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親活著的時候,從來沒有對不起過我,現在他死了,我也不會對不起他。」
1968年四月,86歲的程潛病逝,他的遺孀此時只有四十九歲,子女們曾經勸過她,讓她改嫁,
她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好心,但是她卻拒絕了,望著丈夫的照片,她的思緒又回到了他們剛結婚的時候。
他們是怎麼認識的,又是什麼時候相愛的?
體驗
一九三八年三月,李宗仁率部指揮台兒庄戰役,程潛則率部在外與日軍作戰。
四月十五日,台兒庄大捷,這是抗日戰爭後最偉大的一場勝仗,對抗日軍民的士氣起到了巨大的激勵作用,也使「亡國論」的說法不攻自破。
程潛也是在這個時候認識了他的第四位夫人郭翼青。
程潛此前已結過三次婚,原配黃理珍結婚後共生二女;第二個妻子的名字未知,他們結婚後生下了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第三個老婆叫周劫華,給程潛生了三子一女。
但程潛的三任妻子,不是因為生病,就是因為夫妻關係不好,所以並沒有跟程潛在一起。
直到1938年夏初,程潛第四任妻子郭翼青被陳從志介紹給了他。
那年郭翼青還不到二十歲,比程潛還要年輕三十七歲,雖然程潛長得風度翩翩瀟洒,看起來年輕了十幾歲,但兩人畢竟是同齡人。
誰也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會在一起。
郭翼青九歲那年,他的母親因病而死,他的父親再婚後,又生了五個兄弟姐妹。
郭翼青自幼由外祖父帶大,由於生活條件所迫,他上完小學後就不上學了,在外祖母那裡幫忙縫補繡花。
祖母是個篤信佛教的人,從小就跟在奶奶身邊,吃素拜佛,性格也很溫和。
郭翼青還很年輕,在家裡沒有什麼話語權,就算父親想讓他嫁給一個比他大37歲的,能當他的父親的人,他的性子,讓她無法拒絕,因為她的性格,讓她沒有做過任何的掙扎。
好在,郭翼青在見到程潛之後,對他的印象還是很好的,哪怕是盲目的結婚,他也會覺得好受一些。
後來,程潛娶了郭翼青,他們結婚後,兩人相親相愛。
郭翼青是一個很好的妻子,平時很關心自己的丈夫,每當自己有困難的時候,都會想辦法幫自己的丈夫解決問題。
不過,程潛並不認為他的想法幼稚,而是願意接受他的建議。
兩人很少鬥嘴,哪怕程潛被氣得七竅生煙,郭翼青也是和顏悅色,陪著笑臉勸他,程潛的火氣,很快就被澆滅了。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正處於最艱難的時期,程潛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戰爭中,不久郭翼青就懷孕了。
程潛帶著他的夫人去甘肅天水,誕下大女兒程熙,從此郭翼青的青春就此終結,渾渾噩噩中當了母親。
第二年,湖南老家程潛的三太太周夫人聽說郭翼青要嫁給他,怒氣沖沖地跑到西安,死活不讓他們住在一起。
程潛無可奈何,只好把郭翼青安置到郊外去。只可惜,程潛此舉非但未令三房死心,反而更加痛恨郭翼青。
當她知道郭翼青懷孕,程潛還在重慶參加會議的時候,她就再也掩飾不住自己的惡意,直接收買了程潛的私人醫生,讓他幫忙行兇。
也許是醫生髮慈悲,沒有給他足夠的劑量,也許是上天保佑郭翼青的仁慈,
在喝下了那瓶毒藥後,他就活了下來。
然而,周夫人的一樁心愿終於得償:郭翼青懷了四個多月的身孕,流產了。
婚後
程潛是軍人出身,他經歷過戰場上的血腥,也經歷過那些看不見的政客的殺戮。這些事,他從來沒有跟郭翼青說過,因為他怕她擔心。
郭翼青年紀尚小,又是個貪玩的孩子,出嫁之前,爹娘對她管得極嚴,一年到頭也難得出去玩上一回。現在出嫁了,倒是有了樂子。
