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北平西智義衚衕里,日本商人加藤財大氣粗地對一賣畫老頭說:「你給我寫一個字,我就給你一根金條。」
大家都以為這位老者會馬上替加藤題字,可是誰也沒想到這位賣畫老頭竟然說:「莫說是一根金條就算是一座金山,我也絕不會給日本人寫一個字。」
加藤聽到這樣的回復,只能灰頭土臉地離開。在佩服這位老者敢拒絕日本人的同時,也不禁好奇他究竟是何方神聖能夠一字值千金?
「百無一用是書生」
這位視金錢如糞土的老者,就是大清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郎。
劉春霖堂堂狀元郎,竟然淪落到街頭賣畫這個境地。難道這是個水貨狀元郎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嗎?
但凡看過劉春霖寫的字,這個想法就會被立刻推翻。其實滿腹經綸的劉春霖本可以靠自己的才能,在民國政府有一席之地。
1904年,年僅32歲的劉春霖拔得當年科舉考試的頭籌,一時風光無二。
其實劉春霖本來是榜眼,但是因為第一名朱汝珍被慈禧太后所不喜,故而讓劉春霖做了狀元郎。
凡是名字中帶有「珍」字的,慈禧就會想到珍妃這個討厭的人。
因為孫中山、洪秀全、康有為等人全是出自廣東,這讓慈禧太后對廣東籍貫的人有了戒心。
這朱汝珍也是倒霉,好好的狀元郎被名字和籍貫耽誤了。
這朱汝珍只能將狀元郎之位讓給第二名劉春霖。慈禧太后一看劉春霖這個名字就十分開心,當時的大清一直大旱,正期盼一場春雨。
剛好「春霖」二字又是春風化雨、甘霖普降之意。
劉春霖本以為是上天垂憐,將這狀元之位賜予自己,但是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是大清最後一位狀元郎。
1905年已經搖搖欲墜的大清帝國,為了欺騙百姓美其名做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同年,持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也隨之取消。
而劉春霖也就順理成章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郎。
當時的晚清政府也曾想過自救,朝廷將劉春霖等進士們送到國外留學,希望他們可以學有所成,報效大清。
劉春霖被送到日本留學,直到1907年才返回中國,回國後劉春霖任資政院議員。
但當時的大清已經是大廈將傾,不可挽回了。而劉春霖所在的資政院並沒有什麼實權,只是一個擺設部門。
劉春霖本想著過幾年就可以調離這個部門,到一個有實權的部門,哪怕是一地父母官也可以。
接下來發生的事則更是劉春霖想不到的,皇帝溥儀宣布退位,大清帝國亡了。
看似固若金湯的大清都亡了,他這個大清的狀元郎又該何去何從?
劉春霖自幼飽讀詩書,在他的意識中就是「天地君親師」,可如今皇帝也沒了,劉春霖頓感信念坍塌。
由於自身思維的限制,他也曾盲目地擁立過張勳復辟,再次迎溥儀入主金鑾殿。
這場復辟最終只是一場鬧劇,僅僅上演12天就謝幕了。
後來劉春霖也曾做過北洋政府的省教育廳廳長,但他親眼目睹了時軍閥混戰、內部爭鬥後,深感自己對這個政府的無力和厭惡,從而選擇致仕。
1928年,劉春霖辭去所有職務,只在家專心研究字畫,頤養天年。
民族大義
如果當時沒有日本侵略者,也沒有軍閥割據,那麼劉春霖可能也就從此銷聲匿跡,真的在家安享晚年。
可在劉春霖致仕的第三年,日本侵略者強佔了我國東北三省,建立「偽滿洲國」。
日本建立「偽滿洲國」後自然會想到劉春霖這位曾經的狀元郎,日本人想邀請他去做教育部長。
而且「偽滿洲國」的皇帝不是其他人,正是劉春霖的「舊主子」溥儀。
但此時的劉春霖早已認清形勢,不再盲目地相信封建帝制。對於日本人的邀請,他更是嚴詞拒絕。
但日本人卻不會輕易放過這位昔日的狀元郎,他們依舊會用各種手段讓劉春霖為他們所用。
七七事變之後,日本軍隊開始大肆侵略我國領土。劉春霖看著日本人的暴行,恨不得親手殺死這群畜生。他只恨自己不是一位武將,否則一定披甲上陣。
而在這個時候,和劉春霖同科的進士王揖唐突然登門拜訪。這個王揖唐毫無血性,見日本人入侵馬上就投降做了漢奸。
劉春霖本來還想勸勸這位昔日同窗,讓他迷途知返。但王揖唐竟然不知廉恥地邀請劉春霖出任日軍的北京市長。
見老同學這麼冥頑不靈,劉春霖氣得將其趕出家門。這王揖唐自覺受到了侮辱,便在日本人面前狠狠地告了劉春霖一狀。
後來日軍將劉春霖家洗劫一空,劉春霖珍藏多年的書籍、字畫全部被日本人拿走。
但即便如此,劉春霖還是不願替日本人做事,做一個令人恥笑的漢奸。
晚年的劉春霖雖然過得十分清貧,但他卻堅持做自己、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1944年,時年72歲的劉春霖因病去世。直到死,他也未曾替日本人做過任何一件事。
雖說劉春霖是封建朝代的狀元郎,也曾思想糊塗做過一些錯事,但是他在民族大義方面,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