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特批:陳獨秀後人有困難,給予照顧

提起《新青年》,就會想起陳獨秀,想起五四運動,也會想起陳獨秀,陳獨秀是青年投身革命的領路人,也是黨的其中一個創始人。毛澤東主席曾說:「他與周圍的一群人,如李大釗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

由於陳獨秀被追殺,他的幾個孩子飽受苦難,其中兩個個孩子早年被殺害,唯一的一個女兒也在年輕時病逝,只有陳松年經過重重苦難才存活下來。

一、陳獨秀和《新青年》

好多人都知道陳獨秀是一個領導人,也是黨的主要創始人中的一個,他是個對祖國的革命事業有貢獻的人。《新青年》就是1915年陳獨秀創辦的,曾在當時呼籲了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入到了革命運動,陳獨秀成了五四運動的推動者。

《新青年》這本書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有愛國熱忱的年輕人大多都讀過這本書,毛主席創辦雜誌的想法也來源於此。毛澤東主席當時也受到了陳獨秀影響,尤其是由他發起的新文化運動

陳獨秀同志曾一心為革命事業,多次帶領工人起義,對中央早期工作也曾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由於犯了錯誤,陳獨秀同志曾在1929年被開除黨籍。

陳獨秀在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時,曾被追殺和拘捕,那他的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受到牽連,必然也會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

(陳獨秀同志)

二、陳松年出生後

陳松年是陳獨秀的第三個兒子在安慶出生,上面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分別是陳延年、陳喬年和陳玉瑩。他的哥哥陳延年和陳喬年都在革命中先後被害。在1932年10月陳獨秀被捕後,陳松年的生活變得更加凄慘無比。

袁世凱在陳松年三歲時曾揚言要追殺陳獨秀及其家人,還要斬草除根。陳松年因得到好心鄰居保護才沒有被抓。由於陳獨秀受到軍閥和反動派追殺,很少顧及到孩子的生活。

哥哥陳延年和陳喬年曾靠扛麻袋來養活自己,革命爆發後兩人也積極投入了革命,去法國留學,還參加了黨組織。

陳延年同志在1927年被國民黨無情殺害。第二年,哥哥陳喬年也被國民黨殺害。當時陳松年和姐姐陳瑩一起去安葬哥哥,國民黨反動派連屍體都不允許給他們看,無奈兩人只燒了點紙就離開了。由於姐姐陳瑩難以接受哥哥慘死的打擊,精神失常,卧床不起,不久也去世了,那一年僅28歲。

1932年,陳獨秀被蔣介石拘捕。抗日戰爭爆發後,陳松年所在的安慶被日寇佔領,已經成家的陳松年看到被洗劫一空的家後,不得不離開安慶。

親人的離世和經歷的磨難造就了陳松年隱忍的性格,一家人生活十分艱難。建國後,由於父親的身份和其它因素,一家人的日子不但沒有得到改善,反而難上加難,有時候連基本的生活都很難保障。這時候只能靠陳松年當教師,去磚廠干苦力來維持生計。生活雖然艱苦,但是陳松年還是憑一己之力把孩子們送進了大學的校門。

後來,周恩來前去探望過生病的陳獨秀,還邀請他回延安,可是陳獨秀謝絕了總理的邀請。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病逝。那時的陳松年無力安葬自己的父親,買棺材的錢都拿不出。直到抗戰結束後,才將父親安葬到安慶,而墓碑上刻的名字是陳乾生。。

(陳獨秀之墓)

1950年,安慶二中聘請陳松年,由於自己的出身,他經過再三考慮拒絕了這份工作。為了孩子們的生活和學業,他和妻子去了窯廠工作賺錢。那段時間,陳松年和妻子在窯廠抬過土,還去修過鐵路糊過火柴盒,儘力供應自己的孩子完成學業。

(陳松年妻子和孩子們)

在生活困難的環境下長大,大女兒和二女兒高中畢業就提出要出來工作幫家裡減輕負擔,但是陳松年和妻子竇珩光堅決反對他們退學。竇珩光由於常年的積勞成疾,最終不幸逝世。她的離世給陳松年一家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和負擔。只靠陳松年一個人的工錢,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養活和供應四個孩子讀書的。

陳松年害怕孩子們會因為自己的出身問題影響學業,謹慎的陳松年面對困難,也沒敢跟黨組織反映。

三、主席親自指示

毛澤東主席是不會對犯過錯誤的同志趕盡殺絕的,主席曾說陳獨秀和李大釗同志一樣是起過大作用的人。對陳獨秀這個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也是主席的領路人的陳獨秀,他家有了困難,中央怎會不管?

1953年,主席因視察工作來到安慶。在陳獨秀的家鄉,主席很自然地問到陳獨秀後人的生活情況,當地的地委書記傅大章告訴主席陳松年就在當地,還提到了他家生活艱難把自己的房子都變賣了。主席當即特批:陳獨秀的後人有困難,可以照顧。

毛澤東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回國時都沒有被特殊照顧,就連兒媳劉思琪也沒有受到任何優待,他當時親自指示當地部門,要對困難的陳松年一家進行照顧,這對陳松年一家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因為有了主席的指示,當地不敢懈怠,行動迅速,陳松年兩個哥哥也被確認為烈士,並頒發了證書。當地給陳松年每月發放30元的生活補貼,還給陳松年安排了一份市文史館館員的工作,這筆補貼一直發放到陳松年去世為止。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陳松年向有關部門提交申請,要求重修陳獨秀的墓,當地不但給了回復,還提供了 200元的資金支持。 「陳公仲甫字獨秀、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 替換了原來的「陳乾生墓」。

1981年,陳獨秀墓碑再次被安慶市財政撥款重修,陳獨秀的墓碑由安徽黃山畫院院長親自題寫,陳獨秀的墓也從此重見光明

結語:

1990年,陳松年去世。陳松年的一生經歷了親人的離世,還有各種生活的苦難,最終靠著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挺了過來。相信陳家人的後代也會在新中國的大地上繼續沿著先祖的足跡前進,珍惜新時代的美好生活而繼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