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時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看完他的整體工作內容後我沉默了

2020年12月29日19:05:23 歷史 1337


大禹治水時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看完他的整體工作內容後我沉默了 - 天天要聞

一提起大禹,大家自然知道大禹治水的歷史事件,很多人疑惑大禹治水的大禹與堯舜禹的禹是否為同一個人,沒錯,就是同一個人。大禹是黃帝的玄孫,也就是說,黃帝是大禹的爺爺的爺爺,如此看來,大禹的出身也是很高貴的。

大禹所處的時代距今已經有4000年了,別說在那麼遙遠的遠古,即便在近代乃至現在,水患,一直是人們時常需要面對的一大課題,比如2020年夏季我們國家長江全域面臨的水患,對防洪工程帶來巨大考驗,數月時間之後,終於得到了控制。現代社會防洪手段比起遠古,自是先進了不少,尚且不可輕視之,可想而知,古時候的水患對於人們來說,危害和治理的難度得有多大。

其實在很多國家的傳說之中,都有關於遠古時期水患的記載,分析來看,應該有兩種可能,第一是距今4千至5千年這段時期,地球上的確是一個水患多發的時間段,二是水患未必多於現在,只是由於當時的治水能力所限,人們把它作為大事記錄下來,所以感覺好像水患更多一樣。其實翻看史料,歷朝歷代幾乎都有關於黃河、長江治理的記載,可見防洪治理,是一種常態化事件。


大禹治水時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看完他的整體工作內容後我沉默了 - 天天要聞

繼續說回到大禹治水的時期,當時的統治者是堯帝,此時爆發的這場大洪水,面積之廣,範圍之大,水量之巨,可謂前所未見,全國各地,但凡低洼一些的地方,都淹沒在了水中,有些地方的洪水,甚至漫過了丘陵,百姓苦不堪言。堯帝和群臣商議,派誰去治水呢?最後大家推薦大禹的父親鯀來擔任治水總指揮。然而,鯀辜負了大家的期望,治水九年時間,幾乎沒有什麼效果,水患依舊。舜得知消息之後,非常生氣,就把鯀流放至羽山,鯀竟然最後就死在了那裡。那麼問題來了,接下來誰又能擔此治水總指揮的重任呢?這個時候,大禹走馬上任了。

禹之所以能被眾人推薦,來擔任這一重任,源於他的能力,和在眾人心目中良好的口碑,為人聰明勤奮,有吃苦精神,說話辦事有誠信,有道德標準,對別人的態度也很友好,不顯示出自己高高在上的樣子。禹的上任,可想而知,他在內心一定是覺得這件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第一當然是治理水環關係國計民生,關係最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第二他的父親治水九年,無功被罰,且死在了流放地,為了面子,為了家族的尊嚴,也要把這件事情辦成辦好,他應該是「憋」了一肚子氣的。


大禹治水時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看完他的整體工作內容後我沉默了 - 天天要聞

面對蔓延全國的水患,大禹又該如何下手,來對付和戰勝這場魔鬼般的水患呢?

01,大禹治的不是一條河,而是九條河

大禹治理水患的方法,與他父親最大的區別在於,他父親是堵,他是疏,《史記》中其實並沒有明確指出二者的不同,只是用事實來告訴我們,大禹疏通了九條河道,堵和疏,是大方向上的根本的區別,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這種思路上的差異,導致大禹的工作側重點和指向,都是把水逐漸一段段、一波波引流至下一河段,然後一段接一段,直至歸於大海。

這種變堵為疏通的策略,所涉及的領域和範圍,勢必變得更大,因為流經的河域,堤壩的加固,百姓的疏散,地形的勘察,都要提前做到位,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因為治理水患,客觀上使得大禹對於全國的地理形勢,山川河流,沼澤湖泊,各地的風俗氣候等,都有了直觀的認識和記錄。


大禹治水時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看完他的整體工作內容後我沉默了 - 天天要聞

疏通九條河道,要流經多少區域,多少長度,要建立多少堤壩,準備多少材料,動用多少人力,我們稍微一想,也能知道這其中的任何一件事,都不是一件易事。這種巨大的工作量,不由得讓參與其中的人,包括大禹在內,都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干別的事情,由此就能知道,大禹三國家門而不入,實在是工作量太大,根本沒有閑暇的功夫去回家看看,因為你只要一回家耽擱一下,當天的任務很可能就完不成了。

02,大禹為了治水,在野外呆了13年

大禹的父親為了治水,花了9年時間,遺憾的是沒有效果,大禹為了治水,改變父親之前的治理方式,採用疏通之法,效果慢慢顯現出來。因為工作量巨大,要治理全國範圍內九條河道,沒有時間回家,大禹在外呆了13年時間,一直奮戰在抗洪第一線。

