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偉人」之馬克思

馬克思並非高官政要,也非富可敵國的億萬富翁。他一生窮困,連愛子夭折都無錢安葬。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逝世時驚動了整個歐洲,不少報刊發表社論和文章對他表示敬意,不少工人組織對他表示哀悼。在相隔一個多世紀後的今天,在英國,馬克思被公選為「千年偉人」之一。

馬克思偉大,因為馬克思表達了人類多少世紀期待的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過著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

一種根植於絕大多數人利益,符合人民整體利益的理論是不可被推翻的。這是馬克思主義不可戰勝的原因,也是我們信仰不可動搖的力量所在。任何挫折都是暫時的,浮雲終會散去,人類的前途光明燦爛,這是歷史的規律。

中國最早的詩集《詩經》中《伐檀》《碩鼠》表達的就是對剝削者和壓迫者的怨恨和詛咒,而《禮記·大同》則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馬克思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它所關心的是大家的真理,而不是某幾個人的真理。」

恩格斯曾表達對馬克思這個天才的崇敬:「我所提供的,馬克思沒有我也能夠做到,至多有幾個專門領域除外。至於馬克思所做到的,我卻做不到。馬克思比我們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遠些,觀察得多些和快些。馬克思是天才,我們至多是能手。沒有馬克思,我們的理論遠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所以,這個理論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當然的。」

「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鬥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鬥的一生」。

作為改變世界的理論創造者,改變世界偉大實踐的開創者,畢生為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科學家和革命家,馬克思對家庭、對戰友、對人類充滿熱愛,從不向權貴和金錢低頭。他的人格如此高尚,難道還不偉大嗎?

以問題為導向,就如同以被鎖鎖住的柜子為導向。要解決問題、要打開柜子,必須有鑰匙。有鎖,沒有鑰匙,無法開鎖;而有鑰匙,沒有鎖,即頭腦中根本沒有問題,鑰匙再萬能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