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名將:白起
廉頗走,趙國衰,李牧死,趙國亡。
長平之戰,趙國由盛轉衰的開始。
戰國四大名將廉頗、李牧、白起和王翦。
趙國有廉頗和李牧,秦國有王翦白起。
只是廉頗和李牧沒有遇到開明的君王。趙孝成王在位時,秦國王齕領兵攻打趙國,廉頗在百里石長城處據險死守,王齕幾攻不下。
秦昭襄王很是著急,范睢使用反間計,行賄趙孝成王身邊人,說廉頗遲遲不出兵,有造反之意,讓趙孝成王不信任廉頗。
趙孝成王讓趙括代替廉頗出征。
秦國偷偷派大將白起潛入軍營代替王齕,透露消息者斬。
白起曾殺人無數,被稱人屠。
第一次交戰,白起故意不戰而退,讓趙括心中竊喜。首戰就凱旋而歸,讓趙括覺得秦軍不過如此。
趙括不知白起故意為之,等趙括率領四十五萬大軍驅向長平時,白起也在忙著率人切斷趙軍的後路糧草補給,然後把四十五萬大軍趕到包圍圈內。
趙軍血流成河,死傷無數。
而白起是一將成名萬骨枯。
戰國名將:李牧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李牧被封為武安君。
白起指揮的長平之戰,使趙國開始走下坡路。
李牧在北面抗匈奴上有自己的方法。
對於馬背上驍勇善戰的匈奴,李牧採取敵進我防的戰術。
匈奴一入侵,李牧收兵在自己城內,只防不攻。
匈奴好幾年一無所獲,單于始終認為李牧膽怯。
李牧在城內厲兵秣馬。然後精選戰馬、勇士,善射士兵十萬,然後讓大批牛羊放山坡上。
匈奴小股入侵,李牧假裝失敗,故意丟棄給匈奴。
單于聽到這種情況,就率領大批人馬入侵。李牧布下奇兵,分左右兩翼包抄反擊匈奴,大敗匈奴,殺死匈奴十萬多人馬。
匈奴受到重創,此後十多年不敢靠近邊境,趙國邊境百姓安居樂業。
後來秦國攻趙國,李牧出戰,因佞臣郭開陷害死在途中。
李牧死,趙國亡。
戰中第八雄:古中山國
古中山國是戰國八雄,是千乘之國。
但人們多知道齊楚燕韓趙魏秦,古中山國鮮少人提。
河北博物院北門口的兩隻神獸,長著翅膀,傲視八方,一副凜然的氣勢。
古中山國是游牧民族,馬背為家。來到華北這裡,看到這裡水草豐美,背靠太行山,面臨滹沱河,做為天然屏障,選擇在此定居。
古中山國有了自己的文字,自己的貨幣學會了冶煉,得到長足發展。
游牧民族是個好戰的民族,自己不能生產的東西,他就會掠奪。
古中山國曾和燕國晉國交戰,最後被趙國滅亡。
古中山國出土文物精美:銀首人俑銅燈、屏風底座還有雙翼神獸等都讓人嘆服。
《古中山國》紀錄片還原了鮮為人知的那段歷史,豐富了戰國歷史,留下了熠熠生輝的一章。
韓非和李斯,同一師門,不同的結局
同一師門,卻是不同的結局。
韓非和李斯同在稷下學宮學習,師從荀子。
李斯為了施展抱負,去了秦國,一步一步當上了秦國的丞相。
秦始皇聽說韓非子非常有才,兵臨韓國城下,把韓非請到了秦國,秦始皇對韓非子的文章非常欣賞。
但韓非的一篇文章《存韓》讓秦始皇非常不爽。
秦始皇一直在東征六國的路上,誰阻礙誰就是大逆不道。
韓非的意思滅趙國可以,滅燕國我也不管,但別滅我韓國。
因為這篇文章,韓非被投進了監獄,後來被秦始皇賜毒酒,李斯送去,在同窗的見證下,飲毒酒而死。
道不同不相為謀。
沒有同窗的相憐,有的只是利益的紛爭,各為其主,誰是誰非,交給後人評說了。
這是看紀錄片《戰國大學堂之稷下學宮》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