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和中共早期領袖<續文六(陳獨秀)>

1920年6月,陳獨秀在上海召集李漢俊、俞秀松等人開會,決定成立中國共產黨。在確定黨名時,他徵求北京的李大釗意見,李表示黨名為"共產黨"陳亦同意,遂確定黨名為"中國共產黨"陳獨秀等人起草了黨的綱領共十條。8月,在上海法租界《新青年》編輯部,宣布成立中國共產黨,陳獨秀為書記。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早期組織。11月,擬定了《中國共產黨宣言》,提出了「按照共產主義者的理想,創造一個新的社會。」「組織一個革命的無產階級的政黨一一共產黨,引導革命的無產階級去向資本家爭鬥,從資本家手中獲得政權,並將這政權放到工人和農人手裡,恰如1917年俄國共產黨做的那樣。」隨後,他們又聯繫各個地方黨的早期組織,發起召開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陳獨秀當選「中央局書記」

「 一大」後,陳獨秀辭去了「廣東省教育委員會委員長」的職務,專門到上海主持黨的工作。從「一大」到「五大」,陳獨秀一直是黨的最高領導人。對於制訂黨的綱領,推動國共合作,領導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大革命運動,發揮了無法替代的作用。

大革命後期,陳獨秀放棄對武裝力量的領導權,對國民黨右派主張退讓妥協投降,國共合作失敗,「四一二」大屠殺,使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失敗。1927年7月,按照共產國際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改組,陳獨秀離開中央領導崗位,此後一段時間,陳獨秀在思想上轉向托羅茨基派,開始在黨內成立小組織進行活動。1929年11月,因其對黨中央發表公開信,被開除黨籍。同年12月,發表托派綱領,並成立托派組織「無產者社」。1931年被選舉為中國共產黨左派反對派「中央書記」。因批判國民黨綏靖政策,1932年在上海被國民黨逮捕,判刑13年,囚禁於南京。抗日戰爭暴發後,於1937年8月獲釋。先後居於武漢、重慶、四川江津等地。無論在獄中還是獲釋後,堅決不受國民黨拉攏,雖然生活困苦艱難,不受國民黨錢財,僅以稿酬度生。1942年5月27日,在貧病交加中,陳獨秀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