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1901年的張學良,卻做到了橫跨兩個世紀,活了101歲高齡,張學良一半的人生都被困在了蔣介石手裡,長期處於軟禁狀態讓張學良染上了抽煙喝酒。
可煙酒不斷的張學良卻活了整整101歲,令人嘖嘖稱奇,張學良去世後,趙一荻公開了張學良的長壽秘訣,竟然只有4個字:「他很會吃!」
張學良究竟有多會吃呢?
張學良小時候身體很差,張作霖請來了好幾位大廚,為兒子準備各種葯膳調理身體,因此張學良從小就非常注重飲食,即便後來被蔣介石軟禁,也沒有降低他對於吃的標準。
1936年,「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卻遭到了蔣介石的軟禁,蔣介石擔心被人發現,會在輿論上對自己造成不利的影響,就將張學良送到了貴州鄉下的一個別墅里生活。
貴州物產豐富,水肥魚美,張學良去了貴州以後,經常在別墅附近的一個小湖邊釣魚,趙一荻就將這些鮮美的魚做成魚湯給張學良滋補身體,當時的勞苦大眾連飯都吃不飽,更別提喝魚湯了。
張學良雖然出生於上個世紀,但他對於飲食的一些觀點非常超前,放在今天也很有借鑒意義。
張學良認為,每一頓飯都要注重搭配,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葷素搭配,粗細結合,既要為身體提供高品質的營養物質,也要吃一些粗糧,輔助消化。
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吃上雞鴨魚肉才算是過上好日子了,但是張學良認為肉類雖然美味,卻不可多吃,肉吃多了對身體是一種負擔,會提升各種疾病發作的概率,也會導致肥胖。
但是,肉也不能完全不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吃海鮮和魚類,對身體百利而無一害。
張學良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喝一杯溫開水,吃一顆雞蛋,然後才開始吃早餐,中午的飯菜有葷有素有海鮮,主食也是粗糧細糧搭配著吃。
除此以外,張學良還要求每頓飯都必須有湯,哪怕只是一碗青菜湯,也要在吃飯前喝一頓,這樣吃飯對腸胃很好,不僅補充了水分,也可以避免吃得太多,減輕腸胃負擔。
蔣介石將張學良軟禁起來後,幾乎每年都要在張學良身上花費數百萬元,所以張學良的生活水平其實很高,他不僅在飲食上非常注意,在運動上也非常積極。
張學良對網球、高爾夫球等舶來運動很感興趣,雖然出不了門,但他經常會約上國民黨的幾個高官一起打球,後來張學良去了美國生活,依舊保持著運動的習慣。
晚年的張學良對飲食更加註意,他很少吃豬肉羊肉,經常吃魚肉牛肉和海鮮,再搭配一些豆製品和蔬菜,偶爾朋友會寄來東北酸菜,張學良就讓傭人給自己做一道酸菜燉大骨以解思鄉之情,即便很少有機會吃到老家的美食,張學良依舊是淺嘗輒止。
健康的飲食習慣,成了張學良長壽的秘訣,即便他經常抽煙喝酒,也沒有影響他老人家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