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2020年12月15日11:10:21 歷史 1849

文\大聖

美軍是是講究人道主義的,最起碼對日本人是的。硫磺島戰役,美軍出於人道,用噴火器對付躲藏在山洞裡的日軍,美軍死傷很大,也讓美軍領導層承受了國內很大的輿論壓力,如果用毒氣彈美軍就沒有那麼大損失。

投放原子彈之前,美軍曾發放6000萬份傳單,轟炸之前提前通知對手,不怕泄露軍事秘密,說明美國當時是以震懾為目的。日本當局置若罔聞,繼續我行我素,致使被炸也啞巴吃黃連,這可能也是戰後幾十年日本追隨美國的一個原因吧。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美軍發放傳單,這是美軍心理戰的一部分,希望從內部分化日本,讓一般日本人放棄抵抗,強迫日本政府投降。想像有一個強大的敵人,事先通知我要殺你,無論你怎麼準備,請了多少保鏢,他最後還是如約出現在你面前,用槍頂著你的腦袋,你的心理會有多崩潰。

這個事兒同理,瓦解日本軍民抵抗意志,同時還能起到疏散平民的作用。在全面戰爭中,後一個作用是次要的。

第一是人道,第二是轟炸其實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破壞日本的軍工生產,平民害怕轟炸而疏散到鄉村去,武器生產無論如何組織不起來。城市轟炸的主要目的是破壞後方生產設施,而不是炸死平民。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最主要就是日本人沒見過原子彈,可能以為就是和普通的炸彈一樣,最多就是威力大點,躲到防空洞里就行了。假如美國人現在要求日本人投降,要不然就投放「弧原彈」,「弧原彈」是什麼東西,萬一是忽悠人的能,就算不是忽悠的,你是不是也要抗爭一下,看看威力,才能決定。

日本人不知道原子彈的爆炸威力很大,甚至不相信能有多大,其實連美國人也不清楚原子彈爆炸到底有多大,好在當時的原子彈爆炸威力遠比現在的原子彈爆炸小之又小,現在的氫彈爆炸威力是當年廣島原子彈爆炸威力的千倍以上,否則日本是不是還存在都是個問題。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原子彈這個東西,美國人自己都保密得很嚴格很嚴格的,雖然在45年前後的雅爾塔及一些會議當中,美國人也隱晦地表達過自己有一些大傢伙,除了蘇聯和英國方面並不太意外之外,其他國家都顯然並不知道那個大傢伙是指什麼。

搞笑的是,身為美國副總統的杜魯門,當時還不如斯大林知道的多,當時他很意外,斯大林居然沒有意外,可見保密之嚴格,日本人有反應的才奇怪呢。

美國寫的傳單沒有問題,傳單上寫得很清楚,當時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原子彈是什麼,但確實說了威力很強大,並且形象地說相當2000架B29轟炸機,這就足夠了。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美軍為了實測原子彈的威力,在那段時間裡是經常空投米,糖果,為的是讓民眾都出來到街面上。投放原子彈當天,依舊是這樣,當時的日本人都已經司空見慣了美軍飛機飛來飛去的。美軍投放糖果的飛機剛走約半個小時,投原子彈的飛機就來了。

狂熱的軍國主義政府和洗腦的日本民眾是不會輕易投降的,兩顆原子彈救了更多的日本人,也救了蘇聯和美國士兵的命,所以小男孩和胖子是兩顆藥效奇高的速效救心丸。日本平民無辜歸無辜,但若美軍侵略日本,死亡的無辜日本平民會更多。

投放原子彈,美國一方面是要結束戰爭,減少傷亡;另一方面也是要搶在蘇聯前,奪得對日本的控制權。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美國投下原子彈之前至少發了傳單,要求日本投降,也就說日本只要選擇投降就可以避免原子彈的(投了一顆日本還不投降,3天後才投下的第二顆)。這兩枚原子彈從側面拯救了日本這個民族,要不然就滅族了。

當時沒人認為原子彈有那麼大殺傷力,尤其是日本。不就是個原子彈嘛,聽都沒聽過。 現在誰說要用原子彈的話,不用傳單,一個個跑得比猴子都快。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人在投下大量勸離傳單,民眾為何不為所動? - 天天要聞

很多時候我也疑惑日本平民到底是有罪還是無罪,後來我想,這種狂熱的民族主義的土壤正是整個國家,這個國家誕生數量巨大的殘忍暴虐沒有人性的殺人機器,這就是原罪,整個民族的原罪。

就像他到現在還不道歉,還串改歷史書,還要改憲,不斷增強自衛力量,尋求安理會,尋求聯合維和行動,相比於現在德國讓人嗟笑的國防力量,都表明日本這個國家很可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多領...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 天天要聞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當地時間5日,馬斯克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宣布成立一個獨立於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並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爭取通過選舉在國會中佔得一席之地。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兩黨執政,但自1854年共和黨正式成立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形成了相對牢固的兩黨體制。在這套政治設計中,第三黨的成立...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著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文/王丹&秋秋現在聊《無盡冬日》有多成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單中,《無盡冬日》升至第二位,僅次於《王者榮耀》;點點互動(下稱點點)因此實現了約150億元的年收入,成為全球收入前十的遊戲廠商——放眼整個北京圈來看,2024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估計也就點點一家。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