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訪華是上世紀中國的一件大事,尼克松訪華也標誌著中美關係的緩和。中方對尼克松訪華也非常重視,周總理親自接待了尼克松參加國宴,之後尼克松也到主席的書房與毛主席見了面,那麼尼克松這一小時和毛主席聊了什麼?為什麼聊過後尼克松對毛主席深表佩服?
尼克松訪華
上世紀60年代我國和蘇聯的關係不斷惡化,蘇修主義也對我國的革命大肆批評。後來珍寶島事件爆發,我國和蘇聯的關係惡化到極致,蘇聯在我國邊境大量屯兵,想以此威脅我國。
周總理在機場接待尼克松
蘇聯甚至揚言要用原子彈炸平我國,我國在種種壓力下進行了三線建設,將我國的重要工業和高校全部遷移至三線類城市。所謂三線類就是擁有足夠戰略縱深,或在大山荒漠中。
尼克松幫周總理脫大衣
此時美國也想尋求和中國破冰的機會,於是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決定訪華。周總理親自接待了剛下飛機的尼克松,尼克松看著周圍並沒有紅毯和禮炮迎接略顯不滿。
再者他還在角落看見一張「打倒美帝」的海報,經過翻譯後心理更加不舒服。開始懷疑中國談判的誠意,但之後還是在儀仗隊的迎接下漸漸放下了戒備。
在宴會上的尼克松和周總理
之後尼克松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國宴。我國選擇了口味清淡的淮揚菜作為國宴的主要菜品。
在宴會上的尼克松夫人
宴會上尼克松和夫人都吃的十分盡興,尼克松為此還特意在家練習了許久筷子。這也能夠說明尼克松對這次訪問的重視。尼克松對中國菜品十分滿意,席間周總理還和尼克松碰杯喝下了中國的茅台酒。
尼克松和周總理對飲茅台
周總理還指著一盒熊貓香煙對尼克松夫人說:「我要送你們一份大禮。」尼克松夫人本以為是香煙,結果周總理卻說是一對熊貓。這在當時世界上無疑是一個轟動的新聞,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從來沒有在國外展出過。對美國人來說熊貓是極為可愛和神秘的,這一舉動也博取了許多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喜愛。
尼克松和夫人在周總理的陪同下赴宴
在見過毛主席後尼克松要去看看中國的長城,但是不巧的是夜裡就下起了大雪。第二天尼克松乘車時居然發現路面上沒有一點積雪,而周圍的山上卻還是白雪皚皚。尼克松不解的問到隨行的人,這才得知是政府發動了十幾萬的人民群眾,一夜之間掃光了八達嶺路上的大雪。尼克松深為感動和欽佩,他從未見過任何一個國家的民眾能如此團結。如此堅定的擁護政府的響應。這在個人主義盛行的美國是不可能做到的。
尼克松和夫人參觀八達嶺長城
主席在書房會見尼克松
宴會過後尼克松就在周總理的帶領下見到了毛主席,尼克松也和毛主席開始了長達一分鐘的握手。握手之後尼克鬆開始打量四周,他不敢相信毛主席住的地方居然是這樣。金碧輝煌珠光寶氣就不用說了。甚至連傢具都是舊的,周圍除了書架、兩把椅子、一張桌子、一個茶几和床之外沒有任何其他陳設。
坐下後尼克松就問起了毛主席海報的事情,毛主席笑呵呵的回答到尼克松,那是打空炮,你們不也經常喊道打倒社會主義,消滅中國共產黨么。我們不也都好好的坐在這聊天么?
