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華誕「喻」你再相聚|走進記憶里的老建築

七秩薪傳,春華秋實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華中大的青春記憶—露天電影場

1956年電影場剛剛建成的原貌

經過修葺的電影場

機械大樓內部仿建的電影場

露天電影場隨著時間幾經修葺與完善,又隨著時間「功成身退」淡去顏色。至此,已經歷了從華中工學院到、華中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歷史變遷,這裡曾經承載了近70年歲月中華中大的滄桑和許多華中大人的青春記憶。

優秀歷史建築—圖書館

1953年老圖書館

老圖書館的「工」字型平面

2022年的圖書館

老圖書館建於1953年建校之初,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巧妙地形成兩個「天井」很有章法。上世紀80年代後期,由邵逸夫先生投建的新圖書館也採用了「天井式」設計。新老圖書館裡都有一套「四合院」。

老圖書館經歷了近70年的風風雨雨,一直擔當著藏書、借書的重任;新圖書館則是多用作覽閱。新老二館合二為一,成為了學校的一個著名地標。2014年,老圖書館被列入武漢市第八批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一級保護名單。

不同時期同濟「飛機樓」

1955年同濟醫院住院大樓

2022年同濟醫院住院大樓

同濟醫院住院大樓採用了「飛機型」布局,具有採光充足,視野開闊的優點。由於整座大樓新穎的外形猶如一架展翅帶飛的飛機,被武漢人民人親切地稱呼為「飛機樓」,作為醫院的標誌性建築沿用至今。

此夜亭中聞曲音—醉晚亭

「醉晚亭」大型器樂欣賞晚會

2022年的醉晚亭

醉晚亭位於華中大校園主幹道紫荊路南側,旁邊是名人園,是華中大不多見的充滿人文氣息的景點。1994年,為了提升同學們的精神境界,營造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誕生了第一屆「醉晚亭」大型器樂欣賞晚會,自此,在華中大人的心中,那鏡湖旁的小亭、那晚亭醉韻的點滴,都化成內心深處美好的記憶。

回首往昔,「醉晚亭」大型器樂欣賞晚會已舉辦二十餘年,一年又一年不缺席的妙舞清歌,一屆屆的人來了又走了,醉晚亭卻在風雨里巋然不動。在朦朧月色下,璀璨燈光里,我們一起聆聽湖中器樂齊鳴,繪成一條高雅的河流,流過樹林,飄過高樓,淹沒了喧囂。

華中大的「燈塔」—南一樓

1958年的南一樓

2022年的南一樓

1956年始建,到1958年東西配樓建成,再到1973年中部八層主樓竣工,南一樓從建到停、從停到建,70載滄桑,她見證了我校的發展。從華中工學院到華中理工大學,再到今天的華中科技大學,它一直佇立於此,注視著我們學校的崛起。守護著這片美麗的校園以及在這裡生活、學習的每一個華中大人。

回望華中大的歲月,忘不掉那三十多個食堂的千滋百味;忘不掉南大門毛主席像的氣勢如虹;忘不掉青年園藤蔓青蔥的靜謐安逸;忘不掉校史館歷史捲軸的年華故事;忘不掉梧桐語春秋風雨中的紅磚青瓦……回憶的畫卷,描繪著那梧桐樹下你的青春和那片因你而明媚的華中大天空。

七十年櫛風沐雨,春華秋實。七十載薪火相傳,砥礪前行。華中科技大學,也等著每一個思念她的你歸來!

來源: 華中科技大學校友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