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2025年03月31日19:42:08 歷史 1325

董清峰說,原本在新疆烏魯木齊衛生學校上學,在上了半截後,隨學校到了新疆伊寧市。此前據說,新疆烏魯木齊衛生學校,本身就是1952年從新疆伊寧搬到烏魯木齊的。它和烏魯木齊市衛生學校所不同的是,面向全國招生,培養的學生在全疆範圍內進行分配。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董清峰沒有想到的是,1961年2月,新疆烏魯木齊衛生學校搬遷至新疆伊寧市,董清峰就隨同學們到了新疆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雖然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才一年的時間,但董清峰老人卻記憶猶新。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他說,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新疆伊寧和老家河南一樣,雨水多的很。在那裡生活身邊要具備三大件東西,那就是防雨的靴子、雨傘和手電筒。否則,學習完以後,出門下雨,就沒辦法。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為實現自給自足,當地給伊寧衛校分了1400畝地。開春了,衛生學校的師生假日或星期日都要過去種地。所種的作物有哈密瓜、西瓜、黃蛋子、南瓜,西紅柿、辣子,土豆、豌豆,平時能吃的都種。因為那個地方莊稼不需要灌溉,都是靠雨水澆。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當時,那個地方種麥子粗放的很,前面撒上種子,後面就把它埋到地底下去,長出來以後就都不管了。吃的時候把麥穗弄到那個地方擱上,打成糧食就行了。

因為伊寧天好,地多、地也好,黑土地,因此莊稼種進去以後不用過多的維護管理,就長成了。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參加生產勞動沒有機械,沒有牛馬,主要農具就是坎土曼。剛到伊寧市的時候,他說學校師生們天天吃列巴、喝甜菜湯,基本上能吃飽,但對於有些人飯量大的還是吃不飽。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當時伊寧盛產甜菜,市場上的東西便宜,西紅柿賣四分錢一公斤,羊肉是八毛錢一公斤。

他說,那時候人的工資也低,他衛校畢業到和田參加工作轉正的時候,跟他一塊去的同學每月工資才46塊錢。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董清峰從1961年2月28日到伊寧,1962年2月28日學習畢業,離開伊寧被分配到和田縣人民醫院工作,在和田縣人民醫院一干就是38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和眾匯富交了1980,讓我擺脫了「永遠差一步」的魔咒 - 天天要聞

和眾匯富交了1980,讓我擺脫了「永遠差一步」的魔咒

炒股這些年,最難受的不是虧錢,而是那種「永遠差一步」的感覺。市場一波大行情,總是看別人吃肉,自己剛進就開始回調。追漲不敢多拿,低吸又不敢堅持,等反應過來機會都沒了。群里天天有人發盈利截圖,搞得自己也焦慮,越想補救越急躁,惡性循環。 有一陣行情特別反覆,我頻繁操作虧損,心態都快崩了。一個老股民看我狀態...
寫點生活|一張老照片的回憶 - 天天要聞

寫點生活|一張老照片的回憶

潮新聞客戶端 胡志濃 整理老家的相冊,又看到了那張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那時的我大概三四歲,胖嘟嘟的,頭頂扎著一個小小的蝴蝶結,依偎在一個比我高出大半個頭的小男孩身邊。我一臉懵懂地撥弄著手指....
原本中國不要的地方,現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積是湖南8倍 - 天天要聞

原本中國不要的地方,現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積是湖南8倍

新疆中國非常美麗的一塊土地,差點在李鴻章的私心下丟失掉。這裡地域遼闊,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1/6,也是湖南面積的8倍。這裡是古代絲綢之路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歷史事件都和這裡有關係。自西漢時期開始,中華版圖就擴張到了西域。
江南士紳最大誤判:錯把滿清當成第二個蒙元 - 天天要聞

江南士紳最大誤判:錯把滿清當成第二個蒙元

元以寬仁失天下——朱元璋當朱元璋的大軍橫掃北方,讓中華民族的起源地中原地區再次回到漢人政權的懷抱時,在帝國最富庶的江南地區卻不斷有讓人匪夷所思的情況發生:大量士大夫,堅稱自己是「大元遺民」,更有甚者竟為蒙元政權的滅亡而主動殉葬。
當了27天皇帝,競下詔書1127次,他究竟幹了些什麼事 - 天天要聞

當了27天皇帝,競下詔書1127次,他究竟幹了些什麼事

劉賀那些不為人知的私密事兒第一章:王爺的野路子生活公元前92年,劉賀出生在昌邑國,那可是含著金湯匙出生,老爸是昌邑哀王劉髆 ,爺爺還是漢武帝劉徹,身份尊貴得很。可這劉賀打小就調皮搗蛋,沒個正形。他5歲繼承了昌邑王爵位,就開始放飛自我,在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