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2020年12月15日11:10:21 歷史 1849

文\大聖

美軍是是講究人道主義的,最起碼對日本人是的。硫磺島戰役,美軍出於人道,用噴火器對付躲藏在山洞裡的日軍,美軍死傷很大,也讓美軍領導層承受了國內很大的輿論壓力,如果用毒氣彈美軍就沒有那麼大損失。

投放原子彈之前,美軍曾發放6000萬份傳單,轟炸之前提前通知對手,不怕泄露軍事秘密,說明美國當時是以震懾為目的。日本當局置若罔聞,繼續我行我素,致使被炸也啞巴吃黃連,這可能也是戰後幾十年日本追隨美國的一個原因吧。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美軍發放傳單,這是美軍心理戰的一部分,希望從內部分化日本,讓一般日本人放棄抵抗,強迫日本政府投降。想像有一個強大的敵人,事先通知我要殺你,無論你怎麼準備,請了多少保鏢,他最後還是如約出現在你面前,用槍頂著你的腦袋,你的心理會有多崩潰。

這個事兒同理,瓦解日本軍民抵抗意志,同時還能起到疏散平民的作用。在全面戰爭中,後一個作用是次要的。

第一是人道,第二是轟炸其實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破壞日本的軍工生產,平民害怕轟炸而疏散到鄉村去,武器生產無論如何組織不起來。城市轟炸的主要目的是破壞後方生產設施,而不是炸死平民。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最主要就是日本人沒見過原子彈,可能以為就是和普通的炸彈一樣,最多就是威力大點,躲到防空洞里就行了。假如美國人現在要求日本人投降,要不然就投放「弧原彈」,「弧原彈」是什麼東西,萬一是忽悠人的能,就算不是忽悠的,你是不是也要抗爭一下,看看威力,才能決定。

日本人不知道原子彈的爆炸威力很大,甚至不相信能有多大,其實連美國人也不清楚原子彈爆炸到底有多大,好在當時的原子彈爆炸威力遠比現在的原子彈爆炸小之又小,現在的氫彈爆炸威力是當年廣島原子彈爆炸威力的千倍以上,否則日本是不是還存在都是個問題。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原子彈這個東西,美國人自己都保密得很嚴格很嚴格的,雖然在45年前後的雅爾塔及一些會議當中,美國人也隱晦地表達過自己有一些大傢伙,除了蘇聯和英國方面並不太意外之外,其他國家都顯然並不知道那個大傢伙是指什麼。

搞笑的是,身為美國副總統的杜魯門,當時還不如斯大林知道的多,當時他很意外,斯大林居然沒有意外,可見保密之嚴格,日本人有反應的才奇怪呢。

美國寫的傳單沒有問題,傳單上寫得很清楚,當時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原子彈是什麼,但確實說了威力很強大,並且形象地說相當2000架B29轟炸機,這就足夠了。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美軍為了實測原子彈的威力,在那段時間裡是經常空投米,糖果,為的是讓民眾都出來到街面上。投放原子彈當天,依舊是這樣,當時的日本人都已經司空見慣了美軍飛機飛來飛去的。美軍投放糖果的飛機剛走約半個小時,投原子彈的飛機就來了。

狂熱的軍國主義政府和洗腦的日本民眾是不會輕易投降的,兩顆原子彈救了更多的日本人,也救了蘇聯和美國士兵的命,所以小男孩和胖子是兩顆藥效奇高的速效救心丸。日本平民無辜歸無辜,但若美軍侵略日本,死亡的無辜日本平民會更多。

投放原子彈,美國一方面是要結束戰爭,減少傷亡;另一方面也是要搶在蘇聯前,奪得對日本的控制權。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美國投下原子彈之前至少發了傳單,要求日本投降,也就說日本只要選擇投降就可以避免原子彈的(投了一顆日本還不投降,3天後才投下的第二顆)。這兩枚原子彈從側面拯救了日本這個民族,要不然就滅族了。

當時沒人認為原子彈有那麼大殺傷力,尤其是日本。不就是個原子彈嘛,聽都沒聽過。 現在誰說要用原子彈的話,不用傳單,一個個跑得比猴子都快。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很多時候我也疑惑日本平民到底是有罪還是無罪,後來我想,這種狂熱的民族主義的土壤正是整個國家,這個國家誕生數量巨大的殘忍暴虐沒有人性的殺人機器,這就是原罪,整個民族的原罪。

就像他到現在還不道歉,還串改歷史書,還要改憲,不斷增強自衛力量,尋求安理會,尋求聯合維和行動,相比於現在德國讓人嗟笑的國防力量,都表明日本這個國家很可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北京時間5月4日,中超第11輪山東泰山客戰雲南玉昆賽前,山東主帥崔康熙攜球員趙劍非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備戰情況趙劍非:球隊是剛抵達雲南,賽程很密集,路途很遙遠,隊員們在恢復,以最好狀態迎接新的比賽,希望在客場拿到滿意的結果和分數。崔康熙:這場比賽的關鍵在於恢復和狀態提高,戰術要進行好準備,隊員們要踢得更聰...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 天天要聞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將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的消息,震驚全球。當地時間5月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負責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將在董事會批准後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他表示,董事會計劃於周日(當地時間5月5日)舉行會議。據媒體報道稱,這一消息震驚了...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 天天要聞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極駕崩後,因未指定繼承人,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官崇政殿打響。肅親王豪格就是在這場鬥爭中與皇位失之交臂。多爾袞當時,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個是以肅親王豪格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 天天要聞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今天是五四,讀歷史學家王笛《中國記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別是本書第四部「巨人醒來,1919」,講述西方媒體眼中的五四運動——歡呼「中國開始覺醒」。經授權刊出書摘,讓我們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麼看待中國的五四運動的。文|王笛「中國開始覺醒」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美國專欄作家喬治...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聞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蔣少龍人間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東歐遺產之旅,德國柏林牆、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布達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紀念碑,歷史不容遺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往者不諫,來者可追,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首先來到柏林牆遺址。清晨的陽光照耀在東柏林的一條大街上,柏林牆的遺址就在這條大街。儘管柏林牆現在...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 天天要聞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寫完遺書之後,於上午6點在北平第一監獄被執行槍決,終年41歲。因為川島芳子的機智聰敏,外加大半生間諜的生涯,民間便傳出了她替身代死說法。「替身代死」的說法。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青春是什麼?是清澈的雙眼是春天的閃電是無畏的夢想是永不熄滅的火焰是失敗後倔強起身的勇氣是迷茫後無比堅定的眼神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心中的理想,從未放棄……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縱使時光老去夢想在,勇氣在青春,就在奮鬥的路,是最美的路追夢的青春,是最美的時光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願你我永葆青春,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