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爛尾高樓,真的救的回來嗎?

2025年03月26日12:10:23 歷史 7814

每次坐高鐵路過天津,總會看見那像根釘子一樣突兀的立在曠野里的117大廈。它如願的成為了天津地標,不過卻是反面的,它就像根魚刺一樣深深的扎在天津人民的心上,時刻提醒那沒開成繁花就半道中卒的鎏金歲月700億砸進去,克服了多少技術難題,據說還找了風水大師,好不容易封了頂,結果卻成了全球最高的爛尾樓,很長一段時間最大的功用不過是天津人的「霧霾探測器」,看得見它說明空氣質量還不錯,是不是會添堵就不好說了。

時代的爛尾高樓,真的救的回來嗎? - 天天要聞

時代的爛尾高樓,真的救的回來嗎? - 天天要聞

時代的爛尾高樓,真的救的回來嗎? - 天天要聞

最新的信息是這個著名的爛尾樓終於開始啟動了破產清算,信達地產聯合多家企業成立了300億元的紓困基金為其復工注入了關鍵資金,就在3月初正式啟動了全面復工。算個大賬,加上前期投入的700億和計劃再投入的300億,這個高597米總體量約84.7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光建造成本就已經高達1000億元(摺合單位造價約11.8萬元/平方米)。據說這樓之所以會爛尾就是因為定位過高與所處地段不匹配,在周邊房價最多不過2萬出頭之時它就想要賣到4萬,所以一直是賣不動,連帶底下的商業也租不出去一直無法開業。

時代的爛尾高樓,真的救的回來嗎? - 天天要聞

查了一下當時它的功能定位:前92層為超甲級寫字樓,93層以上為超五星級酒店,115層為帶室內泳池的高端會所,116層為景觀餐廳,117層為高檔酒吧,是一個集辦公、酒店、旅遊觀光和精品商業為一體的特大型超高層摩天大樓。看完就基本明白它會爛尾的原因,典型的就是在一個錯誤的地點(就算是在天津也只能算是郊區了)做了一個錯誤的產品(你以為是在迪拜啊?),又遭遇了商業地產快速收縮的大時代,以上產品全部精準踩雷!就算不出現什麼資金鏈斷裂的事情,以這樣的產品面世都不可能會有什麼好的市場反映

如今全球的cbd都在遭遇寫字樓大量空置、五星級酒店生存困難、高端餐飲難以為繼紛紛關門倒閉,這巨物還已經按照原來的設想做出來了,我是實在想不出來還能改成啥樣或者改作什麼用途,才能把這樣一個花巨資打造出來的鋼筋水泥怪物重新盤活。我看了一下網上各路神仙出的點子(包括他們請ai輔助給出的建議),最開腦洞(也是我個人覺得最經濟的)的改法是做成賽博朋克主題文旅綜合體,保留廢墟狀態做成高空極限體驗地標。但即使這樣,ai依然警告說:「續建需追加數百億資金,但天津當前產業定位以第二產業為主,難以支撐高端商業需求,風險極高!

時代的爛尾高樓,真的救的回來嗎? - 天天要聞

時代的爛尾高樓,真的救的回來嗎? - 天天要聞時代的爛尾高樓,真的救的回來嗎? - 天天要聞

天津117大廈並非孤例,按照網友的統計,全國未完工的45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共有29棟,明確處於爛尾狀態的就有19棟。這很容易讓人聯想經濟學上的那個現象「摩天大樓詛咒」,1999年(就是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的那年)德意志銀行駐香港分析師andrew lawrence首次提出摩天大樓指數(skyscraper index)概念「摩天大樓立項之時就代表著經濟開始過熱,而摩天大樓建成之日就是經濟衰退之時。」今年出現了一個現象,雖然體感的房地產市場依舊疲軟,但各地「地王」開始頻現,而且各地爛尾多年的標誌性建築開始紛紛復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天津的這個117大廈和史玉柱那個爛尾28年的巨人大廈),不知這是否意味著要打破這個魔咒,讓人們相信經濟開始進入重啟狀態?

我有個設計師朋友叫大波,最近他開了個視頻號叫「花魁大波」,兩鬢插花出鏡,想出圈的心思明顯。我聽了他的一個復盤視頻,檢討自己因為不想做簡單勞動而錯過了「史上罕見的高周轉風口」,而被迫不斷的干有挑戰的活,生生把自己比如城市更新的賽道,把自己逼成了專門解決疑難雜症的專科醫生,現在為了接活還得會玩花活,拋頭露面,招蜂引蝶。我特別理解這一代建築設計師經歷的是怎樣的一個大起大伏,也特別佩服現在還頑強生存下來的這些有思想不甘心的設計師,拍拍身上的塵土,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重來。我知道他們這些當年的小設計師是無緣參與這些摩天大樓的設計的(錢都被那些大師們賺走了),但也因此有幸迴避了建築師的原罪,得以做更有鮮活生命力的作品。

有的錯誤用一生也未必可以彌補,有的路只有自己走過了才會知道其中的甘苦。我們都是大時代中的螻蟻,難免要在時代的風浪中艱難求活,堅持做自己心中認為對的事吧,也許會落寞,也許會孤獨,但總比給自己挖坑要強,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別人哪裡顧的過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 天天要聞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吳承學黎國韜教授所著《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一書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將在中華書局出版,請我寫序。為了撰寫序言,我重新閱讀了國韜各種著述,並且大致了解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史。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一些回憶與感想。壹1990年,我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國韜1992年考...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 天天要聞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李成晴一1925年,六十一歲的茹經老人唐文治在《自訂年譜》中反思道:余向主道德教育,迨閱歷世變,始悟性情教育為尤急。到了翌年,唐文治在《<南洋大學三十周年紀念徵文集>序》一文又重提性情教育的新定位:「故夫有真性情,而後有真學問、真事業。余向主道德教育,及今思之,與其為道德高遠渾噩之談,毋寧言性情教育悱惻...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自由與奴役的殊死戰鬥中,中國與50多個國家的人民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並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VR展《轉折·從頭越》體驗效果。受訪者供圖 戴上VR頭顯,「穿越」至90年前,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拉開序幕。 「突破4道封鎖線時,每到一次封鎖線,就有牆從天而降,飛機從後往前掠過,結合音效,壓迫感很強。在戰鬥場景中,我們在掩體中穿行,還有互動可以幫邊上的戰士取彈藥箱。建模很真,被炮彈砸的時候,我忍不住晃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