之所以在外呆這麼久,一是治水本身的工作量就很巨大,第二是藉此機會,大禹其實做了更多的工作,他不僅是一個水利工作者,也是一個地質工作者。他在野外每到一座山上,都會豎起木樁,作為標誌,以用來測定山川的原始數據。當時已經有一些簡單的測量工具,比如准,繩,規,矩,另外還有一些定方位的儀器,測大山,治大湖,足跡踏遍了九州的土地。


大禹治水時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看完他的整體工作內容後我沉默了 - 天天要聞

大禹在各地走動的過程中,還十分關注民生情況,有些地方糧食歉收,他就協調周邊糧食豐足的地方,調運一些過來,使得兩地達到一種平衡。不同的地方,土地土壤的質量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肥沃一些,糧食產量就高,有的地方貧瘠一些,產量就少一些,大禹都這些具體情況都了解清楚並記錄下來,以此為依據,確定各地應該向天子繳納多少稅賦最為合適。同時,他觀察各地交通情況,順便弄清楚了諸侯國朝貢時,這路是不是好走,多久可以走到,可以說,大禹的心是很細的,工作做得非常全面,非常系統,已經超出了當初堯帝對他分配的任務本身。

03,大禹治水之外做了很多額外的工作,為天子治理國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大禹把各地的土地分為三個等級,上、中、下,每個等級裡面,又細分為按個等級,如此一共就有九個等級,某地的土地處在什麼水平,表示起來就很方便,也一目了然,根據土地的等級,確定稅賦的等級,但也不是完全成比例的,大體就是這樣的規律。


大禹治水時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看完他的整體工作內容後我沉默了 - 天天要聞

13年治水下來,不僅水患得以疏通控制,額外的收穫,是顯而易見的,大禹搞清楚了全國的地形,名山大川的基本狀態和樣貌,搞清楚各地的氣候、土地情況、民俗民風、物產情況、地方特產等。為堯帝的統治提供了詳實的各地準確資料支持,這樣,既公平又科學,比如朝貢,不會漏掉哪一個,也不會造成貧瘠地多交,豐饒地少交的情況。對各地交通的掌握,讓天子對朝貢者多久應該趕到都心中有數,以後不管哪個諸侯國,誰想玩點投機取巧或偷奸耍滑的事,都沒有可能了。


大禹治水時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看完他的整體工作內容後我沉默了 - 天天要聞

我們試想大禹的這番表現,能不贏得人們的欽佩和讚譽嗎?後來舜帝將帝位傳給大禹,大禹出於謙虛和禮讓,推辭不受,讓舜帝的兒子商均來坐帝位,但天下諸侯不去朝拜商均,卻來朝拜大禹,大禹這才接受了帝位,可見人心之所向。


大禹治水時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看完他的整體工作內容後我沉默了 - 天天要聞

04,一點感想:

大禹三國家門而不入的精神和對工作投入的忘我的態度,很值得我們學習。只有這種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的心態和作風,才有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大禹本身的貢獻和業績來說,單就13年治水來看,他不僅僅是治水有功,他還是中華民族第一批地質測量的先鋒人物,在那個蠻荒而毫無開發的年代,大禹的腳步,為我們掀開了這片大地神秘的面紗,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它,認識了我們的山川、湖泊、河流和民風,他理所當然地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聞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極目新聞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詩苑5月3日,六小齡童攜新作《金猴宗師》做客湖北省外文書店藝文客廳,他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從藝心得,並表演孫悟空的經典橋段「金箍棒舞」,博得現場陣陣掌聲。66歲的美猴王,風采不輸當年!台下觀眾感嘆:「到底是老藝術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有常人難以想像的付...
五九炮對屏風馬,左馬盤河新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卒,四子... - 天天要聞

五九炮對屏風馬,左馬盤河新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卒,四子...

五九炮對屏風馬,卓馬盤核心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竹,四指歸邊殺。紅當頭炮,黑上馬,紅上馬,黑艇驅逐。紅出車,黑出車。紅方過河車,黑方屏風馬,紅挺區兵。這裡黑方可以平炮對車,飛象去馬。本局選擇卓瑪盤河,也是一大主流分支變化。·紅馬八進七,黑補
《南唐李後主》全院滿座!粵劇老戲成年輕觀眾追捧的「爆款」 - 天天要聞

《南唐李後主》全院滿座!粵劇老戲成年輕觀眾追捧的「爆款」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5月2日晚,經典粵劇《南唐李後主》在江南大戲院精彩上演,為廣州粵劇院「勞動鑄輝煌 粵韻譜華章——廣州粵劇院2025 年『五一』經典演出專場」拉開序幕。5月3日晚,廣州紅豆粵劇團將繼續在江南大戲院為觀眾獻演《范蠡獻西施》。老戲復排,迎來數度「全院滿座」當晚《南唐李後主》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