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張疆域變化圖,帶你看清朝是如何從零開始一統中原的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鼎盛時期的疆域面積僅次於元朝,達到1500萬平方公里(不含附屬國)。

清朝的創業史堪稱勵志,自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到乾隆時期疆域的達到鼎盛,用時不到180年,而且是一直在壯大,今天我們就通過6張疆圖變化圖,看看清朝是如何實現偉業。

1、明中後期東亞形勢圖

明中後期東亞形勢

明中後期,西北的蒙古諸部和東北的女真,是明的主要威脅,北虜頻繁的侵擾和沉重的軍費消耗著大明王朝的國力。

2、努爾哈赤時期(1616-1626年)

努爾哈赤時期形勢

1616年,赤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部落,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這也奠定了清王朝的基礎,在努爾哈赤的領導下,女真不斷擴大,建立後金,整頓女真各部並進攻遼東地區,成為了明朝明晃晃的威脅。

1619年,後金在薩爾滸大戰中以少勝多,擊敗強大的明軍。由於軍力大損,明與後金在東北的攻守形勢逆轉。

薩爾滸大戰線路圖

3、皇太極時期(1626-1643年)

皇太極時期形勢

皇太極兩次東征朝鮮,使得朝鮮成為了清朝的附屬國;三次西征蒙古林丹汗,將漠南蒙古(內蒙古)納入了清朝版圖;四次北征東海女真,將黑龍江地區納入了清朝版圖。肉眼可見明朝疆域不斷縮小,清朝疆域逐漸擴大。

對明朝方面,皇太極不斷進攻遼西地區,使得明朝勢力徹底退出了東北,以山海關為界。

皇太極

林丹汗之子獻上所謂中原歷代「傳國玉璽」,皇太極藉此宣布繼承道統,於1636年改國號為清,正式稱帝,併兼任蒙古帝國大汗。

4、順治帝時期(1643-1661年)

此時的清朝,面積已經達到了600多萬平方公里,達到了明朝的巔峰面積。

1644年,明朝被農民起義推翻。隨後在內地出現了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南明、鄭氏等割據政權。順治繼位,實權掌握在多爾袞手中,清軍趁機入關,在1644年擊敗了李自成,定都北京,宣告「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

清入主中原初期並不和平,圈地令、剃髮令、投充法、逃人法、禁關令以及屠城是為清初八大弊政。

5、康熙帝時期(1661-1722年)

康熙帝時期形勢

康熙帝面臨諸多內憂外患,但都被其一一解決。

康熙親政後,在1681年,平定了「三藩之亂」,使得大陸的局勢更加穩定。在1683年消滅台灣鄭氏政權,在台灣設置台灣府和台灣、鳳山、諸羅三縣,標誌著台灣正式納入中國中原王朝的版圖。

羅田喜--鄭成功收復台灣圖

隨後展開對外戰略:先在東北抗擊沙俄,收復黑龍江流域,通過《尼布楚條約》(1689年)限制沙俄對準噶爾的支持;

尼布楚條約中規定的中俄邊界

隨後三征噶爾丹,擊潰準噶爾,收服漠北的喀爾喀蒙古(1697年);西南面,驅逐藏區的準噶爾蒙古勢力(1720年),疆域大為改觀。清朝在青藏駐軍,標誌著西藏和青海納入了清朝版圖。 從此,清朝的疆域面積突破了1000萬平方公里。

清朝和準噶爾的戰爭

6、雍正帝時期(1722-1735年)

雍正帝時期形勢

雍正鞏固了康熙打下的江山。在北方,和俄羅斯簽訂了《布連斯奇條約》、《恰克圖條約》,確立了清朝對外蒙古的主權;在青藏高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設置了西寧辦事大臣和駐藏大臣,這是中國中原王朝首次在青藏高原設置行政機構

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

在西南地區,大規模推行了「改土歸流」;對準噶爾方面,迫使其以阿爾泰山為界,鞏固了對漠北喀爾喀蒙古的統治。

7、乾隆帝時期(1735-1796年)

乾隆皇帝時期,準噶爾汗國走向了衰落,其俄羅斯正準確滅準噶爾。可是乾隆皇帝搶先一步,在1755年,消滅了準噶爾汗國,佔據了西域地區。這是唐朝以後,中國中央王朝首次佔據此地。之後,乾隆又平定了阿睦爾撒納、大小和卓的叛亂,並將西域改名「新疆」,並且設置伊犁將軍在此進行管轄,從此清朝的面積達到了1300萬平方公里,這個數據一直維持到了1858年,大約100年,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現象。

乾隆帝時期形勢

乾隆皇帝時期,準噶爾汗國走向了衰落,1758年,清軍進軍伊犁,徹底平定準噶爾,佔據了西域地區。這是唐朝以後,中國中央王朝首次佔據此地。

1759年,清平定大小和卓之亂,並將西域改名「新疆」新疆在安史之亂900年後再次回歸中國,且設置伊犁將軍在此進行管轄。

從此清朝的面積達到了1300萬平方公里,這個數據一直維持到了1858年,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現象,清朝的疆域達到了頂峰。

8、清巔峰疆域與勢力範圍

此時疆域:西起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帕米爾高原,接中亞細亞;東瀕日本海、渤海、黃海、庫頁島、台灣以及附近島嶼;北抵戈爾諾阿爾泰、薩彥嶺、外興安嶺至鄂霍次克海;南至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南達喜馬拉雅山脈,包括拉達克,陸地面積1300多萬平方公里。

可惜的是,盛極必衰,乾隆之後清王朝開始走下坡路,所謂的「天朝上國」,最後也遭到了列強的凌辱。在帝國主義列強的蠶食下,國土不斷淪喪,喪失了34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最終形成了近代中國的版圖。

中華民國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