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絮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錯嫁之悲

2020年07月03日23:08:02 歷史 1551

詠絮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錯嫁之悲 - 天天要聞

作者:西柚

中國古代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理念,所以那個時候女子是不能上學堂的。即便是富貴人家的女子也甚少讀過書,所以有才華的女子十分罕見,而東晉才女謝道韞便是其中之一。

謝道韞出身名門,父親是位高權重的安西將軍謝奕,叔父是宰相謝安,曾指揮過赫赫有名的淝水之戰,堂伯父是尚書僕射謝尚。在謝道韞同輩的人中,也不乏資質過人的,其弟弟謝玄就因文武雙全而極具盛名。

謝家是當時的清流高貴的讀書人家,也是佐證朝野的官宦人家。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使得謝道韞自小便經歷了良好的教育,不僅有大家閨秀的端莊典雅,更有飽讀詩書的才華橫溢。

01

世說新語中曾記載過一個故事,足以證明謝道韞的才情之高。據說在某一個下雪天,叔父謝安看這滿天的飛雪,突然來了點考問孩子們的興緻,遂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當即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而謝道韞思索片刻才開口:未若柳絮因風起。

彼時謝道韞不過七歲,卻能說出如此精妙的比喻,自然贏得了眾人的讚許,這也讓謝道韞一戰成名,成了遠近聞名的才女。後世許多文人墨客也被謝道韞的才華所折服,故常用「詠絮之才」來形容女子的文采斐然。

詠絮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錯嫁之悲 - 天天要聞

因此,謝道韞被寫進了《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千年之後曹雪芹在寫《紅樓夢》時,對林黛玉的判詞描述也用了這一典故: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02

謝家有女初長成,眼看著侄女的摽梅之齡將至,叔父謝安不免為謝道韞的婚事著急。謝道韞因為「詠絮之才」聲名鵲起,所以前來提親的人是絡繹不絕,但能入謝安法眼的則是少之又少了。再三考慮之後,謝安將目光鎖定在書法世家王羲之家。

王家和謝家曾一同被寫進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詠絮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錯嫁之悲 - 天天要聞

由此便能得知,兩家實力確實是旗鼓相當。就家世而言,這樁婚約也實在般配。

可王羲之兒子眾多,謝安又犯難了,究竟選哪個好呢?謝安原本屬意於才學更為出眾的五子王徽之,可在對王徽之的考察期間,謝安發現王徽之此人生性放浪形骸,曾在雪夜醉酒訪戴逵,著實有些不著邊際,不是託付終身的上佳人選。恰好此時謝安聽聞二子王凝之德才兼備、沉穩內斂,故對王凝之青睞有加,最終將謝道韞許配給了王凝之。

03

芳華正好的謝道韞以為出身書法大家的王凝之與自己是志同道合的人,便懷揣著對愛情的憧憬,滿心歡喜的遵循著媒妁之言嫁給了王凝之。可現實總與幻想相悖而行,直到婚後她才發現自己的丈夫是一個多麼不成器的庸才。這樁人人都看好的婚姻,恰恰成了束縛謝道韞一生的牢籠。

王凝之其人對仕途沒有上進心,對學問沒有鑽研心,對書法沒有恆心,對婚姻更不曾用心。只一心一意撲在求仙問道上,每每遇到難事,首先就會去祈求上天保佑,著實是昏庸至極。

詠絮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錯嫁之悲 - 天天要聞

而謝道韞滿腹經綸,平日里喜歡吟詩作對,舉手投足之間皆是文人名士的風雅。這樣兩個截然不同的人走到一起,自然都入不了對方的眼。謝道韞不明白堂堂一個七尺男兒,整天信奉五斗米教算是怎麼回事?王凝之不理解一介女流之輩,日日追求上進究竟意欲何為?

