧小平同志的籌划下,廣西地區的機關組織開始了緊張的撤退工作,南寧軍械庫的大部分武器彈藥都被我軍轉移,部隊在張雲逸同志的帶領下開赴百色。

不久之後,鄧小平也在百色和部隊會合,與眾人商討起義的相關事宜。

十二月十一日,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的鄧小平同志和數千名革命戰士先後在百色發動,恩隆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武裝起義,不知所以的國民黨部隊一時之間望風而逃,起義計劃順利完成。

百色起義成功後,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創立了右江革命根據地

起義結束後,年僅二十五歲的鄧小平同志擔任紅七軍政委,張雲逸同志任軍長。廣西地區的革命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但鄧小平同志與百色的故事卻還遠遠沒有結束。

轉戰千里的鋼鐵之師—紅七軍

百色起義成功後,為了鞏固廣西地區的革命成果,黨中央決定在這裡建立右江蘇維埃政府,領導和發展今後的革命運動。

之後隨著土地分配工作的逐步實施,百色地區的黨組織得到了廣西各州縣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擁護。投身革命的有志青年也是越來越多,紅七軍這股新生的革命武裝逐漸壯大起來。

但右江革命根據地建立之後,蔣介石驚恐不已。為了遏制共產主義的蔓延,國民政府嚴令桂系軍閥立馬展開對紅七軍的圍剿。

與此同時,雲貴邊界也調集了大量的國軍部隊參與,蔣介石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要徹底扼殺新生的百色政權。

面對國軍的大舉進攻,鄧小平同志立馬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

為了擺脫敵人的追繳,中共前敵委員會決定將紅七軍的主力轉移到東蘭鳳山等地。在部隊轉移途中,新生的紅七軍與周圍裝備精良的桂系軍閥展開了數次激烈的交鋒。

榕江一戰,紅七軍殲敵六百多人,繳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軍需用品,遲緩了桂軍的進攻步伐,右江根據地的黨組織得以安全轉移。

1930年4月,撤退途中離開紅七軍的鄧小平政委在河池與軍長張雲逸會和。

部隊雖然轉移了出來,但卻喪失了百色地區的各個紅軍根據地,廣西的革命形勢也不容樂觀,紅七軍需要一場勝利重新振作起來。

當時,接中共中央命令,張雲逸應當率領紅七軍主力向柳州進發,集中兵力進攻重鎮桂林,隨後向廣東的北江轉移。

可收到命令之後,政委鄧小平同志卻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柳州和桂林等地都有敵人的重兵駐守,部隊經過這些地方時,能不能安全撤退都是個問題,更不用說發起大規模的軍事進攻了。至於轉移到廣東這樣的大城市,紅七軍更將是難有發展空間。

經過慎重考慮後,鄧小平根據部隊的實際情況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回師右江。

這樣不僅可以保全紅七軍的有生力量,而且還能避實就虛,乘機再次打下百色,解決部隊補給匱乏的問題。

自從紅七軍撤出右江地區後,百色就由國民黨第四集團軍總部第四警衛團團長岑建英駐守。此人是李明瑞在講武分校的同學,只會紙上談兵,平日里更是傲慢輕敵。

正如鄧小平所料,百色城中兵力空虛,兩個民團都被岑建英派出去「剿共」去了。

而在聽完鄧小平同志的觀點後,軍長張雲逸表示非常贊同,隨即就向全軍下達了回師右江的命令。當得知要重新打回百色去的時候,紅七軍的戰士們頓時士氣大振,鬥志高昂。

很快,紅軍主力部隊就悄悄返回了百色地區。進軍途中,紅七軍遇到了岑建英派出來的兩個民團,沒等敵人反應過來,鄧小平就帶領著紅七軍的戰士們將他們打得落荒而逃。

緊接著,部隊一直追擊到了百色,當天下午三點左右,紅七軍就將百色城團團包圍。

此時在外追繳我軍主力的桂系軍閥根本想不到,紅七軍竟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突然殺回百色。此時城內駐軍不過千人,鄧小平同志立馬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面對紅7軍的進攻,龜縮在城內的民團武裝紛紛繳械投降,國民黨的正規部隊雖然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很快就被城外的紅軍戰士們打的抬不起頭來。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後,紅七軍再次解放了百色城。殲滅敵軍數百人,繳獲步槍五百支,大炮兩門以及大批的軍用物資。

收復百色後,紅七軍徹底打亂了國民黨部隊的圍剿計劃,為部隊接下來的成功轉移爭取了有利條件。但不久後,當時的一個命令卻險些葬送了這支新生的革命武裝。

收復百色之後,紅七軍奉命再次離開右江革命根據地,繼續攻打柳州和桂林等敵人重兵駐守的大城市。

儘管鄧小平同志對此竭力反對,但在中共中央的嚴詞急電下,紅七軍還是選擇向廣州等地進發,攻打桂林等守備森嚴的大城市。

可面對數倍於己的國民黨部隊,紅七軍的主力部隊損失慘重,中央的錯誤指令讓鄧小平同志率領的紅軍部隊連吃敗仗。

為了保全紅七軍的有生力量,部隊再次被迫轉移。與此同時,中央也重新確立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路線。

