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讀毛選之《論持久戰》讀後感(一)

這是一篇論述中國抗日戰爭前途的大作,在當時影響了許多人。不僅僅包括中國人,還有日本人,甚至日本軍人。

據說有一名日本軍官,因為

看了毛主席的這篇文章,由堅定的主戰派變為反戰派,並多次在日本國內組織反戰遊行示威。

毛主席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就不得不從當時國內外的抗戰形勢說起了。《論持久戰》作於一九三八年五月,並於二十六日至次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進行演講。

為了寫這篇文章,毛主席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資料和戰爭理論著作。在寫作的時候,曾經兩天兩夜沒有睡覺,實在太困了就洗洗臉清醒一下,真的可以說是廢寢忘食正應了那句「比你牛逼比你還努力,你有什麼資格躺平?」

就這樣大概寫了八九天,初稿就寫好了,又不分晝夜地修改了幾次,終於在五月二十六日進行了公開演講。《論持久戰》正式面世。

七月七日是中國抗日戰爭一周年紀念日,在過去的一年,日軍相繼攻陷北平、上海、南京等地,抗日戰爭的形勢依然嚴峻。每一個為自己民族生存而奮鬥的中國都無日不渴望戰爭的勝利。

然而戰爭的過程究竟是怎樣?在這裡面有兩種重要的觀點,速勝論和亡國論

亡國論的主要理由是武器裝備差距太大,抗戰必敗。這是典型的唯武器論,否定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這個論點在當時存在十分普遍。

持有速勝論的人則總是低估日本,又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把抗戰的希望寄託於國外的援助,蘇聯的出兵,而不是反求諸己,註定是徒勞的。世人多喜歡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有幾人?

雖然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一定是屬於中國人民的,但為什麼是這樣?這樣說對於普通人來說太空洞無物了,需要我們對它加以充實,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為什麼,對於增加人民群眾必勝的信心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基於此,毛主席寫下了這篇影響巨大的《論持久戰》,成為引領中國全民族抗戰勝利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