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斃他!直接槍斃!」
許世友將手槍拿在手裡,聲音更是斬釘截鐵,活像是對付敵人的手段,實則是他剛剛得知他的二兒子許建軍違紀。
傳達消息的好友連忙攔下他,他們相處如此久的時間,他知道許世友並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的能做出來這種事情。
那麼,許建軍做出了什麼讓許世友如此生氣?事情真相又是如何?
嚴父許世友
許世友出身貧寒,雖然有機會上少林學會了武術傍身,但是也曾因為衝動做下過錯事,最終在黨組織的教育和領導下,他才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將領。
也正是因此,許世友對孩子們不僅要求高,更是教育他們要愛國愛民,雖然他是高級將領,卻從為孩子們謀求一點便利,無論是兒女還是對小輩,都是一樣的嚴格要求。
打解放戰爭的時候,他們剛剛解放了一座小縣城,他的大女兒蓄力與聶鳳智的兒子聶國榮跑出去玩,那時他們二人都是小孩子,看到好東西難免嘴饞。
可他們卻沒有錢,便把許世友和聶鳳智的身份搬了出來,向店家要了吃的,店家看他們人小鬼大,十分可愛便沒有計較,給了他們一點吃的。
這件小事兒誰也沒放在心上,有時候也會提起這個小事兒來誇讚兩個小傢伙兒聰明,沒想到最終卻傳到了許世友耳朵里,這讓他十分生氣,把二人痛罵了一頓,覺得他們破壞了軍紀。
俗話說隔輩親,這招用在許世友身上卻並不管用,那時,他的大孫子想讓許世友幫他安排個工作,便主動去向爺爺表決心。
然而,許世友並沒有因此而給他好臉色,反而是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你只當了三年兵,肯定不是個好兵。不是好兵,能安排什麼好工作還是回家種田,能幹什麼就幹什麼!」
大孫子聽到這樣的話,也只能放棄幻想,老老實實憑藉自己的本事找工作,即便是他找工作不順利,許世友一樣不會心疼。
像這樣的事情不少,但許世友從未給自己的親人謀求過一次便利,只是讓他們依靠自身的能力去奮鬥自己的生活。
但是這並不代表許世友不疼愛孩子和家人,在生活上,他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但是卻會給家人最好的,也經常關心他們的身體,關注他們的學業。
犯錯絕不姑息
1979年,聶鳳智來見許世友,老友重逢自然是開心的事情,然而,聶鳳智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這讓許世友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兒。
「咱倆是老朋友了,有話你就直說。」許世友認真盯著聶鳳智的眼睛,他心中有了不好的猜測,他大概能感覺到可能是家裡出事兒了。
然而,聶鳳智的話卻讓他十分生氣,聶鳳智說道:
「是建軍,他違紀,已經被抓起來了。」
許建軍是許世友的二兒子,他一共7個子女,但是對每個他都十分疼愛,而許建軍出生的時候,許世友看著軟乎乎的孩子說道:
「軍隊是扳不倒的,你以後就叫建軍吧。」
懷裡的小嬰兒聽到他的話,咧著嘴哭個不停,雖然不是第一次當父親,但是聽著兒子嘹亮的哭聲,許世友依舊忍不住哈哈大笑。
隨著許建軍長大,他十分聰慧,總是能夠想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法子,這讓許世友對他十分不放心,總是怕他長歪,對他也沒少操心。
好在許建軍雖然人有時候看著不靠譜,但也是個遵紀守法的好孩子,長大後更是參軍去了,許世友這才放心不少,畢竟他就是從軍隊中鍛鍊出來的,他相信許建軍一定也可以。
沒想到他會聽到許建軍犯錯的消息,其實這個事情早就已經發生了,許世友比較忙,又從不過問孩子們的工作,好讓他們自己努力,反而錯過了這個消息。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生氣,他直接掏出了手槍,
「槍斃他!查出他有問題,就直接槍斃他!」
雖然他也心疼孩子,但他在這件事情上從不姑息養奸,而是希望孩子能夠正直有禮,而孩子犯了錯,自然也就應該收到懲罰。
聶鳳智知道好友的脾氣,立馬把人給攔了下來,告訴許世友都還在調查中,還沒有到最終結果,許世友這才收斂了怒火。
錯過最後一面
許世友相信兒子的品行,也相信黨組織的調查,因此,在得知還在調查中時,他並沒有過問,而是等待著調查結果。
但他已經不再年輕,身上的病症也不少,還沒有等到結果出來,他就被下了病危通知書,住在了醫院裡。
雖然醫院已經在全力救治,但是許世友的身體十分虛弱,尤其是多年戰爭給他留下了不少後遺症,這讓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病情也在逐漸變嚴重。
得知他的情況不好後,曾經的好友總是會想辦法來看看他,只要有人來,許世友哪怕十分虛弱,也會努力睜大眼睛轉一圈,看著像是在找人的模樣。
少數幾個和他關係好的人猜的出來他找的是許建軍,畢竟許建軍的調查還沒有出結果,作為老人,自然也是關心孩子們的。
而許建軍並沒有出現在這裡,許世友看不到人,眼裡會露出失望的神情,而心裡卻在不斷呼喊著許建軍的名字,他們父子二人已經有3年多的光陰沒有見面,他自然對兒子十分挂念。
但是他的身體越來越虛弱,監控儀器證明他還活著,而他大多數時候都在昏睡中,清醒的時間越來越短,直到他徹底閉上眼,再也沒有醒過來。
而在他去世後,許建軍才終於趕了回來,只可惜父子二人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許建軍痛哭流涕跪在許世友的遺體前,他心中十分自責父親臨終前都記掛著他,為他擔心,而他卻並不能來看一看父親。
好在當初的事情已經調查清楚,許建軍並沒有違紀,一切都是誤會,他只能將這個消息告訴父親,好讓他不必在為他而擔憂。
參考資料:
許世友和他的兒女們——知網:吳碧蓮
許世友——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