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南都「假太子」案——弘光遺事

大明南都「假太子」案——弘光遺事

於恢


曾經有一部老電影《傳國密詔》,講述的是崇禎太子一路逃難,來到南京反被認作「假太子」的故事。對於明末「假太子」一案,歷來眾說紛紜,至於其間真偽,似乎也很難辨別。因為歷史學家注重的是證據,而非看似合理的推論。

現在留下來的官方記載,都認為太子是假。而一些民間筆記,卻認為太子為真。筆者不是歷史學者,對於明清史料接觸不多,所以只能憑藉所能看到的資料來對此作一分析。

在電影當中,崇禎皇帝將寫好的即位詔書親自交給太子,並且太監王承恩還囑咐侄兒王之明小心護送。但是到了南京之後,弘光皇帝不願讓位。因此馬士英故意刁難太子,誣陷太子為假,還言之鑿鑿地說太子本名王之明,就這樣太子就被關了起來。


王之明懷揣著即位詔書跑到左良玉那裡求救,於是左良玉以清君側的名義揮師東進。然而一直虎視眈眈的滿洲貴族也開始攻打南京,最終南京陷落。

當然電影中的王之明實際並不存在,所謂的王之明據說是弘光朝廷強加給太子的名字。據當時的筆記記載——太子被關到監獄之後,憤憤不平地說道:我乃明之王,何來王之明!

但從文筆分析,這則明顯具有戲劇性的記載,可靠性並不大。雖然如此,筆者還是傾向於太子為真。因為但凡假冒,總要有利可圖。此時山河破碎,兵荒馬亂,不知道假冒太子究竟有何目的?說起假冒皇族的事例,在南宋倒是有冒充公主的事情。但那時宋金之間已經達成和議,所以假冒皇族可以得到榮華富貴。而弘光年間的所謂假太子,不知因何非要冒充太子?


關於弘光年間的假太子一案,絕非空穴來風。只是此案匆匆了結,確實容易給人留下疑點。我的看法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後,崇禎皇帝的皇子是有可能逃出來的。李自成雖然屬於「官逼民反」,但李自成對待皇帝還是相當尊敬的,尤其是看到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更是為之動容。在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後,崇禎皇帝的幾個皇子都受到了相當的優待。

對於李自成來說,攻下了明朝首都,還俘虜了明朝太子,何況還有大批的明朝官員投降,此時的李自成真可說是志得意滿。所以李自成並未想過要進一步鞏固政權,反而是以一副天子的姿態派人去招降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但出乎意料的是,吳三桂竟然投降了語言風俗完全不同的滿洲貴族。毫無防備的李自成面對吳三桂與滿洲騎兵的聯合進攻,竟然兵敗如山倒。


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失去了鬥志的農民軍,無異於一群驚慌失措的綿羊。一片慌亂之中,自然無人關心太子的下落。於是,明朝太子就趁機逃出了北京城。當然電影中的傳國密詔是沒有的,太子首先想的就是先逃到南方再說。

以上的論述即是說,明朝太子有很大可能從北京城裡逃出來,並且來到南京的太子就是真太子。至於弘光朝廷出於私心,故意將真作假,這也十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