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與趙明誠是世人眼中的恩愛夫妻嗎?

李清照是被大家熟知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還開創了女作家愛國主義創作的先河。後世留下了一個女性愛國的光輝典範,特別是現代女性文學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


一次元宵佳節,趙明誠約幾個好友去賞花燈,見到了年僅18歲,同在遊玩的李清照,這位富二代對李清照一見鍾情,後經李清照哥哥介紹,二人就此結為夫妻,趙明誠迎娶了小他三歲的李清照,婚姻⽣活典雅美滿。結婚時趙明誠當時還在國子監讀書,是一名高級學生,這也看得出他家境顯赫。他也很符合當代富二代的特點,愛好奇特,偏愛銘文款識、墓志銘志和文物鑒賞,也很有成就,是我國古代非常有名的金石學家、文物鑒賞家。

婚後李清照專心陪丈夫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整理,也頗有成就。清道光《濟南府志列女傳李清照》:「明誠作《金石錄》,考據精確,多足證正史之失,清照實助成之。」李清照出生書香門第,家境富裕,衣食無憂。在自己十幾歲的時候,摒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三綱五常的束縛,夠劃著小船,在元宵佳節上賞花燈。李清照在十六歲的時候就美名遠揚,才貌雙全,絕對是世人眼中的社會名流。跟趙明誠富二代,官二代也算是門當戶對,走到哪裡哪裡都是社會焦點。

大家都會覺得這對夫妻門當戶對,模範夫妻。其實不然,趙一心撲在這些奇特的愛好上面,文學上面跟李清照簡直是天壤之別,這一點從李清照給趙明誠寫了那麼多的情詩,流傳至今,也沒見的趙明誠回復個一字半句中可見一斑。這點趙明誠是自卑的。趙的文化才學也抵不上李清照的毫髮。後來公元1129年趙明誠做南京市長時,軍事長官王亦暴亂,趙明誠連夜逃跑了,撇下了結婚二十多年的李清照,李清照差一點做了俘虜。可見這對世人眼中的恩愛夫妻之間早已經名存實亡。估計當時的李清照恨死了趙明誠這個負心漢。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夏日絕句》就是暗暗諷刺趙明誠的苟且偷生,謾罵這個忘情郎,負心漢的拋妻之恨。

李清照自帶文人的清高,她也有清高的資本,文學上也看不上這個玩物喪志的趙明誠。這也許就是現代人眼裡的三觀不合吧!怨恨的種子開始萌芽!

古人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二人結婚數年沒有子嗣,趙明誠對李清照肯定不滿。(後人都說是趙明誠不能生育,因為趙明誠偷偷在外面養了幾個小三,在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束縛下,默默的可以接受,但也沒有後代。)

趙明誠出逃後,因為中暑病倒了,對自己懦弱深深自責,一病不起,不久死在了南京。三年後李清照四十九歲,這個年近半百的婦人,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制度下,她選擇了再嫁。如果是恩愛夫妻,在舊社會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