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宣統官員周詢游四川成都「東大街」

2025年03月15日15:44:06 歷史 1133

唐朝時就存在的這條街路,是出川必經之道;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多少馬蹄聲,嘚嘚地敲響了腳下的石板路··這就是成都東大街

清朝宣統官員周詢游四川成都「東大街」 - 天天要聞

周詢

宣統元年(1909)秋,煙雨迷濛。一個形象乾瘦的官員,騎著一匹健驢也走上了這條街。他叫周詢,貴州麻江人,多年在四川為官,此次是到省城述職。當年成都不大,所謂「穿城九里三」,府河上東門大橋已是城外。周詢下驢倚橋邊石欄杆遠眺,對僕人周三喜說:「這東門大橋乃百姓俗稱,實名『長春橋』,又叫『濯錦橋』。光緒癸未年修補時挖出宋碑,說明這橋宋代就有了!』

清朝宣統官員周詢游四川成都「東大街」 - 天天要聞

長春橋

但見清流中艄公擺渡,漁翁搬罾垂釣,河畔岸樹青青。周詢遙望遠處跨金水河合江處的「大安橋」和雕欄畫廊的安順橋,捻須嘆道:「美哉,芙蓉城!此地9萬餘戶,30萬人……過橋就是東大街,進了兩江環抱之省城了!」

清朝宣統官員周詢游四川成都「東大街」 - 天天要聞

迎暉門

苔蘚斑駁的城門上大書「迎暉門」。毛驢「噠噠噠」地進了東門城門洞,鬧市頓入眼帘。東大街從城門洞向西走,有下東大街、中東大街、上中東大街、城守東大街、西中東大街、西東大街、鹽市口,共7條街。

周詢對憨頭憨腦的三喜說:「前年官府統計,全城四門及附郭大小共516條街道,都很狹窄。較繁華的南大街、北大街、總府街、文廟街等,只有二丈左右寬,其餘多不及二丈。科甲巷更是狹得更可憐,僅數尺寬……這條東大街富麗無比,可並排走四乘八人大轎,真是名震巴蜀呢!」

清朝宣統官員周詢游四川成都「東大街」 - 天天要聞

東大街兩旁人家屋檐都與階齊,下雨時行人可以檐下避雨,晚上又可擺「夜市」。只見滿街各字型大小的首飾鋪、綢緞鋪、皮貨鋪、土洋百貨以及專賣京、蘇、廣貨的商家鱗次櫛比,黑漆金字大招牌像比賽般一家比一家輝煌,行人熙熙攘攘。街邊隔不多遠便擺有三尺多高、盛滿清水的長方形石缸。缸內水草飄曳,鯽魚鯉魚在裡面悠然遊盪,像在顯示老城的慵懶閑適和古舊……

清朝宣統官員周詢游四川成都「東大街」 - 天天要聞

原來,石缸是用來貯水滅火的,叫太平缸。乾隆四十九年後東大街發生過幾次大火災,後來為防患未然,重修建築時處處有高聳的風火牆,造型典雅、多彩多姿。街邊還擺著麻搭、火鉤等救火傢具——那是後來丁寶楨當四川制台時命各商鋪製備的。

路面全鋪著紅砂石板,城裡人、鄉下人,都把逛東大街當成最時髦而快活之事,石板路上已很有些坑坑窪窪」。

清朝宣統官員周詢游四川成都「東大街」 - 天天要聞

下東大街處有座牌樓,橫額寫有「既麗且崇」四字,出處是漢左思蜀都賦》「既麗且崇、實號成都」之句。1924年楊森當省督辦獨霸成都時,實行「新政」,為拓寬東大街,拆除了這座牌樓。

清朝宣統官員周詢游四川成都「東大街」 - 天天要聞

街北有個「府城隍廟」。在這個鬼怪爭雄的城隍廟里,酒館、湯圓麵店、百貨店、算命卜卦、雜要跑灘……羅列,鬧哄哄的。周詢主僕二人也興緻勃勃地進去觀玩一番,還在城隍菩薩下破舊的供桌上敬了一炷香,恭恭敬敬地磕了幾個響頭…