主席的一番話逗樂了尼克松,也讓他解除了防備。
毛主席和尼克松的「世紀性握手」
之後尼克松誇讚到毛主席說:「你改變了世界。」而毛主席則是說我可沒改變世界,我只是改變了北京周圍罷了,你說這話還要問問對岸的那個老蔣同不同意啊。之後兩人又聊到了蘇聯問題,但主席卻說我年紀大了,這些事情我已經很少過問了。你去和恩來總理談這些吧,我們倆只聊哲學問題。
然後毛主席就和尼克松談起了一系列哲學問題,以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不同。並且給尼克松介紹了一些社會主義制度。尼克松越聊越感興趣,毛主席本身就極高的文學造詣,原定尼克松和主席只會面15分鐘,但這一聊就是整整70分鐘。
毛主席和尼克松談話
毛主席還和尼克松說:雖然我們社會制度不同,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互相尊重。我們對美國沒有敵意,你看看你是不是也把中國周圍的軍隊撤回去一點?這是毛主席在暗示尼克松越南戰爭的事情,之後尼克松也是欣然答應。
尼克松撤軍越南
尼克松要走的時候站起來朝毛主席鞠了一躬,並且說道:「我們倆在一起能改變整個世界。」毛主席沒有回答,沖他笑了笑便回去歇息了。
尼克松走後毛主席和周總理說道,尼克松還說要改變世界,我看是世界改變了他啊。我幾次想改掉抽煙的毛病都失敗了,更別提改變世界了。中美關係雖然已經破冰,但是建交還是任重道遠啊。
毛主席和尼克松談話
後來尼克松在回憶錄中也寫到:
「毛澤東主席是我這一生中見過最不同凡響的一個人,他很健談,和他聊哲學的時候我像一個被看穿了的孩子,只能連連應和。他的睿智和風采徹底征服了我。」
水門事件之後尼克松被迫辭職,他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辭職的總統。尼克松辭職後在國內的聲譽一落千丈,但此時周總理卻依舊邀請尼克松以私人的身份繼續訪華。尼克松欣然答應。
尼克松的回憶錄
一如四年前那次訪問的規模,一樣的國宴。甚至連菜品都和尼克松第一次訪華一樣,宴會結束後尼克松又來到了四年前的書房見到了毛主席,此時的毛主席已經說話已經很吃力的,但還是和尼克松聊了很久。在談話期間尼克松問道毛主席:「您的特長是什麼」毛主席吃力的舉了舉杯,對著尼克松說:「我的特長就是為人民服務!」之後尼克松在離開時朝毛主席深深的鞠了一躬。
水門事件後美國的報道
尼克松訪華的影響
尼克松的兩次訪華是帶著不同身份的,尼克松第二次訪華時已經卸任美國總統。此時尼克松是以中國朋友的身份來華訪問的。但這一次的影響遠不如第一次尼克松訪華帶來的影響巨大。尼克松第一次訪華後決定向世界公報此次訪華的談話內容,以此來證明中美建交的決心。但在起草聯合公報的時候美方卻要求只寫兩方的共同意見,不寫分歧。對於這些小把戲毛主席和周總理自然也是一眼看穿。
人民日報發表中美聯合公報
美方在當時是世界最強國,而中國則在國際勢弱聲微。如果公報上面寫的都是一致意見的話那麼傳出去肯定會認為中國在向美國妥協,所以周總理堅持將兩方的分歧也都一併公布。但基辛格卻生氣的說:「難道讓世界都知道中美兩國在吵架么?」
周總理卻和他說我們的社會制度不一樣,有分歧是很正常的。這也是眾所周知的,如果我們只寫一致的不寫分歧,會讓世界覺得我們不講真話。之後在兩方的多次交涉下還是決定真實面對,不迴避分歧。
尼克松在訪華後也在1973年1月簽署了和平協議,暫時結束美軍在越南的行動。尼克松這次行為既滿足了國內反戰人員的訴求,又為美國省下了大筆的軍費,同時還使中美緊張的關係得到了緩解。而有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大國的牽頭,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紛紛和中國建交。
人民日報發表越南和平協定簽訂
這也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大國的領導人首次坐在一起平心靜氣的交流,是兩國領導人的世紀性會面。毛主席和周總理也為未來中國的外交鋪好了路,在這之後中國和美國開展了貿易,也帶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正是毛主席和周總理這種不卑不亢的外交作風,讓我國在和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的外交中不落下風,我們應該牢記他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