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權:李東才的另一劣跡

2025年02月14日09:13:02 歷史 1463

王民權:李東才的另一劣跡 - 天天要聞



文/王民權

李東才,亦作李棟才或李棟材,近世著名「井案」中殺害井勿幕先烈於興平南仁堡,並迫不及待地割取勿幕首級渡河以獻陳樹藩者。百多年來,人們但凡言及井案,幾乎沒有不提及其戕井獻頭之惡跡。久焉矣予人的印象,似乎此賊所以遺臭萬年之事,只此一件,殊不知事有不然且誠乃大誤會焉。因為不幸而恥為其鄉黨的李儀祉先生,生前曾有《書李東才事》一文,專門談及此賊,文曰:

李東才,殘殺余至友井勿幕者也。余恨之弗能忘,記之者記恨也。東才與勿幕及余為同邑人,距余里甚邇,然余初弗識其人。

陸建章者,袁世凱之爪牙也。督陝殘害革命同志無算,余父當時亦幾不免。勿幕遁跡上海,而陸氏忌之。袁氏稱帝,陸氏更肆其虐,時遣偵探出,蹤跡黨人。

王民權:李東才的另一劣跡 - 天天要聞

余旅居金陵,一日方食,有客冒然入,呼余「二哥」,雲初來自長安,述余家人近況甚詳。余讓之食,即食,曰:「餘生計無聊,將往滬覓友求升斗之獲。」旋詢余諸鄉人在外省者住址及所事業,所指者皆黨人,而尤諄諄采勿幕蹤跡。時勿幕已入滇矣,余告以余舌耕於此,與諸人素不通信,東才無所得而之滬。又與友人處相遇之,東才告余曰:「求事之難如此,余將歸矣,過南京,尚欲再訪二哥謀資助也。」余漫應之,然東才未再至。

陸建章以舐犢之愛,棄地而逃。袁氏之滅忽焉,黎氏繼之,黨人有復得志者,勿幕亦彈冠為關中道尹。靖國軍與陳督樹藩相持不下,勿幕處其間,為陳氏所疑忌。郭堅誘勿幕論事,勿幕坦然往,及門即為東才所掩殺,獻首於陳,得巨金匿跡漢口租界中。勿幕之兄崧生鎮守榆林,聞之慟欲絕,誓復仇,遣死士蹤跡之。

一人偽與東才善,日誘與作聲色飲食之酬酢,久而不疑。某日與之並行於歆生路,越路之中,即出租界,是人肩推東才,即有伏者四人,起而執之,檻送於榆林。崧生聞其至,陳刀俎鼎鑊以迎,縛之於馬樁,活剝其皮,肢解其體,剜其心肝,而以皮蒙馬鞍,出入乘之。東才自始受刑至死,未嘗出一聲。

王民權:李東才的另一劣跡 - 天天要聞

原來尚在「井案」發生之前,或者易言之,陸建章以陝督而「殘害革命同志」時,此賊即其爪牙。「勿幕遁跡上海,而陸氏忌之」,「時遣偵探」「蹤跡」之,此賊充其偵探,且以先生與勿幕交誼素深又時在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執教,曾親向先生打探過「諸鄉人在外省者住址及所事業」,而於「勿幕蹤跡」尤為「諄諄」即最為詳盡。直至先生告以其 「……舌耕於此,與諸人素不通信」,才嗒然「無所得而之滬」。

此事至少說明兩點:

其一,不管其出何動機或動機的間接與直接,此賊在陸建章時期就有加害勿幕之心矣,其滬行未如所願,只是「時勿幕已入滇矣」,沒遇上合適機會而已。

其二,此賊害井之心一直不死,其南仁堡行刺絕非是一次偶然事件,亦即是說,只要當事雙方都在,出事是遲早的事情,關鍵是要有合適的機會和出怎樣的事情,而其此次之所以出奇的順利,關鍵就在於勿幕本人一時非人所思的大意,為其提供了得售其奸的機會。

王民權:李東才的另一劣跡 - 天天要聞

憾乎長期以來,人們大多不曾見過先生這篇文章,有的甚至因為不知道作為水利方家的先生還會有這樣的文章,從而想不到在先生的遺著中查找,以致當下的研究多為孤立的就事說事,未能對於此賊和此次事件做出全面深刻的認識和判斷!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黨的優秀地下工作者:李子純 - 天天要聞

黨的優秀地下工作者:李子純

李子純,字粹夫,1900年4月出生於河南省西華縣楊樹李村,先後就讀於西華師範學校和開封東嶽高中。他聰穎好學,擅長演講,愛讀歷代名著。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精忠愛國、不屈不撓的精神影響著求學的李子純,他逐漸成長為一名愛國進步青年。
周顯:利字當頭時,方知是愛國還是賣國 - 天天要聞

周顯:利字當頭時,方知是愛國還是賣國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周顯】特朗普向巴拿馬政府施壓,宣稱美國必須重新掌控巴拿馬運河,必要時不惜動用軍隊。此後不久,兩名美國律師向巴拿馬最高法院提訴,要求撤銷「長江和記實業」的經營合約,並指該合約違憲。同時,巴拿馬審計署也向港口公司展開詳盡審查,以確保其遵守特許協議,並要求提交全面的收支報告。拉鋸了兩...
楊秀清余部:劉官芳苦戰金壇,卻沒人願意幫助他 - 天天要聞

楊秀清余部:劉官芳苦戰金壇,卻沒人願意幫助他

1856年9月,楊秀清死於天京事變,東王余部各奔東西,自謀出路。冬官丞相劉官芳,楊秀清一手提拔起來,選擇了投奔韋俊,一生頗為坎坷。東王楊秀清主持太平天國軍政,也提拔了不少將領,但很少有人願意為他出頭。楊秀清死後,麾下將領沒了昔日的風光,只能
西電博物館,真的很不錯! - 天天要聞

西電博物館,真的很不錯!

大家好,我是小棗君。前幾天,我去了一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參觀了他們的博物館和校史館,感覺非常不錯。今天,通過這篇文章,分享一下現場的情況。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先在校園裡轉悠了一下:環境很不錯,建築很漂亮,還有來來往往的大學生,校園氛圍很濃厚。校園很大,為了節約時間(tōu lǎn),我騎了一輛共享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