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科學實證的角度看待歷史的話,凡是沒有被考古證實的史料,都不可以盲目地當成真人真事去相信的。凡是被考古證實了的歷史,都應該尊重考古的實物依據,不能夠主觀否認可靠實物證據證實了的歷史。這是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也是科學的嚴謹性要求人們必須實事求是和尊重事實的。
但是話又說回來,大多數歷史的記載基本都缺乏考古可靠證據的證實,難道我們就應該一概懷疑嗎?當然不能這樣做,這不但是非常有害的,而且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是古人編寫歷史,有直筆事實的傳統,一般沒有真憑實據的事情,史官們是不會隨便記載的,而且大量的考古出土文物也證實古人的這一優秀史學品質。二是古人在選擇記載歷史事實的時候,都是有一定的目的的,而這個目的的實現需要建立在後人相信前人所記載的歷史基礎之上。
如果不相信某些歷史記載,那古人記載某些歷史的用意就起不到作用了。所以對於歷史記載,絕不能冒然懷疑。我們要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同時,也要對那些沒有被證實的歷史進行分析研究,弄清古人的真實用意到底是什麼。只有搞明白了古人的真實用意,我們才能夠冷靜正確地對待那些歷史記載。
歷史是記錄發生在特定時間空間下發生的特定事件的,這些事件的真實性和具體的細節不一定全都是歷史記載者親身經歷體驗或者親自考證過的。既有以訛傳訛,傳到最後徹底變樣的,也有從一開始某些事就不是真實發生過的,而是史學家和統治者出於某種目的有意編造的。所以我們要容許歷史有虛構的部分。
對於那些虛構的歷史和未被考古證實的歷史,我們要弄清史學家的真實意圖對我們後人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如果是有益的,即便是假的,我們也應該無條件地相信,如果是無益的或者是有害的,那我們就必須大膽質疑和對其揭露,不要讓那些東西貽害後世,即便被證實是真的,我們也要選擇性忽略掉。
歷史的記載也許是假的,但它對後世的影響一定是真實的,如果其影響是有益的,即便是被前人故意編造出來騙人的,我也心甘情願被前人欺騙。歷史是有立場的,選擇性地相信自己的歷史,既是一種立場,也是一種民族的信仰。
對於歷史本來就應該選定立場,然後相信該相信的,質疑該質疑的。尤其是對於那些束縛民族文明進步的歷史,就應該大膽質疑。對於那些站在封建王朝立場上編出來的謊言,就應該徹底揭露出來,並將其批判否定以後拋棄掉。對於那些有利於民族團結和統一的歷史,就應該無條件相信。比如,我們都相信自己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這一點,即便是假的,我們也要相信。否則就會發生民族認同危機,導致民族分裂。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