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薩克和烏克蘭可以劃等號嗎?俄羅斯境內,至少還有4群哥薩克人

2025年03月22日21:12:05 歷史 1278

烏克蘭的國歌里,總是提到這麼一句:我們都是哥薩克人。所以很多人認為,哥薩克和烏克蘭是可以劃等號的。

烏克蘭的前身,也被稱之為哥薩克酋長國。該酋長國在1654年擺脫了波蘭人的控制,轉而投靠了沙俄。這便是俄烏合併的歷史。

由於烏克蘭總是和哥薩克扯在一起,所以很多人認為,烏克蘭和哥薩克之間,是可以劃等號的,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你可以說,烏克蘭族來源於哥薩克,但絕不能說哥薩克等於烏克蘭。

哥薩克和烏克蘭可以劃等號嗎?俄羅斯境內,至少還有4群哥薩克人 - 天天要聞


哥薩克不是某個民族的名稱

哥薩克的意思,就是自由人。啥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幫在古代不願意受管教的東歐人,聚集在一起過日子,形成了一些部落或者村莊。這些人平日里依靠游牧或者打家劫舍討生活,他們便被稱之為哥薩克。

哥薩克人最初包含了烏克蘭人、俄羅斯人、波蘭人、立陶宛人甚至韃靼人,基本上在東歐草原上,只要你想要做一個自由人,當初都能成為哥薩克的一員。這些人最初,語言、文化、信仰甚至膚色都有可能不同,所以你覺得哥薩克是一個民族嗎?

當時不管是沙俄,還是波蘭立陶宛聯邦,所推行的都是農奴制。也就是把人當成奴隸一樣,歸屬到各大貴族、地主手下。

想要在這兩大勢力範圍之間,打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其實並不容易。哥薩克人想要獲得自由,戰鬥力自然要十分強悍,否則早就被人家給吃掉了。

所以當初波蘭立陶宛聯邦過於欺負烏克蘭的哥薩克人時,他們果斷組建起了哥薩克酋長國,尋求自治。1654年他們加入沙俄的前提條件,依舊是保持自治。

沒辦法,雖然哥薩克想要成為真正的自由人,並且在險惡的環境下,鍛鍊出了強悍的戰鬥力,但他們的人數畢竟是少數,很難成氣候。所以他們只能在某一大國的庇護下,儘可能謀求自治。

由於1654年哥薩克酋長國和沙俄簽訂的《佩列亞斯拉夫爾條約》的原件已經丟失了,所以很難說明當時雙方是以哪種方式合併在一起的。

按照烏克蘭的說法,雙方建立的是盟友關係,而不是單純的合併關係。而且此後100多年時間裡,沙俄的確給了烏克蘭非常高的自治權。他們也用各種辦法在後期剝奪了這一自治權,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哥薩克和烏克蘭可以劃等號嗎?俄羅斯境內,至少還有4群哥薩克人 - 天天要聞


烏克蘭以哥薩克為榮

哥薩克騎兵在東歐草原,那是出了名的能打。他們在東歐的定位,就好比元末明初時,朵顏三衛的定位一樣。戰鬥力杠杠的,但是由於人數太少,所以獨木難支,只能依靠大國生存。

烏克蘭的哥薩克人是比較多的,他們甚至組建過哥薩克酋長國,以此對抗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暴虐統治。

但是畢竟體量太小,所以哥薩克酋長國在1654年才會主動與沙俄簽訂條約,喊來了俄軍一起對抗波蘭立陶宛聯邦。

雙方打了十多年,最終哥薩克酋長國被劃入了沙俄的勢力範圍,但是還有一部分烏克蘭人,是留在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境內了。

加入沙俄的這部分烏克蘭人,後來經過沙俄100多年的改造和同化,其中的貴族階層,已經完全變成了親俄分子了。只有普通老百姓還堅守著烏克蘭的文化,或者說是哥薩克人的文化。

至於留在波蘭立陶宛聯邦里的那部分烏克蘭人,則依舊堅守著哥薩克文化。所以說,這就是烏克蘭這個國家後來比較撕裂的根本原因。

東邊一部分相當親俄,西邊一部分則更加親近波蘭,而這兩家是勢不兩立的關係。就算到了18世紀後期,沙俄和普魯士奧地利,一起瓜分了波蘭立陶宛聯邦,沙俄佔了烏克蘭西部,但雙方的文化已經成型,沙俄再想改變什麼,已經很難了。

蘇聯時期,烏克蘭人選擇合併到一起,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不管是親俄的還是親波蘭的,總歸他們都是烏克蘭人,都以哥薩克騎兵的後裔自居。畢竟哥薩克是那個年代戰鬥民族的代表,自詡戰鬥民族的後裔,說起來不僅能提升民族自豪感,而且也能讓其他民族感到懼怕。