面對這般糊塗的丈夫,謝道韞也曾苦口婆心的勸說過,但王凝之對道教的沉迷已經無可救藥,非他人勸解所能挽救。從前謝道韞以為,天下男兒應當都是像家中兄弟們一樣出色,可她萬萬沒想到,天地間居然還有王凝之這樣的人,所以謝道韞曾在娘家「大薄凝之」,來紓解心中的怨氣。

04

曾經期盼的舉案齊眉,如今看來都是空想。之後謝道韞不再理會王凝之的種種荒唐行為,只將心思都放在提升自我上,在文學方面的成就倒也精進了不少。而王家向來是以書法聞名於世,謝道韞嫁進了王家之後,自然也苦心鑽研於書法,後來在練習書法上也頗有一番心得。

撇開與王凝之志不同道不合的煩悶,謝道韞在王家的日子還是挺有趣的。由於王氏一門的兄弟都十分喜歡論理說道,故而常邀三兩好友在家中辯論。一次王凝之的弟弟王獻之沒能辯論過對方,被謝道韞知曉後,十分著急,想為王獻之解了眼前困局。

可內眷怎可見外男?謝道韞靈機一動,喚來丫鬟用青幔掛在門上遮住自己,如此便不算違背了男女授受不親的規矩。然後謝道韞旁徵博引,有理有據的將對方辯論的無還口之力,使得對方甘拜下風。這次以後,天下人皆知王氏夫人謝道韞不僅才思敏捷,更能言善辯。

此後,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更迭中,謝道韞與王凝之就一直過著我心向山,君心向水的互不干擾的日子。可好景不長,東晉末年戰亂四起,國家如浮萍一般風雨飄搖。

05

孫恩、盧循的起義大軍以破竹之勢崛起,一路攻打到會稽縣。當時王凝之任會稽內史一職,是城中百姓的父母官。可他卻無所作為,不去領兵操練,反而終日祈求神明庇佑,以此來保護城中百姓免遭生靈塗炭。

謝道韞眼看敵軍即將兵臨城下,頓時心急如焚,勸諫丈夫多次都無果,只得自己招募人員加以訓練,希望他日兩軍交戰之際能添些勝算。

但是僅憑這點兵力,又怎能有孫恩的虎狼之師相對抗呢?會稽城仍然是失守了。一日之間,謝道韞痛失丈夫子女。原本謝道韞和年幼的外孫劉濤是難逃死劫的,幸而孫恩仰慕謝道韞才華已久,動了惻隱之心,並未取其性命。

親人們的離世,對謝道韞的打擊很大,傷感之餘她化悲傷為筆,化思念為墨,模仿嵇康的《遊仙詩》創作了一首《擬嵇中散詠松詩》: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願想游不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搖。

詠絮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錯嫁之悲 - 天天要聞

在孫恩之亂平定後,謝道韞就獨居在會稽,隱姓埋名,過著平靜的生活。因為當時東晉的政治矛盾十分尖銳,所以她寫下《泰山吟》來寄託情思: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

岩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發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幼年喪父,中年喪夫失子,晚年孤獨終老。如此起起伏伏的一生,實乃罕見,所以謝道韞的一生確實稱得上是波瀾壯闊。

名門望族的家世雖然給了她極好的教育,卻也配錯了她的婚姻。在封建王朝的背景下,謝道韞沒有婚姻的自主選擇權,更沒有選擇和離的權利。以至於她所嫁非良人,終身難歡喜。

倘若謝道韞能一直身處太平盛世,或許她的人生就不會這麼曲折凄苦,最差就是在無愛婚姻里平平淡淡的終老。可若不是她如戲劇般的經歷,大概也無法成就一代才女的盛名吧!

謝道韞有治國之才,卻困於是女兒身,不能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更不能在朝堂上出謀劃策。這位憂國憂民、才華橫溢的奇女子,如一顆耀眼的星辰,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隕落在風雨飄搖的東晉王朝了!

作者:西柚(一直都喜歡詩詞文化,願將一切情思都付諸筆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