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50歲到60歲這十年,是最「苦」的年齡段,別不信

2025年02月12日23:13:28 歷史 1337

古龍說:「一個人在少年得意,未必是福,而少年時的折磨,卻往往使得日後能有更大的成就。一塊美玉,不經琢磨,不能成器,人之一生,何嘗不是如此?」

少年人要心忙,忙則攝浮氣;老年人要心閑,閑則樂余年。

曾國藩曾說過:「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閑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像湍急的流水,身強力壯,大風大浪之後,依然可以再次東山再起。

人到中年的時候,生命已經流過了青春湍急的峽谷,來到了相對開闊之地,變得從容清澈起來。

人到老年的時候,花兒已經謝了,人生的列車已到了最後的一段路程,完成了任務,也看淡了一切。

人這輩子,50歲到60歲這十年,是最「苦」的年齡段,別不信。

人這輩子,50歲到60歲這十年,是最「苦」的年齡段,別不信 - 天天要聞

01、50歲到60歲這十年,精力下滑,意外概率加大,氣運大不如前。

明禮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拼盡一生的力氣將他托舉出了農村,讓他脫離了農民的身份。

他是當時村子裡第一個走出農村的大學生,帶著全村老少的希望走出了貧窮的山村。

然而,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家世背景人脈的他,來到大城市生活打拚,又談何容易。

大學四年,他過的非常辛苦,同學們在盡情享受美好輕鬆的大學生活的時候,他卻忙著勤工儉學賺學費。

其實,上天也是公平的,往往給你關了一扇門的時候,也會在無意中給你打開了一扇窗。

正是因為貧苦的出身,練就了他的堅韌和堅強,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社會上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他比那些在象牙塔中安逸享樂的人,更早地了解了社會的殘酷和激烈。

因此,他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沒有立即找工作,而是選擇了考研,因為他充分體會到學歷門檻對一個人的起點多麼重要。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順利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很快兩年研究生的學習經歷就結束了。

他因為自己的優秀,加上重點大學碩士的背景,順利進入了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工作。

其實,從他上研究生的時候,就在心中暗暗發誓,絕不會僅僅局限於一輩子給別人打工,而是一定要闖出屬於自己的天地和事業。

所以,在他在大公司歷練了五年以後,果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人這輩子,50歲到60歲這十年,是最「苦」的年齡段,別不信 - 天天要聞

此時,他已經三十三歲了,因為家境貧寒,一心想發展事業,一直沒有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所以還一直單身,依然是一個人獨自奮鬥。

但是,多年來的打拚和堅強歷練,也已經具備了很強大的為人處事能力。

在他在商場打拚了十年之後,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公司一躍成功上市,他也徹底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時間過的很快,不知不覺,這一路走來,驀然回首,他已經來到了四十多歲,再過幾年就要五十歲了。

事業上有了起色,同時他也遇到了自己伴侶,在四十五歲這一年終於成家立,第二年兒子出生,算是老來得子。

然而,他也不再年輕,自從四十五以後,他就開始感覺到身體和精力與年輕的時候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了。

以前,年輕的時候,為了談生意,可以一天不吃飯,連續工作幾十個小時不休息,只需要睡一覺,就能很快恢復過來。

有了家庭之後,既要照顧嬌妻兒子,還要操心公司的事情,來到五十歲以後,他就明顯感覺到了心力交瘁的程度。

很多時候,他經常會感覺到體力不支,精力耗盡,太多的文件需要看,太多的人際關係需要應付,太多的決策需要他定奪。

他身後的兒子才上小學,所以他只好硬著頭皮強撐著,可是還是出現了意外。

他因為一個疏忽,一念之差,導致公司瀕臨破產,損失巨大。

人這輩子,50歲到60歲這十年,是最「苦」的年齡段,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寒窯賦》有言:「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盡欺!此乃天理循環,周而復此也。」

