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賀子珍回國,向組織提出一個要求,12年後偉人替她完成

賀子珍是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她曾經是第一夫人,陪伴我們的領袖度過了艱苦歲月,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婦女先驅。1947年,賀子珍從蘇聯回國,此時的賀子珍,心裡還有一個願望,但在12年之後才有機會完成。到底是什麼事情用了12年的時間來完成呢?

一、井岡山初遇

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失敗後,我黨把運動重心放到了建設農村根據地上來,發動秋收起義,團結廣大農民一起發動土地運動。這一場進步運動聲勢浩大,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

賀子珍是江西一位鄉紳的女兒。父親的遠見和家庭的條件讓賀子珍在那個年代擁有了讀書和見世面的機會,這為她之後參與婦女工作,成為井岡山的第一位女黨員打下了基礎。她的哥哥賀敏學同樣接受過新式教育,1927年入黨,並影響了後來的賀子珍。

二、紅色婚姻

1927年賀子珍上了井岡山,1928年被組織委以重任,同年結婚,任領導人的秘書,並成為偉人的第三任妻子。戰火紛飛的年代,這段紅色婚姻充滿了艱難和坎坷,賀子珍的這段紅色婚姻經歷了中國解放前最艱苦的十年

這十年里,偉人經歷了職業生涯里的起起伏伏,賀子珍一直陪伴在側,不離不棄,相濡以沫,一同面對人生中的風風雨雨。同時,賀子珍在這樣的環境下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她努力將孩子撫養成人。

但意外總會到來。1935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長征開始,以轉移根據地的方式保存戰鬥力。為了部隊,為了中國的未來,賀子珍只好舍小家為大家。初為人母的賀子珍只好放下兒子,和部隊一同踏上長征的路。

而在長征途中,賀子珍為了掩護受傷的戰友,身受重傷,頭部、上身、四肢共中彈十七處。長征的大部隊在敵人的圍剿和追擊下行軍,條件惡劣,部隊缺少外科藥品,賀子珍只吃了幾片止痛片,便取出了淺表彈片。

但是深入體內的彈片由於和肉長在了一起,而當時國內的醫療條件尚無法完全取出深層的彈片,導致賀子珍在身體上承受著巨大痛苦。解放後賀子珍被定為三級甲等殘疾。

肉體上的痛苦沒有擊倒當時的賀子珍。為了顧全大局,不影響前方作戰,賀子珍和戰友商量,不要把她受傷的事情告訴丈夫,讓他安心打仗。

但面對如此緊急的情況,賀子珍的警衛員還是一邊護送賀子珍到安全地帶,一邊派人飛奔總部,將消息告訴了總指揮。總指揮看著愛人,不禁流淚,眼前浮現的還有這一路上的艱苦。

三、出走蘇聯

時光流轉,世事難料。1937年,賀子珍決然出走蘇聯,1939年徹底分手,在蘇聯度過了異常艱難的十年。這十年里,賀子珍差一點失去了自己的女兒。

蘇聯當時的科技和經濟文化發展已經躋身世界前列,賀子珍希望能夠在蘇聯治好自己的傷病,但意外也隨之而來。賀子珍的女兒李敏患了肺炎不省人事。醫院的醫生認為已經救不活了,所以打算將李敏送入太平間。身為母親的賀子珍拚命阻攔,救下女兒,最終轉危為安。

李敏的身體剛有起色,新的麻煩卻接踵而至。國際兒童院的院長認為既然李敏已經康復,那麼應該可以回到學校去寄宿了。但是賀子珍不同意院長的建議,她不能讓女兒離開自己,因此被當成病人關了起來。 賀子珍因此在瘋人院里度過了兩年。

四、如願回國

1947年,王稼祥夫婦到了蘇聯,與蘇聯方面進行多次交涉,在多次施壓之後,蘇聯方面終於同意賀子珍離開瘋人院。終於,在莫斯科,賀子珍帶著女兒李敏見到了闊別已久的好友王稼祥夫婦。

瘋人院的幾年生活,消磨了賀子珍的精神氣兒,她的反應有些木訥,口齒不太伶俐。但是,在莫斯科重見友人的喜悅讓賀子珍很快恢復了過來。此時的賀子珍已經非常期待回國。

徵得上級領導同意後,賀子珍帶著女兒和幾位同志一起坐火車從莫斯科到了哈爾濱。幾經波折,賀子珍終於回到了祖國!賀子珍回國之際,東北局的領導親自到車站迎接。賀子珍看著在場的每一位同志,看著熟悉的土地,不禁眼含熱淚。

東北局的戰友們將賀子珍一行人安排好之後,發現子珍同志過得非常清貧。她只帶著一個小皮箱回國,身上的衣服很單薄,皮箱里也沒幾件行李。賀子珍回到哈爾濱時國內已是秋天,可她腳上穿著的還是一雙露腳趾的鞋子。

沒有人知道賀子珍的經歷,漂泊蘇聯、差點失去女兒、被關進瘋人院,千辛萬苦回到祖國的賀子珍沒有抱怨自己經歷的苦難。但是戰友們非常關心和心疼賀子珍,所以東北局的同志們幫賀子珍買了新的換洗衣物和過冬的衣服,安排了住房。賀子珍終於可以在哈爾濱安頓下來。

井岡山時期的戰友們一聽說賀子珍從蘇聯回來了,就在哈爾濱,都趕來探望,這其中就有何長工。在交談中,賀子珍向何長工提出了兩個心愿,其中一個就是,希望能和偉人見一面,說句話,握握手。

五、心愿達成

1959年7月,廬山會議召開,陶鑄帶著妻子曾志前去參會。見到領導之後,曾志笑著說:「在來的路上,我去見了一位老朋友。」領導人便問曾志,這位老朋友是誰,曾志便直接告訴他,「我見到了賀子珍」。

自從賀子珍離開他,至今兩人已有22年沒見過面了。這22年里兩個人的聯絡內容也僅限於女兒李敏。聽聞賀子珍如今就在廬山附近,領導人便希望能夠與賀子珍見上一面,就當老友敘舊了。就這樣,在江西方面同志的協助下,賀子珍跟著相關人員上了廬山,見到了故友。

出發之前,其實賀子珍並不知道此次廬山之行的目的。負責帶領她的同志是時任江西省委領導的夫人水靜。水靜害怕賀子珍過於激動,就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她告訴賀子珍只是去廬山上修養一段時間就回來。

等賀子珍見到偉人的時候,她的眼淚從眼睛裡流出來,淌滿了臉頰。偉人安撫她不要哭了,好不容易的一次見面,時間都用來哭了。 聽到偉人這樣說,賀子珍想起自己多年的心愿終於實現了,止住了哭泣,開始細細講述自己這些年的經歷。

六、總結

戰火飛揚中走過,賀子珍的一生既寫滿了艱難,也寫滿了堅韌。無論是我國農村根據地的第一位女黨員,還是嫁與偉人;無論是前往蘇聯,還是回國工作,賀子珍都不曾被苦難打倒。戰爭年代的經歷和漂泊蘇聯的歷程都讓這個女人成為一個偉大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