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個官場不倒翁,叫曹振鏞(1755年-1835年),安徽歙縣人。曹振鏞一生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自入仕以來,曹振鏞官運亨通、平步青雲。道光十五年(1835年),年近80歲的曹振鏞病死在宰輔任上,從政時間長達53年。
乾隆46年(公元1781年),曹振鏞考取進士,入選庶吉士,自此踏入仕途。
到了嘉慶時期,曹振鏞得到重用,任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兼管工部,進入內閣。曹振鏞深得嘉慶皇帝的信任和倚重。到了道光時期,曹振鏞再升一級,任軍機大臣兼武英殿大學士,成為道光皇帝的心腹之臣。
曹振鏞學識淵博,外表沉穩木訥、老成持重、城府很深。一生小心謹慎、言行得體、循規蹈矩。作為首席軍機大臣,從政53年的京官,政績頗多。53年來,他對待工作一絲不苟,沒有大的過失。
宦海沉浮,在波譎雲詭、爾虞我詐、互相傾軋的官場上,曹振鏞能做到長期屹立不倒,算得上是一個高深莫測、精通人情世故、鬥爭手段高明的高手。
如果有人威脅到了曹振鏞的地位,他會毫不留情地剷除異己。例如:與曹振鏞同為三朝元老的阮元(1764年-1849年),擔任過浙江巡撫、兩廣總督和雲貴總督,而且還是經學家、訓詁學家、金石學家。
阮元書法精深、文采出眾、政績斐然,朝野無不折服。相比之下,曹振鏞就遜色多了,所以曹振鏞非常忌憚阮元。但是曹振鏞知道道光皇帝對阮元青睞有加,決不能貿然打擊,必須等待合適的時機。
曹振鏞畫像
某一天,道光皇帝偶然對曹振鏞談起雲貴總督阮元,道光皇帝問曹振鏞:"阮元擔任一方大員已有30年了,當初他三十來歲就官居二品,你覺得這個人怎麼樣?"
曹振鏞假裝很真誠地誇獎阮元道:「這個人我了解,才華橫溢、能力超群!我是沒法跟他比的。」道光皇帝接著又說道:「那你舉個例子。」
曹振鏞話鋒一轉,綿里藏針地回答到:「雲貴地區山高皇帝遠,自然條件險惡、經濟落後、民風彪悍,自古就是多事之地,難以治理。若是一般人在那裡當總督,很難有所作為,但是阮大人卻能應付自如,尚有時間召集各路才子,吟詩作對、彈琴作畫,可見阮大人的能力的確卓爾不凡。」
道光皇帝與曹振鏞
曹振鏞的這番話,聽起來是在讚美阮元,實際上是在向道光皇帝暗示:阮元無事可干、還有結黨營私之嫌。
果不其然,道光皇帝聽完大怒。不久,一紙調令就把阮元召回了京城,阮元被安置在一個閑職上直至退休。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一向為人低調、深藏不露的曹振鏞,曾向得意門生透露自己官運亨通的訣竅,總結起來便是:「多磕頭,少說話」。
▍一、當領導的人為什麼要有城府?
1、領導者的工作重心是什麼?
在職場上,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最重要的工作有三件:
(1)駕馭好下屬,以達到一呼百應、令行禁止的效果;
(2)掌控住自己管轄的部門,帶領手下們開展工作、解決問題;
(3)應對職場上的爾虞我詐、明爭暗鬥,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係;
明爭暗鬥
2、江湖險惡,人心難測
社會是複雜的,總會存在心懷叵測的人。當領導的人,如果沒有城府,為人天真單純、過於坦誠,不被別人利用,就會被別人算計。比如我們常說的「直腸子」,說話心直口快,不懂得隱藏、忍耐和拐彎抹角。「直腸子」就很容易得罪人或者被別人揪住小辮子。
▍二、城府深的領導有哪些典型特徵?
1、「城府」是什麼意思?
「城府」 比喻人的心機多而難於揣測。具體而言,指一個人在為人處世方面:
(1)待人不坦誠,內斂而不外露,善於掩飾、隱藏和偽裝,不輕易吐露心跡。不顯廬山真面目,顯得深不可測、非常神秘,讓人捉摸不透。
(2)為了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利益或者達到自己的目的,用計謀、耍手腕。
例如:曹振鏞對道光皇帝說了幾句「誇獎」阮元的話,就讓阮元坐了冷板凳。曹振鏞的這種「明贊暗踩」的鬥爭手腕,傷人於無形,足見其城府之深!
道光皇帝影視形象
2、城府深的領導具有的典型特徵
在職場上,不得不承認,那些有背景、城府深、工作能力出眾、深諳人情世故的領導者,官運亨通,走得穩、升得快,混得風生水起。在城府深的領導者身上,具有這五個典型特徵:
(1)隱藏得深
城府深的人,大智若愚、深藏不露,你看不透他們的真實本領,也猜不透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他們說話辦事,滴水不漏,你很難抓住他們的把柄。
(2)寡言少語
曹振鏞所說的「多磕頭,少說話」,意思是:順從、謙恭;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言簡意賅,謹防禍從口出。
「水深不語,人穩不言」城府深的領導,性格沉穩,嘴巴緊說得少,看破不說破,不會夸夸其談、口若懸河、指指點點。
寡言少語
(3)情緒穩定
城府深的領導,情緒穩定,非常能裝,能做到喜怒不於行色,給人一種無欲無求、無冤無仇的感覺。你不知道他們喜歡誰,討厭誰。
(4)人緣較好
為了避免得罪人,城府深的領導像泥鰍一樣的圓滑、左右逢源,很有親和力,所以人緣較好。
(5)心狠手辣
城府深的領導深諳「慈不帶兵,善不為官」的道理,所以他們做事心狠手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