人這一生,氣運是有定數的,注福注祿,命里已安排定。

人在年輕的時候,身強力壯,精力旺盛,腦子靈活,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最好的時候,不僅執行力強,而且適應性也強,做事容易成功。

人過了五十歲的時候,無論是從身體還是從精力上都已經大不如從前,在職場上,已經是被邊緣化的一群人,在生活上也已經開始步入老年的一批人。

然而,這個時候,人生的使命和責任還沒有完成,還有十年才能退休,兒女還未成家立業,你還要在單位里繼續努力工作,還要繼續努力賺錢。

當一個人的精力開始下滑,價值開始打折扣,自然他的氣運也會跟著走下坡路,生活的各種風險和意外也會加大。

能力已經開始下降,但是生活重擔一點都沒有減輕,這樣的時期,註定是非常辛苦的。

人這輩子,50歲到60歲這十年,是最「苦」的年齡段,別不信 - 天天要聞

02、50歲到60歲這十年,身體機能下降,出現斷崖式的衰退,疾病開始頻發。

建輝才剛剛五十九歲的年紀,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被緊急送入醫院。

建輝從貧寒的家庭中走出來,一個人拼了十年的時間才在大城市紮下根。

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工人,在一家國企工作,雖然工資不是很高,但是其他待遇不錯,工作也安穩,就這樣大半輩子省吃儉用,在城市買了房子,娶了媳婦,生兒育女。

在他的人生來到五十歲的時候,該有的東西也基本上都有了,房子有了,兒子大學畢業了,有了體面工作,家庭也和諧和睦。

他計劃著在退休之前的最後十年,好好工作,能安穩到退休,順利退休以後,就與老伴過自己的小日子,瀟洒的為自己活一次。

可是,還沒等到退休的時候,他就出現了意外。

五十九歲的時候,兒子要結婚了,他無比的高興和自豪。自從兒子的婚事定下來以後,他就開始沒日沒夜的張羅準備,並且還時不時地利用周末接一點私活多賺一些錢,給兒子辦一個盛大難忘的婚禮。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卻倒在了兒子婚禮的前夕。

人這輩子,50歲到60歲這十年,是最「苦」的年齡段,別不信 - 天天要聞

《西王母傳》說:「且夫一人之身,天付之以神,地付之以形,道付之以氣。氣存則生,氣去即死,萬物草木,亦皆如之。」

西王母認為一切生靈,包括人在內的萬物草木都是由三大部分構成的,它們分別是神、形、氣。

神來自天,形來自地,氣來自道,而能夠維持萬物草木活著的關鍵卻是氣,氣存則生,氣去則死。

猶如《鍾呂傳道集》說:「人出生之後五千日氣足,其數自滿八十一丈。方當十五,乃曰童男。是時陰中陽半,可比東日之光。過此以往,走失元陽,耗散真氣,氣弱則病、老、死、絕矣。平生愚昧,自損靈光,一世凶頑,時除壽數。」

這裡說人的氣是有定數的,五千日之後,人的氣數為八十一丈,那時的人正是生命最活躍的時候,就像東方升起的太陽。那八十一丈的氣就是人活著的標誌,一旦氣數到了零,人也就結束了。

李銀河曾說,人過了四十歲以後,就已經開始了終結的直通車,也就是說往後的每一年你都會感覺越來越快。

人在五十歲以前,對身體的各種透支和使用,會在五十歲到六十歲之間這個時段有所體現。

正所謂老人們常說:「六十歲是一大關,過了六十歲不得大病,活到七十歲就容易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沒有活到六十歲,很多人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得了重大疾病,忍受病痛折磨。

有的人,在五十歲的時候失業,或者事業受挫失敗,負債纍纍,有的人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婚姻出現了問題等等。

人到了五十以後,身體機能下降,出現斷崖式的衰退,疾病開始頻發,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讓人吃苦受累。

