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時期的名將《霍去病》是什麼出身?有什麼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霍去病是個私生子。他的父親名叫霍仲儒,是河東郡平陽縣人,本在縣衙里做小官,後來被派到平陽侯曹壽家中臨時當差,與平陽侯家的侍女衛少兒私通,生下霍去病。

漢武帝時期霍去病早期人生:霍去病大傳的內容簡介

《中國歷代名人傳記系列:霍去病大傳》以鮮活可感的文字向你娓娓道來,刻畫了青年英雄霍去病這位特殊歷史人物形象,展現了漢武帝時期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歷史畫面,反映了霍去病在匈奴侵犯大漢之際,奮起與最蠻悍的匈奴進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終於以智慧和勇敢痛殲了「野蠻」的匈奴軍隊,並一舉將匈奴王庭趕出漠北,為國家消除邊患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也反映了霍去病叱吒風雲、深謀遠慮和赤膽忠心、銳意進取的人生歷程,同時揭示了善良與奸詐、正義與邪惡、腐朽與新生、崇高與卑鄙、希冀與絕望的矛盾鬥爭,把這一時期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渲染得淋漓盡致。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衛青和霍去病出身都是人奴之子,確實是靠著衛子夫上位的。衛子夫進宮之後衛青就開始到建章營當差。等到後來因禍得福,被封為建章監。但是當時漢朝連一個像樣的專門的騎兵部隊都沒有,衛青正式在受命於此時,幫著漢武帝建立一個騎兵團,還要對其進行訓練。等到奇襲龍城,只有衛青有這樣的膽識和智慧去主動尋找戰機,深入匈奴腹地作戰(大家不要受漢武大帝影響以為這些戰略思想是劉徹想出來的,其實其首創人是衛青),並且使得長途奔襲這一戰略戰術成為漢朝對匈作戰的一個主要指導思想。這一戰術被霍去病發揚光大,直到最後橫掃漠北,漠南無王庭。如果說要總結他們的軍事思想,個人認為衛青的軍事思想是:快、奇,准,穩;霍去病的則為快、奇、狠、准。

第二個問題:漢武帝時代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要說他怎麼發現衛青這個人才的,還真是細節性的問題,歷史上沒有詳細記述。但是有一個史實是說漢武帝到上林苑狩獵,射死了一匹馬,衛青當場大罵漢朝沒希望了,不愛惜自己的馬匹(此段故事可參考漢武大帝)。也許在這個時候漢武帝就發現衛青有著不同常人的心性了吧。有很多人都耿耿於懷於衛霍二人的出身——外戚。有句話說「英雄不問出處「,這句話不但適用於草根英雄,也同樣適用於貴族子弟(衛霍二人算貴族子弟?!)。上面有位老兄說當時西漢國力強盛,幾乎誰領兵都能打敗匈奴,看看當時對外戰役,除了衛霍二人為主帥的戰爭,有哪一場贏得漂亮的。就算是衛霍二人出戰的時候,兩位公孫,李廣(有人要抓狂了,但這是事實),李蔡路博德,沒有在其二人帳下的,有哪一個是打了勝仗回來的。

下面貼一些歷朝軍事家對衛霍的評價:

岳飛:衛青、霍去病,將之典範,吾當效之。

又云:戰法革新破匈奴,衛青始。

曹彰字子文,少善騎射,能手格猛獸。

(曹)操嘗戒之曰:汝不讀書而好弓馬,此匹夫之勇,何足貴乎?

曹彰曰:大丈夫當學衛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長驅數十萬眾,縱橫天下,何能作博士耶?

——陳壽三國志

唐朝李靖: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正奇兼善者如孫武、衛青、諸葛亮廖廖數人耳。

第三個問題: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自然是靠著哥哥才能進宮的。但是他為人處事非常謹慎小心,後來武帝讓他學周公輔政。歷史上說他是權臣,但不是奸臣。可以想像,在權力中心活動的人能不有兩把刷子么?!他的才能就是掌握了權術;但是他是真的忠於漢室,自始至終都沒有奪權稱帝,是個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