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戰前,漢武帝為何把衛青閑置了幾年

2020年09月19日10:44:23 歷史 1886

自元朔六年衛青漠南之戰後,到元狩四年漠北之戰期間,他整整被漢武帝閑置了四年。這四年之中,漢武帝發動了兩次河西之戰,諸將四處出兵,唯獨不見這位大將軍的身影。

衛青在漠南之戰中,雖然前鋒趙信投降匈奴,但也斬殺了一萬多敵軍,還都是大單于的精銳親軍。即便不能和前期的赫赫戰功相比,最起碼也是功過各半。所以,可以排除他是因過失而被雪藏。

漠北之戰前,漢武帝為何把衛青閑置了幾年 - 天天要聞

那麼這幾年都發生了什麼?

元狩元年,漠南之戰的第二年,衛皇后生的皇長子劉據,也就是衛青除霍去病以外的另一個外甥,被立為皇太子。

此時的衛青是朝中最有權勢的外戚。

在此之前,漢武帝祖母的娘家竇氏隨著竇嬰的滿門抄斬,已經消亡。漢武帝母親的娘家田氏也隨著田蚡的去世沒落了。那麼論資排輩就排到了漢武帝妻子衛皇后的娘家衛氏。

漠北之戰前,漢武帝為何把衛青閑置了幾年 - 天天要聞

竇嬰雖然功勞不小,但官位高的時候不多;田蚡則沒什麼功勞,完全靠著外戚的身份。衛青則不同了,開漢幾十年,論功勞,僅次於開國的韓信,正值英年的他已任大將軍,再加上皇后弟弟的身份,就成為了最有實力的外戚。

此時,衛青的外甥被立為了太子。那麼這位太子就有了堅實的倚仗。漢武帝前半生都在和各種勢力做鬥爭,起初被祖母竇太后控制著,好不容易祖母去世後,自己緩了口氣 母親王太后和姑母館陶公主又試圖繼續控制他。然後他在後宮應付完母親和姑母,還要在朝里應付竇嬰和田蚡。

漠北之戰前,漢武帝為何把衛青閑置了幾年 - 天天要聞

終於鬥倒了所有的實力派,他才發現,自己親手扶持起來的衛青卻成了自己最大的對手。如今太子尚未成年,那麼幾年之後,長大了的太子和他當大將軍的舅舅聯合在一起,自己還能左右的了形勢嗎?

這時候又有一件事刺激到了他敏感的神經。

淮南王謀反,事情敗露,調查之後,起底了他起異心謀劃叛亂的過程。淮南王策劃舉兵時,第一顧忌的是大將軍衛青,他詳細了解了衛青本人的行事作風和作戰風格對於衛青,淮南王相當忌憚。所以,淮南王派人潛入了衛府,準備舉事後,第一時間暗殺衛青。

自己的大將能威懾起異心的臣子,這本是好事。但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解讀為,衛青這個外戚已經成了朝廷砥柱,他劉徹離了衛青是不是就不行了?

漠北之戰前,漢武帝為何把衛青閑置了幾年 - 天天要聞

這時候,那個年方二十的青年進入漢武帝的視線,雖然他年紀尚小,雖然他是衛青的親外甥,但到底隔了一層,可以起到分化衛青權勢的作用。朝廷不能只有一個衛青,必須弱化衛青的影響力。

縱容到了元狩四年的時候,漢武帝面臨與匈奴的命運之戰,這時候他不得不起用這位頭號戰將,但側重點卻放在霍去病方面。但歷史卻選擇了衛青,縱然他兵力不如霍去病精銳,縱然他沒有集結全部兵力參戰,縱然對方以逸待勞,然而他還是憑藉自己非凡的才華取得了勝利。

但是面對如此顯赫的戰功,漢武帝對他和他的手下沒有一點加封賞賜,可見對衛青的壓制已經到了明面的程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 天天要聞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俗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你要求人辦事、想要達到某種目的時,拍馬屁往往特別管用。 江湖上有一個人,那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他特別喜歡別人拍馬屁,因為他屬於威權型人格,特別享受那種君臨天....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極目新聞記者 李迎 曹雪嬌7月7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8日,該展覽面向公眾對外開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恢復開放。趙一曼犧牲前給兒子的遺書(圖源:記者拍攝)據了解,本次展覽面積1.22萬平方米,將展出照...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 天天要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著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