人這輩子,50歲到60歲這十年,是最「苦」的年齡段,別不信 - 天天要聞

03、50歲到60歲這十年,兒女成家立業,急需金錢支撐,經濟壓力更加大。

立昌年輕的時候,賺了錢經常小酌一杯,想吃什麼也捨得錢去買。

相對來說,那個年代,物質相對匱乏,人們賺錢難,賺來的錢都不捨得吃,不捨得穿。

而立昌的生活態度卻是洒脫又恣意的,因為孩子小,花錢少,自己也年輕力壯,賺錢也相對容易,所以也捨得花錢。

可是,父親看見他不懂得存錢,卻憂心忡忡地對他說:「現在趁著孩子小,要多攢下一點家底,否則到了五六十歲,兒女結婚用錢的時候,要受苦。」

但是,立昌卻不以為然,認為趁著孩子小,才要好好享受。

他有兩個兒子,轉眼間就長大了,自己也來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身體大不如從前,賺錢能力也下降。

以前年輕的時候,他是建築隊中技術高超的大工,不僅賺錢多,而且還有人追捧著遞煙送酒的。

然而,現如今人老了,在工地上再也不是以前呼風喚雨的那個人了,重要的工作已經幹不了,只能跟著干一些雜活。

可是,這個時候,家裡卻正是用錢的時候,因為兩個兒子年齡相仿,都挨著結婚,需要出彩禮錢,蓋新房子的錢,籌備婚禮的錢,一出就是雙份。

所以,無奈之下,他又只好多承包土地開始干苦力弄冬暖大棚種植蔬菜和瓜果。

年輕的時候,都沒有吃過這樣的苦,反到老了卻要吃種地的苦。

因為,搞冬暖大棚的人都知道,種植冬暖大棚,連冬天都沒有歇息的時間,一年四季都在棚里勞作,特別辛苦。

即便是年輕人在大棚里時間久了都會胳膊疼腿疼,更何況是五六十歲的老人。

然而,立昌為兩個兒子娶了媳婦以後,欠下了許多外債都得由他來還,所以五十歲到六十歲這十年是他人生中最苦的時段。

人這輩子,50歲到60歲這十年,是最「苦」的年齡段,別不信 - 天天要聞

調查數據顯示:「50歲後的十年,是許多人面臨職業困境、被迫轉行或者被裁員的時期。」

五十歲以後,上有老,下有小,兒女亟待成家立業,年邁的父母亟待養老,可謂壓力山大。

現如今的時代,兒子結婚不僅要彩禮還要婚房,女兒結婚也要配送嫁妝。

很多家庭,為了讓兒女成家立業,基本上就要花光大半輩子的積蓄。

這個時間段,為人父母是非常辛苦的,一套婚房的首付款就已經花光所有的積蓄,還要彩禮,很多人都是借債為兒子娶媳婦。

兒女成家立業以後,被掏空了後半生,只能靠自己來填補,自己賺養老錢,還可能要還債。

而更悲慘的可能是,兒女沒有出息,不努力工作,反而要啃老,這又是苦上加苦。

人這輩子,50歲到60歲這十年,是最「苦」的年齡段,別不信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50歲到60歲這十年,是最「苦」的年齡段。

這十年的時間,要面臨身體的衰老,還要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以及運勢逐漸下滑的困境。

弘一法師曾在臨終之際寫下了遺囑和最後的墨寶——「悲欣交集」。

或許,人生終其一生,走到最後,才能悟道這一點生活的真諦。

所以,人活著,這一輩子,僅有一次,無論面臨怎樣的困境和挫折,都要學會善待自己,懂得積極樂觀,保持好心態,直面苦難,向陽而生。

在有限的生命里,儘可能地體驗盡興,活的精彩,活的有價值。

在該奮鬥的年紀就不要躺平,才能在該休息的年紀安享晚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反傳統到反建制,新浪潮如何作死 - 天天要聞