程潛雖然老了,但她沒有父母那麼多的約束,平時都是和朋友們一起逛街,看戲。
程潛有空的時候,也會帶著她出去玩,只是,他很忙,一年都很少回家。
婚後的一年,日本對中國展開全面進攻,程潛被任命為第一戰區司令,與李宗仁一起抗擊日本,打贏了台兒庄戰役。
三月之後,蘭封之役,程潛沉著冷靜,帶領官兵奮勇殺敵,擊敗了日軍土肥原,奪回了蘭封,成功地為第5戰區的軍隊提供了安全保障。
戰爭十分激烈,程潛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打仗,只有在打仗空隙的時候,才會回來看郭翼青,每次都給他帶些她最喜歡的南果,還有精美的上海小吃。
和她在一起的時候,他絕口不提戰場上的殘酷,就像普通的情侶一樣,聊著家常。
每當這個時候,她都會說,而程潛會傾聽,她會給他講一些家庭瑣事,講一些生育的艱辛。他牽起她的小手,側耳傾聽,享受這一刻遠離戰火的安寧,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郭翼青並不惱怒,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哪怕是在後方,她也知道戰爭的殘酷,更能體會到他的疲憊。
程潛不在時,郭翼青不但要一個人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擔,而且還經常要受生孩子之苦。
結婚後,郭翼青先後懷過十六次孕,但只生了六個女孩,其餘的不是夭折就是流產。
以當時的醫學水平,這樣的事情很少發生,但郭翼青仍感到很愧疚。
她一直認為,是因為自己的體質太弱,才會讓自己的孩子先天不足,十個孩子都夭折了。
每當想到這裡,她就會淚流滿面,心疼不已,所以,她對自己的六個女兒,也是格外的關心。
程潛跟她一樣疼愛自己的兩個女兒,視若珍寶,平時在家裡也會給女兒說故事。
程潛從小聰明好學,十六歲中進士,又愛看書,還喜歡講故事講給自己的兒女聽。
這兩個小孩還太小,不懂得那些典故,他只好不厭其煩地一一向他們講解。
程潛在家裡的時間不多了,郭翼青對他的感情很深,
每次他回來,他都會給他倒一杯熱茶,讓他放鬆一下,
當他受傷的時候,郭翼青的眼淚就會流下來。
看到妻子的變化,程潛很高興,也很理解一個人在家的妻子,
每當他從戰場上回來,不管多累,都會和妻子說上幾句話,問一問她最近的情況。
程潛再次回到家中,郭翼青計劃親自下廚給他煮一頓熱騰騰的大餐。
「都說湖南人愛吃辣,可為什麼你們從來沒見過?」
郭翼青在廚房裡忙活著,對著廚房裡的夥計說道,
「不是我們不喜歡辣,而是將軍為了照顧你的口味,特意囑咐了我們,
讓我們在做菜的時候少加辣椒,以前將軍喜歡吃辣,所以每次都要吃辣。」
郭翼青心中一暖,沒想到丈夫這麼細心,為了自己,竟然放棄了辣椒。
一九四九年八月,程潛從國民黨中棄暗投明,和陳明仁一起起義,迎接人民解放軍進入長沙。
一九五二年,程潛當選為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於1954年頒布後,改為省長),
程潛以「敬恭桑梓,造福人民,投身於新中國的建設之中。
郭翼青一直陪著他,兩人結婚三十三年,一直在一起。
郭翼青在晚年的時候,曾經說過,他並不後悔生下這些孩子,對自己的丈夫,他始終很尊敬他。
二女程渝後來居美國芝加哥,擔任一位大學教師。
2008年,他回到家鄉祭拜祖先時,提到了他的爸爸,
她坦誠地說,她雖然是一九四四年生的,但她從書上知道父親在解放前的經歷,因為父親此前從來沒有說過,她所知道的,都是建國以後的事情。
在她的印象中,自己的父親是個軍人,沉默寡言,而自己的母親,則是一個溫柔的女人,他們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感情很好。
那程潛當時為何會從國民黨將領轉變到我黨麾下呢?
