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中後期的四大家族

民國(1911——1949)持續推進38年。孫中山先生是我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畢生都在用一腔熱血為中華民族謀福祉。1892年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民族危機的關鍵時刻他就上書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遭拒後他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奔走于海內外,呼籲聯絡各類進步人士,展開各種組織力量號召:「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1911年組建了臨時國民政府,1912年被推舉大總統。但由於各種勢力分裂不久之後辭職並發起組織了二次革命,領導了護國、護法運動,又被選為大元帥,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建立了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成立了黃埔軍校並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直至1925年3月去世。

當時黃埔軍校的全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蔣介石,周恩來為政治部主任。校址位於廣州黃埔。受孫中山的賞識並委以重任。蔣大權在握崛起於民國政壇。雖然也是一位戰略家,但他是施展陰謀手段,勾結買辦擴張勢力,迫害屠殺共產黨人。在1927年公開背叛孫中山革命主張,實行獨裁統治。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有四大家族勢力。

第一蔣家。蔣除了龐大軍隊外,有五大主力軍,十大悍將,五虎上將,有十三太保藍衣社,和許多謀士。第二宋家財團:宋子文國民財政部長,宋子良廣東銀行行長。宋子安香港銀行行長。包括三姐妹。第三孔祥熙家族。隸屬孔子的第75代孫。南京政府行政長官兼財政部長是一名銀行家及蜀商,妻子宋藹玲,把控資本市場屬四大家族的旺族。

第四陳家。陳果夫牢牢把握著國民黨務機構有著「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之稱。控制的特務組織勢力滲透到了各個勢力之中。其弟陳立夫很受蔣的倚重,有二陳「CC」系之稱,他們都是老將的政治操盤手。

雖然勢力龐大,家底雄厚,但違背了孫中山的革命路線,政治手腕獨裁也會遭到民主的力反及排斥。有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陳獨秀的努力,有許多先烈進步人士的奉獻,有共產黨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人民群眾歷史就一步步走向了光明。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勝利走向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