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為了爭奪那至高無上的皇位,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叔侄之間痛下殺手的事情比比皆是,康熙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但其晚年因為兒子眾多,出現歷史上有名的「九子奪嫡」事件,各皇子因為才能優秀,組織派系、爭奪王位競爭激烈,開啟了一連串的腥風血雨,不過卻有一位皇子「與世無爭」,即便手握軍權,卻沒有參與奪位,活到70歲仍被乾隆重用。
▲康熙晚年出現歷史上有名的「九子奪嫡」事件。(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這位皇子就是康熙的十二子胤祹(允祹),胤祹之母為「定嬪」萬琉哈氏,出生於康熙二十四年,胤祹出生後,被康熙指定由「蘇麻喇姑」撫養,蘇麻喇姑曾是孝庄皇太后的侍女,在宮中的地位極高,但她一生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因此胤祹也養成了淡泊的性格。再加上他的母親並不希望兒子登上大位,於是一直對他實行放養政策。
據史書記載,胤祹手握重兵,但他跟其他兄弟不同,從未參與過奪位,相較於皇太子被廢為庶人,皇長子被圈禁到死,胤祹在雍正上位後改名為允祹,並被賦與官職、冊封為履郡王,雖然期間起起落落,但於雍正晚年依舊受到重用,管理禮部和宗人府事務。
雍正元年,胤祹被封履郡王,第二年又降為貝子,八年恢復郡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晉親王。胤祹自幼被蘇麻喇姑撫養,沒有參與兄弟皇位的爭奪。
允祹是康熙眾多皇子中,最長壽的一位,壽長78歲,乾隆繼位之後,念在叔叔允祹恪盡職守,因此加封他為履親王,令其繼續掌管禮部。在乾隆一朝,允祹受到厚待,乾隆十五年時,允祹已經66歲,被乾隆特許可以乘坐轎子上朝。
乾隆二十八年,78歲的履親王允祹病逝,乾隆贈謚號「懿」。由此看來,允祹躲過了奪位的腥風血雨,還在雍正跟乾隆朝享有掌權職務跟封王待遇,又活到78歲才去世,實在是非常的幸運。
允祹的府邸在東直門北小街針線衚衕,與誠貝勒允祁府相鄰。府邸正門5間,正殿7間,東西配樓5間,後殿3間、後寢殿5間、後罩房5間。光緒年間,由於臨近的東正教堂被義和團破壞,遭到俄軍報復,王府被焚。履王大宗後搬至隆福寺西口馬市大街,是為植公府。
允祹一生妻妾成群,有6子6女。根據康熙四十五年的《玉牒》記載,第十二子胤祹位下已有嫡妃富察氏,大學士馬齊之女。也就是說,允祹嫡福晉為沙濟富察氏,乾隆帝孝賢純皇后及傅恆之堂姐。側福晉為方佳氏,是四品典衛方文彬之女。
除此之外,允祹還有側福晉管佳氏,庶福晉王佳氏,庶福晉李佳氏,庶福晉邁氏,庶福晉陳氏,媵妾李氏,侍妾姚氏。在其他幾位兄弟死的死,關的關,允祹一生也算是過得非常幸福的了。
參考資料:《玉牒》、《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