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飛奪瀘定橋,敵軍為何不直接炸斷13根鐵鏈,其中有何隱情?

在新中國成立前,紅軍曾經創下許多以少勝多的輝煌戰役,其中,飛奪瀘定橋這一戰役更是令人驚心動魄,完全處於「前有斷崖,後有追兵」的危險境地。

22位革命戰士冒著槍林彈雨,背上武器和木板,艱難地在唯一的通道——瀘定橋上負重前行。

當時,這座橋上只剩下了13根光禿禿的鐵鏈,上面本可以通行的木板已經被敵人拆除,這說明敵人是有時間炸毀這座古橋,到底是以何種原因,敵方突然變得「仁慈」?在撥開重重迷霧之前,我們得先了解其基本的歷史背景。

1935年5月中旬,紅軍渡過金沙江後,為了快速甩開國民黨軍隊的追捕,在20多個小時內,徒步行走了240里,期間,還巧妙地偽裝成敵方的分散部隊,騙過了遠在河對岸的國民黨後到的增援部隊。

28號晚七點左右,那是一個大雨瓢潑的夜晚,雨水直接打滅了火把,紅軍在漆黑一片的雨夜中,摸索著繼續前行。

終於,在29號凌晨,我軍到達了大渡河附近,然而,這裡山巒險峻,而大渡河的水流十分湍急,曾經清朝太平天國領袖之一的石達開就是帶領軍隊命喪於此。

因此,唯一的通道便是這僅剩13條鐵鏈的瀘定橋。

橋上是危機四伏,橋下是怒吼的河水,身前是四川軍閥的機關大炮,身後是窮追不捨的國民黨增援部隊,這場戰役,無疑是紅軍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但是,不管戰爭結果如何,還是要拚命衝出牢籠,這樣方可有一線生機。

老話說得好:「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然而,一向老謀深算的蔣介石一直都不是一個心慈手軟之人,面對能夠重創紅軍的機會,他怎麼可能在此功虧一簣?

對於蔣介石來說,紅軍已然成為了他的包圍圈內的獵物,此時便是他收網的時刻。

要知道,對於這場戰役,蔣介石勢在必得,自己親自製定作戰計劃,還專門派遣了飛機勘察大渡河的地理地貌,也對手下大將胡宗南下達了命令,要求他率領中央軍與四川軍閥合作,形成對紅軍的包圍封鎖線。

佔據天時地利的蔣介石本想著讓紅軍全軍覆沒,命喪於此,沒有想到的是,他卻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同時是最致命的一點,那便是駐紮在四川的軍閥懷有二心,他們可不會乖乖地聽從蔣介石的指揮。

四川軍閥是一隻「笑面虎」,他們表面上歸附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對蔣介石百依百順,實則他們是四川本土的「地頭龍」,在四川境內作威作福,對於蔣介石的領導並不服氣,只是迫於中央軍和蔣介石的威壓,不得不收斂一些,夾著尾巴做人。

當時,四川境內的軍閥劉文輝是一個能人異士,他在軍閥混戰之時,便通過自己的能力,獨自佔據川康一帶20餘年,坐擁數十萬軍隊,是當年名副其實的「西康王」。此人善於左右逢源,靈活多變,不拘泥於形式。

劉文輝並不願意下令提前炸掉橋上的鐵鏈,這背後的隱情就是為了自己一方的利益。

要知道,這座瀘定橋可是赫赫有名的古橋,於清朝康熙年間製造,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打造了這條長度100多米,寬約3米,由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重40餘噸的鐵索橋。如果拆毀瀘定橋,以當時的造橋技術而言,這項工程幾乎很難再次竣工。

此外,這裡可是四川通往西藏進行貿易的必經之地,如果拆除瀘定橋,那麼,一切貿易都要乘坐船隻渡過,先不提此處地理環境的惡劣,一旦發生戰爭,所牽制的一切行動必然會遭到阻礙。

當時,臣服於蔣介石的軍閥們知道,蔣介石是想「坐山觀虎鬥」,藉助這項雜牌軍閥的勢力,來剷除紅軍這個大隱患,到時,軍閥們與紅軍爭鬥的疲乏不堪時,自然就沒有與蔣介石的南京政府抗衡的能力,而後便可以將此處的地盤一舉吞下。不得不說,蔣介石這一石二鳥的計劃可謂天衣無縫。


然而,軍閥們個個都是人精,都「揣著明白裝糊塗」,他們明白,對於威脅他們最大利益的敵人,並不是紅軍,而是狼子野心的蔣介石。

軍閥因此對圍剿紅軍的這一行動並不上心,希望紅軍能夠儘快離開他們的地盤,以防紅軍在此駐紮,給了蔣介石可趁之機,萬一他借題發揮,直接佔領四川,成為這裡握有實權的「皇帝」,而自己的軍隊必然要上場殺敵,成為炮灰,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綜上所述,軍閥不提前炸斷瀘定橋上的鐵鏈是明智之舉。

只不過,劉文輝還是忌憚蔣介石的,畢竟蔣介石派遣的援軍即將到達戰場,如果他的行為被發現,那麼,其結局一定會很不幸。因此,他決定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還是得出手炸毀瀘定橋剩下的13根鐵索。

軍閥們在橋對面安放了機關槍,多年的和平令這些軍閥兵們變得自大鬆散,這些癮君子和愛好搜刮民脂民膏的軍閥們認為紅軍一定通過不了這些鐵索,甚至還在大聲調笑道:「你們有種飛過來啊!」

沒有想到的是,面對如此危機,紅軍戰士們當機立斷,立刻組織了22名戰士組成突擊隊員,這22名戰士身背衝鋒槍,手持一塊木板,一邊鋪橋,一邊前進,這是一場義無反顧的戰鬥。

儘管前途危機重重,但是,如果不堅持到最後一刻,我們就難以知道最後的勝利究竟屬於哪一陣營。

「驕兵必敗」,錯誤地估計自己的實力是要付出代價的。

紅軍的英勇無畏,徹底嚇住了對面的敵人,此時他們的機關槍,已經被我軍最後一枚炮彈打落,無奈之下,敵人開始縱火,試圖燒死我軍,然而在逆境之中,卻爆發出人類的無限潛能,我軍直面火焰的威脅,成功突圍,開始了更加猛烈地反擊。

敵人眼看就要守不住了,紛紛棄橋逃跑。最終,紅軍終於成功奪得了瀘定橋,在突擊戰中,有兩位戰鬥英雄不幸逝世。他們燃燒生命搭建了一座托舉生命的橋樑。

這場戰鬥是紅軍的勝利,是革命意志的勝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事實證明,團結一致才是王道,背信棄義的團體終將土崩瓦解,我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我軍飛奪瀘定橋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