…(解放後城隍廟廢,1982年2月1日後,這裡改建為成都市立體電影院,再後被拆除)。

主僕二人走到中東大街紗帽街口,周詢說:「此處為明代稅課司茶局所在地,如今為陝西涇縣會館……」到城守東大街,周詢又慨嘆:「此處明代為都司、提學道署所在地,到我大清為守護省城之『城守游擊署』,故有此街名!」(「抗戰」時期,「城守游擊署」舊屋成為四川省圖書館)。

街南有以腌滷菜而享有盛名的「香風味」飯館,以「蘸水豆花」出名的「榮盛」豆花飯店……陣陣香氣飄來,令人酸口水直冒。過了「榮盛」,再走幾步是個丁字路口,周詢指著左邊一條熱鬧街市說:「那是走馬街,你看全是帶鋪板的青瓦平房,好氣派!」

身後僕人周三喜問:「老爺,昨個叫走馬街呢?」

清朝宣統官員周詢游四川成都「東大街」 - 天天要聞

走馬街

周詢答道:「這走馬街再往左一拐,就是督院街。自大清入主中原後,每年全四川各州縣有許多官員騎著高頭大馬,去督院拜見總督大人,所以這街就叫走馬街……」

主外二人再往前走到中東大街暑街南口,周詢在毛驢上指著兩旁街樓說:「這裡明代有長史司署,清設四川按察使署。街南有寶元通百貨公司,又有萬鈺銀樓,為省城銀器業最早最大之商鋪。又有中西大藥房,創設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是省城西藥業最早的!」

清朝宣統官員周詢游四川成都「東大街」 - 天天要聞

東大街是成都最富庶的街道,幾里長的街上有很多兩三層樓的鋪面,又高、又大、又深;招牌全是黑漆金字,富麗堂皇。外地旅客到達成都,大都住到東大街各處旅店……再往前走,是鹽市口。周詢說:「街口原為魚市所在,鹽市口,乃全城大鹽市。東大街從東門大橋至鹽市口,數里長街,真乃芙蓉城之《清明上河圖》啊!」

周詢後來曾說:「仆髫齡隨宦,久寄此邦,壯歲入官,復臨故地。」耳聞目睹,他1936年寫了本記述成都東大街的《芙蓉話舊錄》。

但緊華的東大街卻如廁困難,民國時成都人「展言子」說:「東大街找茅房——沒門!」

清朝宣統官員周詢游四川成都「東大街」 - 天天要聞

而這條街上的茶館卻多,最著名的是工商界人士廖文長的「華華茶廳」。它開在城守東大街,有茶座一千多,可稱西南最大的茶館,當然自備廁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 天天要聞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吳承學黎國韜教授所著《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一書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將在中華書局出版,請我寫序。為了撰寫序言,我重新閱讀了國韜各種著述,並且大致了解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史。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一些回憶與感想。壹1990年,我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國韜1992年考...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 天天要聞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李成晴一1925年,六十一歲的茹經老人唐文治在《自訂年譜》中反思道:余向主道德教育,迨閱歷世變,始悟性情教育為尤急。到了翌年,唐文治在《<南洋大學三十周年紀念徵文集>序》一文又重提性情教育的新定位:「故夫有真性情,而後有真學問、真事業。余向主道德教育,及今思之,與其為道德高遠渾噩之談,毋寧言性情教育悱惻...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自由與奴役的殊死戰鬥中,中國與50多個國家的人民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並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VR展《轉折·從頭越》體驗效果。受訪者供圖 戴上VR頭顯,「穿越」至90年前,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拉開序幕。 「突破4道封鎖線時,每到一次封鎖線,就有牆從天而降,飛機從後往前掠過,結合音效,壓迫感很強。在戰鬥場景中,我們在掩體中穿行,還有互動可以幫邊上的戰士取彈藥箱。建模很真,被炮彈砸的時候,我忍不住晃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