後來紅七軍奉命與毛主席帶領的紅軍匯合,抵達根據地後,毛主席親自授予了紅七軍「轉戰千里」的錦旗一面。

在鄧小平同志的帶領下,紅7軍這支紅色武裝終於回歸了組織的懷抱,百色根據地也給鄧小平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回百色,鄧小平深切關懷革命老區

由此看來,鄧小平同志並不是什麼「常敗將軍。」從建立到改編,紅七軍之所以能夠成為紅三軍團的主力部隊,鄧小平同志可謂是功不可沒。

建國之後,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百色老紅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鄧小平同志更是先後幾次前往廣西視察當地的建設成果。

1973年,鄧小平同志曾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參觀了廣西桂林等地,優美的灕江水景讓這位外國友人大加讚歎。

特魯多也是第一位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遊覽桂林美景的外「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不虛傳,國國家領導人。

雖然鄧小平同志主要負責陪同參觀,但在廣西的這段時間,他敏銳地注意到了當地在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顯著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環境污染較為嚴重。

在特魯多離開後,鄧小平同志立馬就展開了對當地環境問題的整頓工作。回到中央之後,鄧小平同志還召開了有關環境保護的專題會議。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和黨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灕江景區的環境污染現象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現如今桂林市能夠成為世界一流的風景名城,離不開鄧小平同志等中央領導的密切關懷。

在鄧小平的心中,廣西百色老紅區就如同自己的另一個家鄉,這塊土地對他來說意義非凡。1984年3月,鄧小平同志在與日本首相曾根弘康談話時說道:

「我二十五歲領導了廣西百色起義,和我的戰友們創建了紅七軍,從那時開始干軍事這一行,一直到解放戰爭結束。」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廣西百色就是鄧小平同志革命事業開始的地方,從這裡走出來了一支戰無不勝人民武裝—紅七軍。

1986年1月26日,回到四川老家過年的鄧小平同志為了視察灕江的環境保護工作,特意繞道桂林做短暫休整。

第二天早上,鄧小平和王震等人在自治區和桂林市領導的陪伴下,乘船考察了當地的環保成果。

據隨行的攝影師莫洲保回憶:在遊船上,鄧小平同志回憶起了曾經的百色起義,談到了當年紅七軍的武裝鬥爭。快到百色的時候,小女兒鄧榕突然問起了父親當年在廣西的一些革命事迹。

那時候百色有土匪嗎?」鄧榕抬頭問道。

「有啊,多得很吶,他們不僅搶東西,還殺人呢。」鄧小平慢慢的說道。

當鄧榕問自己的父親是不是常敗將軍時,隨行的眾人紛紛大笑起來,鄧小平同志也是微笑的看著女兒並沒有說什麼。

當年的紅七軍雖然因為錯誤的革命路線而遭受過重創,但最終這支鋼鐵之師還是頑強的殺出重圍,重新回到了組織的懷抱。

現如今,在百色起義紀念館里,依舊陳列著當年鄧小平同志躍馬南疆時用過的一根馬鞭。在這座紀念館裡,還記載著一位「老黨員」給百色平果縣風梧希望小學的一筆五千元捐款。

當時學校在收到這份捐款後,由於數目巨大,校方在登記入冊時特意詢問了捐款人的姓名,但得到的回到卻是「一個老共產黨員。」

那麼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黨員究竟是誰呢?

經過一番查問後,原來竟是已經88歲的鄧小平同志。與此同時,小平同志還資助了學校里一個叫周標亮的貧困生。

很快,鄧小平同志為百色老紅區捐款的事情就傳遍了整個自治區,希望工程也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

很多海外同胞和華僑友人紛紛慷慨解囊,一筆筆捐款有效解決了當地貧困生的就學問題。

這裡曾是鄧小平同志親身戰鬥過的地方,但也是一個相當貧困的革命老區,閉塞的交通和複雜的山川地形限制著當地的經濟發展。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項目的實施,廣西百色徹底摘掉了貧困的帽子。綠色生態經濟和紅色文化的發展讓當地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漸富裕起來。

倘若鄧小平同志可以看到現如今百色老區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想必一定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結語

從百色起義到紅七軍成立,當年只身前往廣西的鄧小平同志率領英勇的共產黨人為中國革命開闢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榕江大捷、回師右江、轉戰千里,紅七軍在鄧小平等中央領導的率領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這支從百色走出來的人民武裝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重回老區,緬懷先烈,鄧小平同志對百色有著非常深厚的革命情結,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離不開這些先輩們的付出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