從反傳統到反建制,新浪潮如何作死

歐洲電影新浪潮運動本身帶來的是一種革新,這種革新有別於以往的電影敘事結構以及邏輯框架,甚至於剪輯方式。歐洲電影新浪潮運動誕生之初在於歐洲電影人為了抗衡好萊塢電影,慢慢的,就逐步發展成為一種新的電影結構,在這個結構里,歐洲電影人逐漸的開闢出來了一種新的藝術電影範疇,並且以此來抗衡好萊塢商業電影。初衷是...
王光鎬:半生叩問楚都 暮年解碼北京 - 天天要聞

王光鎬:半生叩問楚都 暮年解碼北京

與恩師鄒衡(右)在一起 王光鎬 作為曾經的楚文化專家,王光鎬在退休之後卻「半路出家」,將目光投向了一座更為宏大的城池——北京。從先秦楚墓到元明清都城,從武漢大學講台到「北京學」的研究....
金代石碑斷兩截 屬地不明保護難 - 天天要聞

金代石碑斷兩截 屬地不明保護難

右圖為石碑攔腰斷開,斷茬處潔白如雪 靈峰寺遺址地面上的柱礎石 碑首篆書「房山靈峰寺記」 疑似盜挖痕迹 在北京市房山區貓耳山頂峰之下,有一處靈峰寺遺址。在金代,靈峰寺不僅是著名佛寺,也是一....
朱元璋的底層逆襲密碼——用最卑微的出身,玩最狠的權力遊戲 - 天天要聞

朱元璋的底層逆襲密碼——用最卑微的出身,玩最狠的權力遊戲

公元1352年濠州城外蜷縮在破廟裡一個瀕死的乞丐。他叫朱重八,父母餓死、兄長病死,連棺材錢都湊不出。16年後,這個連名字都透著卑微的底層農民,踩著元末亂世的屍山血海,成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胡軍飾有人說他是「草根逆襲的天花板」,也有人
最後的四寸金蓮(38):破壞剿匪,就是對抗政府 - 天天要聞

最後的四寸金蓮(38):破壞剿匪,就是對抗政府

就在蘇子武的眼皮子底下,黃青良愣是把他二舅賈道淵給抓走了,而且人家是證據確鑿的,還帶有田縣警察局的封條,把二舅的珠寶店給封了,就連二舅家,也封了一大部分,只留下幾間偏房、廚房和茅廁。黃青良對二妗子說得很明白,這封條,就是國家的大印,要是敢私
外交部街-門簪上卐字紋與門墩上科林斯柱頭達成微妙和解 - 天天要聞

外交部街-門簪上卐字紋與門墩上科林斯柱頭達成微妙和解

晨光初起,外交部街31號的青磚院牆上,爬山虎的卷鬚正貪婪地攀附斑駁的磚縫。這座始建於1907年的西洋古典建築,在露水浸潤中顯露出某種奇異的莊嚴——正門四根愛奧尼柱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彷彿歷史深處的幽靈正在擦拭記憶的銅門環。
瑪雅文明失落了,不過瑪雅人還活著 - 天天要聞

瑪雅文明失落了,不過瑪雅人還活著

前不久,小紅書上面又來了一批外國網友,分享起日常生活和地方美食——然而這次,他們卻引來了震驚和錯愕,還上了微博熱搜。中國網友們紛紛留言:「什麼,你們還活著?!」這些外國網友是瑪雅人,在中文互聯網上,他們經常被當成早已滅絕的古代民族,以壯麗的金字塔、發達的天文學而著名。他們也是各路神秘學讀物最鍾愛的話...
大清白銀帝國:晉商、徽商、粵商的財富戰爭與江湖恩仇 - 天天要聞

大清白銀帝國:晉商、徽商、粵商的財富戰爭與江湖恩仇

一、晉商:縱橫歐亞的金融帝國締造者1. 皇商發跡秘史1628年,一支駱駝商隊頂著沙暴穿越戈壁,馱著20萬斤茶葉抵達恰克圖。領頭的范家掌柜不會想到,他們正開啟中國最早的國際貿易通道——這條由晉商開闢的萬里茶道,每年運輸量高達25萬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