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人物解讀第五百八十三期:盛老太太和顧廷燁有很多共同之處,可盛老太太卻比顧廷燁更離經叛道。
01
原著中,顧廷燁拜託袁文紹給自己說媒時,華蘭與袁文紹第一反應就是介紹盛家的姑娘給顧廷燁。
雖然,盛紘只是一個四品文官,將閨女嫁給寧遠侯府嫡次子,皇帝眼前的紅人顧廷燁是高攀了。
可盛家是清流世家,嫡長子盛長柏娶了海家的姑娘,仕途順遂,將來的前程不可限量。
庶四女墨蘭,雖然嫁的永昌侯府嫡幺子,可那也是正頭娘子。華蘭在京城多年,為盛家的兒女積累了很多美名……
於是,夫妻倆一拍即合,轉天,華蘭就回娘家為顧廷燁說媒去了。
華蘭能說會道,讓盛家的女眷知道了寧遠侯府的八卦——顧老侯爺娶了三位妻子,小秦氏是顧廷燁的繼母。
顧家人還故意引導顧廷燁也是小秦氏生的。
而寧遠侯府如今的當家人顧廷煜身體孱弱。聰明的盛家女眷,當時就腦補了一個繼母為了爭爵位,為難顧廷燁的狗血劇情。
當時,盛家的情況是,如蘭還沒有婆家,明蘭和賀弘文的婚事,說的差不多了。
所以,與顧廷燁的婚事,當然是落在了如蘭的頭上。
盛老太太對顧廷燁的看法是:「他們自己的閨女,旁人也操不上心……沒見過世面的……那麼個浪蕩兒,不過發跡了幾日,全當寶了……我便瞧不上……」
還真的不怪盛老太太這樣說,顧廷燁辦的事情,也確實很難讓人相信,他浪子回頭:
其一:顧廷燁名聲不好。
從小就飛揚跋扈,還動輒縱馬街市打架生事,常與公侯伯府的一干敗家子走馬觀花。
稍大些了居然與下九流的江湖人廝混上了,眠花宿柳,包小戲子,惹了一臀部的爛帳。
其二,養外室,生孩子。
世家大族最忌諱正妻進門前,男子就有了孩子。
顧廷燁不僅有了孩子,那孩子還是外室生的,外室還出生賤籍。為了那外室,顧廷燁沒少和顧老侯爺吵架。
其三,對新婚妻子,不好。
顧廷燁和余嫣紅結婚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他們夫妻之間的事,更成了貴族之間的茶餘飯後。
而且,顧廷燁命硬,余嫣紅與他成婚不到一年,就香消玉殞了。
其四,顧廷燁不孝。
顧家人都知道,顧偃開過世的那天,都沒有見到顧廷燁。
外人也都知道,顧老侯爺過世前,顧家安排了很多人去尋找顧廷燁。而顧老侯爺過世後,都沒有看到這個兒子一面。
不管古代還是現代,孝道,總是對的。而且,人死債消。父子倆有再多的仇恨,在此刻也塵歸塵土歸土了。
02
可盛老太太忘了,她曾經做的事情,比顧廷燁還離經叛道:
其一:侯府嫡女,卻嚮往自由戀愛。
盛老太太是侯府嫡女,這種世家大族養大的女孩,都是以家族的利益為先的。
如華蘭,為了給盛家的女孩博個賢名,她心甘情願被婆母磋磨十年。
如張桂芬,她的父親是國之柱石,她的母親出身豪門,進宮跟走親戚似的。她是京圈的頂級貴女。
但一道賜婚的聖旨壓下來,她只能乖乖的嫁給二手鰥夫沈從興。
婚後,她也曾抑鬱過一段時間,可明蘭勸了她一回後,她就想明白了一些事,胃口也開了。
待她生了兒子後,被母親罵了一頓了,她想明白了,她要好好的活著。跟沈從興好好過日子。
顧廷燁還對明蘭感慨道:「沈兄也怪了,每每與我說時,防張氏夫人跟什麼似的……」
明蘭也隱隱覺出張桂芬對沈國舅並不如何敬愛。
張桂芬自己的盤算是,將來沈從興一死,她立刻帶著兒子搬出去住,更自在悠閑呢。
即使這樣,面對沈從興在的時候,她還是捨得拿出最烈的酒為沈從興擦拭傷口,還是願意為沈從興生孩子。
但盛老太太沒有,她在簪花詩會上瞧上了探花郎,就非要嫁過去。甚至,在她嫁過去之前,她都不知道,探花郎是否有了真愛,探花郎是否喜歡她。
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盛老太太對如蘭與文炎敬私定終身,很是生氣,墨蘭為了攀上樑晗,用了那種手段,更是瞧不上。
但回頭想想,盛老太太的婚姻,何嘗不是自己強求來的呢。
其二:年少守寡,支撐夫家。
盛老太太與探花郎婚變後,造成了三死一傷。
傷的最重的,肯定是盛老太太,因為,她的丈夫疼愛的女人,害死了她的嫡子。
她雖然處理那個女子,可她的丈夫也因為家中慘遭變故,心情抑鬱,被一場風寒奪去了性命。
