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一個朝代,鼎盛時期真正做到了「萬國來朝」。強大的王朝自然誕生了許多優秀的將領。拋開那些優秀的將領不說,今天來講一個文官的故事。他身為文官第一次當將領,憑藉自己自學的一點軍事知識和超凡的能力一人就滅掉了「印度」。
這個文官就是大唐的「外交官」王玄策。王玄策究竟是如何做到一人滅「印度」的神話的?
唐朝時隨著佛法的盛行,大唐和天竺也就是印度來往密切。不過那時候的印度分為好幾個國家分別是東西南北中印度。貞觀二十一年唐朝派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再次出使中印度順道去看望一下嫁給松贊干布的文成公主。
經過長時間的跋山涉水王玄策一行人終於趕到了中印度。不過很不巧,中印度的國王戒日王剛被宰相阿羅那順叛變殺死。前任國王戒日王和大唐建立過友好關係,這個時候大唐的使團突然到來。阿羅那順的王位來路不正,他怕大唐會幹涉內政。王位剛到手還沒捂熱呢,阿羅那順怎麼可能輕易交出。
於是阿羅那順派人截殺了使團一行人,並且活捉了王玄策和蔣師仁。好不容易經過前任國王妹妹的幫助才逃了出去。作為大唐官員卻在一個小小的異國受辱,這口氣還能忍。氣歸氣王玄策兩人也知道僅僅憑藉他們兩個是奈何不了阿羅那順的。
王玄策就讓蔣師仁去吐蕃看望文成公主順便借兵,自己則是到尼泊爾借兵。憑藉著文成公主這層關係松贊干布爽快借給了蔣師仁一千多的士兵。當時尼泊爾的尺尊公主也嫁給了松贊干布,王玄策借著吐蕃的威名從尼泊爾借到了七千多人的軍隊。他又借著大唐的名義從周圍友國借了幾千兵,勉勉強強湊夠了一支一萬人的軍隊。
王玄策雖然只是一個文官,但中國怎麼說也有好幾千年的戰爭史了。古人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戰爭經驗,憑藉著兵法的熏陶王玄策對於打仗還是懂點皮毛的。王玄策用戰國時期田單使用過的「火牛陣」輕而易舉,擊破了阿羅那順的軍隊。
阿羅那順嚇得趕緊逃亡到東印度,並且蠱惑國王出兵來反擊王玄策。東印度國王給了阿羅那順幾萬人,結果阿羅那順再一次被全部殲並且人也被活捉。東印度因為援助過阿羅那順,王玄策本來想把它也一起滅了的。國王連忙來求和並且表示願意臣服大唐,王玄策這才作罷。於是王玄策就押著阿羅那順和帶著戰利品回到了大唐。
王玄策能在逃脫後絕境反擊離不開王玄策自己的智慧。當然更離不開大唐的對外政策和大唐的威名。大唐與周邊國家友好的政策給了王玄策機會,能借到兵更重要的是大唐的國威。正是大唐的強盛才給了王玄策的底氣。可見一個國家強盛是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