照顧
平津戰役在一九四九年年初以傅作義的投降告終。
看到傅作義被如此對待,程潛心中的最後一絲擔憂也消失了。
畢竟,就算是傅作義這種在華北浴血奮戰的人,都能夠活下來,
以程潛的身份,在起義之後,肯定會得到和傅作義一樣的待遇。
然而,世事難料,正當程潛要起兵起義的時候,白崇禧也已敗退到湖南,司令部就在程潛的辦公室對面。
在白崇禧的嚴密監控之下,程潛和中共的聯絡頓時被切斷,他事先聯絡了國民黨的各級將領,現在也是猶豫不決。
危機關頭,方顯真情,程潛明白,這是他最後一次機會,一定要抓住。
程潛不但自己發動了起義,還和陳明仁達成了協議。
陳明仁是第一軍團的統帥,麾下有將近十三萬人,他本身就是一員悍將,林彪唯一一次敗在陳明仁的手中,就是在四平戰役中。
一九四九年八月四日,程潛,陳明仁等湖南各級軍政要員,共同發出一份通告,宣告起義,並接受人民解放軍的改編。
在通電的第二天,即八月五日,湖南省全部解放。
中國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少的英雄,但是卻沒有被戰亂所毀滅,程潛也是其中的一員。
這還不算完,毛主席一接到湖南的命令,就把程潛和陳明仁叫到了北方,一起去京參加政協的準備。
程潛怎麼也想不到,當他到達北京時,毛主席已經和百餘名共產黨員,周總理,朱德,林伯渠等人一起到火車站迎接他。
看到這一幕,程潛不禁熱淚盈眶,向陳明仁嘆了口氣:「有這樣的胸懷,蔣介石如何會是共產黨的對手。」
新中國建立後,程潛曾任湖南省省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
程潛在北京任職時,毛主席也曾與他見過幾次面,兩人同為湖南人,互相交談甚歡。
程潛最小的女兒程熙,在後來的一段時間裡,回憶起當年的事情,「毛主席跟我的父親,就像是朋友一樣,每次我父和我到親中南海,毛主席都會微笑著迎上來。」
一九五二年秋季,天氣晴朗,毛主席特地請程潛到中南海去泛舟,賞景。
毛主席站在中南海的岸邊,看著波光粼粼的大海,亭台樓閣,美輪美奐,令人心曠神怡,他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道:「古人曾經形容過中南海,『翡翠層樓浮樹杪,芙蓉小殿出波心』,不知道你對這一幕有什麼感想?」
程潛也很開心,連連點頭道:「不愧是傳說中的事物,真是讓人嘆為觀止啊!」
他們倆一起上了小船,毛主席親自掌舵,把船划了過去。
程潛覺得很榮幸,他告訴毛主席,「不敢,不敢,您是一國領袖,而且已經六十多歲了,怎麼能讓您給我划船呢?」
主席卻不以為意,轉頭對程潛說:「頌公,你是國民黨的元老,又是我的老上司,咱們是老鄉,何必這麼見外,你都古稀之年了,不能再讓你掌舵了,我想,我們還是客隨主吧。」
毛主席一邊說著,一邊搖著小船,小船在前面慢慢地走著,一邊看著風景,一邊有說有笑,好不快活。
程潛在建國後,就一直活躍在政治上,他親自帶隊,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調查了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提出了很多意見,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評價。
毛主席和其他一些中央領導人,如程潛的政治立場、生活、工作等,都是事先討論過、嚴肅地作出安排的。
毛澤東曾經對下屬談到程潛的工作、生活計劃,他說:
「頌公在軍政兩界混了大半輩子,以前的部屬多得很,該照顧的就要去照顧下,或許他自己也要給以前舊部一些錢,或者是其他的朋友,這些我們都要為他考慮。
現在,國家規定,每個月發給他五萬斤,摺合五千元,由他自己支配,不加節制。
如今頌年歲已高,難免懷鄉思舊,他在長沙已有一處住宅,北京亦已為他安排一幢住宅,湖南亦有一席,北京亦有一席,長沙或北京皆可,但須得他出席重大會議,而不要去管具體事務,使他能安享清福。」
程潛十分感謝主席對他的關心和優待,真心實意地追隨毛主席的社會主義事業。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程潛的身體也是越來越差,
到了最後,甚至都要靠郭翼青才能將他扶起來,「對不起,這些年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了,現在好不容易安定下來,我卻是沒辦法和你在一起了。」
一九六八年,程潛意外跌倒入院,再加上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終於於四月去世。
那時候郭翼青還只有四十九歲,程潛離開後,郭翼青經常會坐在他們的房間里,看著他的照片,回憶他的過去。
過了一段時間,周圍的人都勸她另尋良緣,郭翼青卻是一口回絕:「他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我的事,他死了之後,我也不會做對不起他的。」
郭翼青帶著對自己的丈夫的愛,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才對自己的孩子們說:「讓我和你爸爸葬在一起吧,我要去見你爸爸,他已經等了很久了。」
郭翼青於一九九六年死於北京,他的骨灰安置於八寶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