雖然,盛老太太很委屈,但是,她沒有正確的處理妻妾之間的關係,還因為她,給徐家的女孩們,慣上了善妒的名聲。
但盛老太太的父母真的很愛她,即使她在夫家過得雞飛狗跳,在探花郎過世後,她的父母就為她尋了一個不錯的夫婿。
但盛老太太拒絕了,她非要將庶子記在名下,獨立支撐夫家門楣。
可探花郎死的原因,就是來自盛老太太與他的婚變。所以,盛家的人,也視盛老太太為仇敵。
要知道,考中秀才後,最大的一個特權就是免服徭役和賦稅。
盛家是商賈人家,賦稅肯定是很多的。如今,盛家出了一個探花郎,不僅免了賦稅,還有個自家的官老爺撐腰。
所以,盛家人知道盛老太太要守寡自撐門戶後,探花郎的弟弟盛老三結結實實的與她打了一場官司。
其三:對庶子功的成名就,盛老太太卻躲到壽安堂,當活死人。
對於盛老太太的這個選擇,孔嬤嬤的評價非常到位:
若是沒有盛老太太,盛紘早被他那黑心的三叔盛老三嚼的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可那會,盛老太太要錢有錢,年紀還輕,勇毅老侯爺和夫人都健在,再嫁不是難事,縱然金陵和京城不好待了,天高海闊找個遠處過日子就是了。男人一嫁,兒子一生,自己過小日子,豈不美哉?
盛老太太偏要給夫婿守節,把庶子記到名下,撐起整個盛家,給他找師傅,考功名,娶媳婦,生兒育女盛老太太功成身退,縮到一角當活死人了?簡直不知所謂!
對此,原著中點評盛老太太——盛家老太太早年妒名在外,風評並不好,但後來卻急轉直上。
盛老太爺過世後,她寧願和娘家鬧翻也要撐起夫婿的門戶,青春守寡,拿嫁妝為庶子鋪路打點,娶媳持家,終又有了今日盛家的興旺局面,幾十年過去了,反倒誇讚老太太品性高潔剛直的多了起來。
這段話透出來的意思,雖然是在誇盛老太太對盛家的付出,可盛老太太拒絕另嫁的代價,是與娘家鬧翻。
咱們再來看看顧廷燁:
首先:顧廷燁的名聲,是拜顧家人所賜。
顧廷炳欠了賭債和青樓的銀子,記在了顧廷燁的名下。氣不過的顧廷燁才去理論。
雖然,顧廷燁是侯府公子,可他在青樓賭坊那些老油條的眼裡,他就是一個青瓜蛋子。
而顧廷燁的名聲,也毀了。
其次:養外室,生孩子。
顧廷燁曾經有一個大丫頭叫紫雁。服侍顧廷燁的時候,有了身孕。
那是顧廷燁的第一孩子,卻因為顧廷燁的年少無知,紫雁被灌了葯,趕出侯府配了人家。
可破了身子的女人,根本找不到什麼好人家。外加顧廷燁天生心軟。所以,顧廷燁看到柔弱的曼娘,就動了惻隱之心。
又因為顧廷燁在侯府不得志,常去曼娘那,二人有了首尾。
顧廷燁也知道這樣不好的,但曼娘有了孩子,他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再次無法來到世上。於是,他護著曼娘。
再次,顧廷燁與余嫣紅,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顧廷燁想娶的嫣然。被曼娘鬧了一通後,他娶了嫣紅。
雖然,不願意,那嫣紅與他也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顧廷燁是火爆性子,嫣紅也是個把跋扈的。
顧廷燁和明蘭成婚後,還拌嘴吵架呢,更何況兩個暴脾氣。
而嫣紅香消玉殞,完全是因為她紅杏出牆的事情暴露了,為了逃脫責任,吃多了脫胎葯。
最後,顧廷燁很孝順。
外人只知道,顧偃開過世,顧廷燁沒有出現。
可沒人知道,顧廷燁累死了八匹駿馬,卻被顧家人攔在門外,不讓去靈堂。
而且,曼娘懷孕的時候,顧廷燁也慌了。
03
顧廷燁和盛老太太在作者的筆下,都是一個立體飽滿又鮮活的人物。
他們年少時,都曾吃過苦頭,頭破血流後,努力站起來,為自己打造了一片天,受到人們的尊敬。
只是,這個世界,對男人總是比對女人要寬容。顧廷燁浪子回頭後,依舊可以青雲直上。娶年輕美貌的妻子。
盛老太太年少守寡後,只能給人做填房。若是,盛老太太是男子,她的作為不會比顧廷燁差。
可惜,她是女子,她做的事情,放到現代來說,沒有錯,放在古代,就是離經叛道。
您覺得呢?
關注我,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