哥薩克和烏克蘭可以劃等號嗎?俄羅斯境內,至少還有4群哥薩克人 - 天天要聞


俄羅斯也有大量哥薩克

每次提到沙俄開疆拓土,就有人指出,都是烏克蘭人充當前鋒。其實他們根本不懂,烏克蘭和哥薩克是不能劃等號的,他們聽說是哥薩克騎兵給沙俄當前鋒,就認為這些人都是烏克蘭人。

其實在沙俄原來的地盤上,本來就有不少哥薩克人。

和烏克蘭的哥薩克人一樣,沙俄的哥薩克人也是那不羈放縱愛自由的人。沙俄的農奴制是非常厲害的,農奴們佔據了俄國90%以上的人口,他們沒有任何自由可言,甚至可以說是貴族們的私人財產。

這些農奴,沒有自由,沒有尊嚴,沒有私人財產,只能悶頭給貴族們幹活,以種地為主。除此以外,就是負責結婚生下小農奴,繼續給自家主人幹活。

哥薩克人是一幫富有反抗精神的人,他們寧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也不願意屈服於這些貴族,成為他們的奴隸。

哥薩克和烏克蘭可以劃等號嗎?俄羅斯境內,至少還有4群哥薩克人 - 天天要聞


16世紀時,哥薩克人主要分在6個地方,分別是扎波羅熱、第聶伯河、頓河、格雷班、葉克以及伏爾加河等。

其中,扎波羅熱和第聶伯河這部分哥薩克人,勉強可以算成是一部分烏克蘭人的祖先。剩下的則基本都在俄國境內。

俄國境內的哥薩克人,主要集中在頓河流域、高加索的格雷班、烏拉爾河中游的葉克以及伏爾加河畔。所以俄國境內的哥薩克人至少有4波,比烏克蘭境內的哥薩克分類還要多。

由於俄羅斯本族人也自詡驕傲的戰鬥民族,所以他們根本不願意過多強調哥薩克人的強悍,更不可能讓哥薩克人掩蓋俄羅斯人的驕傲。他們只需要哥薩克人在前線為他們衝鋒陷陣、開疆擴土即可。

至於,究竟是烏克蘭的哥薩克人多,還是俄羅斯的哥薩克人多,這個真心不好統計。因為每一處的哥薩克人數量是不同的,而且伴隨著戰爭的損耗,人數的變化也是很大的。

哥薩克和烏克蘭可以劃等號嗎?俄羅斯境內,至少還有4群哥薩克人 - 天天要聞


哥薩克是沙俄開疆拓土的主力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沙俄有一個習慣,他們在開疆拓土的戰爭中,往往都會將少數民族的兵力放在最前線,也就是炮灰的位置。

很明顯,哥薩克人也經常擔此重任,為沙俄軍隊中衝鋒在前的部隊。沙俄這麼做,至少有兩個好處:

  • 首先,這些少數民族的士兵,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所以戰鬥力強悍,對俄軍取勝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 其次,沖在最前面,那消耗肯定是最大的。沙俄恰好可以利用這一點,削弱各民族的勢力,以此便於沙俄對他們的統治。

關於後一點,其實我國的土爾扈特人是深有感觸的。因為他們曾經在伏爾加河定居過,正是因為受不了沙俄經常抽調他們的青壯年去前線打仗,一去往往是不復返,所以才會選擇東歸。

奧斯曼土耳其、波蘭立陶宛聯邦等國的戰爭中,哥薩克人總是衝鋒在前。翻越烏拉爾山脈,在西伯利亞大肆擴張的俄軍中,哥薩克人同樣也是主力。

不是說這個民族生育能力有多強,怎麼打都打不完,而是因為哥薩克從來就不是一個民族。他們只是一群走投無路,聚在一起抱團取暖的人罷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著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
外國船隻插五星紅旗避禍,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聞

外國船隻插五星紅旗避禍,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中東海域上演了一出"換旗求生"的戲碼,在霍爾木茲海峽這片火藥桶般的水域,外國商船們突然集體玩起了"變裝秀"——清一色掛上中國五星紅旗。 (在霍爾木茲海峽,大量外國船隻懸掛五星紅旗以避免....
郭永紅任天津市委組織部部長 - 天天要聞

郭永紅任天津市委組織部部長

7月9日,天津市委組織部領導幹部會議召開。市委書記陳敏爾主持會議,宣布中央有關任職通知和市委關於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任職的決定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嚴的標...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駿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視頻的真相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駿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視頻的真相

李人駿把萬海定為黑社會,是因為王彧的指證。王彧在幕後老闆陳勝龍和程子健的一番操作下,對萬海做偽證,陳勝龍告訴他說是零成本,只需要誣告萬海,就可以把萬海手裡的萬川集散中心搞到手。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隨著姜紅軍和孫飛被抓,李人駿被約談,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