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售43個港口,暴賺228億美元的李嘉誠引起了全球的轟動。可是實際上這個項目並不是李嘉誠的傑作。因為李嘉誠在2018年就完全退休了。長和商業帝國已經進入了李嘉誠兒子李澤鉅的時代。
李嘉誠是真正退休,並不是在幕後遙控,而是真正退休。這幾年他都是在搞自己的私人投資跟慈善基金而已。換句話說2018年開始,長和帝國就進入李澤鉅時代。這次出售港口的項目就是李澤鉅操刀的。
可以說李澤鉅一直是被人低估的豪門接班人,低調的他商業能力絕對不亞於父親跟弟弟。
一、少年時代:書香門第與家族使命
1964年8月1日,李澤鉅出生於中國香港深水灣道29號,父親李嘉誠是香港「塑膠花大王」,母親庄月明是李嘉誠的表妹兼賢內助。作為家中長子,李澤鉅自幼被寄予厚望,父親常言:「澤」為家族傳承,「鉅」喻事業宏大。
童年時期,李澤鉅與弟弟李澤楷就讀於聖保羅男女中學,接受嚴格的中式教育。15歲時,他遵從父親安排赴加拿大溫哥華升學,期間在麥當勞打工賺取生活費,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父親創業艱辛。1983年,李澤鉅加入加拿大國籍,為家族日後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掃清法律障礙。
二、求學與成長:斯坦福的土木工程精英
1985年,李澤鉅以優異成績考入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土木工程學士及結構工程碩士。父親特意安排他旁聽長實集團董事會會議,潛移默化中學習商業思維。畢業後,他拒絕多家國際投行邀約,選擇加入長江實業從基層做起,被安排在中環華人行辦公室跟隨叔父輩學習。
三、初露鋒芒:從萬博豪園到長江基建上市
1986年,李澤鉅參與家族對加拿大赫斯基石油的收購,首次展現戰略眼光。1988年,他主導溫哥華世博會舊址開發項目「萬博豪園」,面對當地居民排外情緒,他穿梭港溫兩地200餘次,最終促成兩地同步發售,創下25億美元銷售額紀錄,由此晉陞執行董事。
1996年,李澤鉅主導分拆長江基建上市,獲得25倍超額認購,為家族資產增值千億港元。同年5月,他在香港中環遭遇世紀悍匪張子強綁架。李嘉誠支付10.38億港元贖金後,他次日即返回公司正常工作,展現出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質。
四、繼承之路:從「太子」到長和掌門
2012年,李嘉誠宣布分家計劃:長子李澤鉅接管長和系核心資產,次子李澤楷獲得現金支持創業。2018年3月16日,90歲的李嘉誠正式退休,李澤鉅接任長和集團主席,掌管市值超8500億港元的22家上市公司。
面對弟弟李澤楷的競爭,李澤鉅以穩健作風取勝。後者雖憑藉電訊盈科等企業擁有千億資產,但多次併購失利導致負債纍纍;而李澤鉅主導的歐洲基建收購、長江基建上市等案例,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家」。
五、家族傳承:從「守業」到「再創業」
接班後,李澤鉅延續父親「發展不忘穩健」理念,同時推動戰略轉型:2019年斥資588億港元收購英國電網,2020年投資100億港元布局ai醫療,2023年成立「李嘉誠人工智慧研究院」。其長女李思德(michelle)自2018年起逐步進入家族企業,現任兆豐地產董事及慈山寺董事,被視為第三代接班人。
家庭生活方面,李澤鉅與妻子王富信(後改名王儷橋)育有三女一子,一家六口仍與李嘉誠同住一棟豪宅。他坦言:「父親是我最欽佩的人,我們既是父子也是拍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