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向黑龍江源頭洛古河村
一處處歷史遺存的出現證明了在新石器時代
這裡就有古人類居住
我站在鮮卑人先祖石室遺址(嘎仙洞)
聆聽2500年前號角聲聲
統一中國北方的北魏鮮卑拓跋氏從密林中殺出
稱霸於天下
大興安嶺自古就與中華民族命運相連
亞細亞民族溯源
這神奇的山地養育了東胡、鮮卑、室韋……
是魏、遼、金、元、清的發祥地
獨特的文化底蘊
塑造了既見於史書又見於遺迹的輝煌業績
鄂倫春、達斡爾、鄂溫克……
用他們的智慧昭示著大興安嶺近百年的滄桑歷程
呼瑪爾斯克之戰、雅克薩之戰……
是大興安嶺各民族人民以鮮血和身軀建樹了
保家衛國的功勛
鮮卑人離開大興安嶺去了哪裡?
走出了大森林
第一次南遷,進入了呼倫貝爾大草原
建立拓跋部落聯盟,從遊獵民族轉成游牧民族
第二次遷徙,吉林榆樹縣老河深村
鮮卑墓有128座,赤峰巴林左旗南楊家營子
烏蘭察布盟二蘭虎溝和包頭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百靈廟砂凹地墓群
拓跋鮮卑南遷而後西遷的路線上
吉林——赤峰——烏蘭察布盟——包頭
一直到達了陰山山脈南麓的長川和盛樂
公元2世紀鮮卑聯盟走向全盛時期
建立鮮卑部落軍事聯盟
北魏拓跋氏自認是黃帝之後,相傳黃帝娶妻嫘祖
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陽氏顓頊
昌意的小兒子也被封在北土
黃帝以土德之瑞稱王,鮮卑族謂「土」為「拓」
謂「後」為「跋」
故以「拓跋」為姓稱——拓跋氏
——黃帝後代,中華各民族在發展過程中混血融合
華戎一族,胡越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