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中,俄國絕對是最特殊的一個。你說它是歐洲國家,可他們三分之二的領土都在亞洲,國內194個民族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亞洲人種。
你說它是亞洲國家,那估計俄羅斯人要跟你急。因為自始至終,他們始終不承認自己是亞洲國家。他們幾乎不參加任何亞洲舉辦的相關賽事。包括這次亞冬會,俄羅斯如果來鐵定能拿個不錯的成績,畢竟冬季賽事是他們的強項,可人家愣是不來。
可以說,西方虐俄千百遍,俄待西方如初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俄國就這麼希望西方接納自己嗎?
俄國的主體民族,本就是西方人
羅馬帝國時期,歐洲的文明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因此廣袤的歐洲中北部,聚集著大量尚未開化的蠻族。
羅馬人將這些蠻族做了一個分類,主要有3大蠻族,分別是日耳曼人、凱爾特人以及斯拉夫人。
其中,斯拉夫人主要集中在歐洲東部,他們也是歐洲的原住民,同樣分成了3部分,分別是東斯拉夫、西斯拉夫以及南斯拉夫。
東斯拉夫人在公元9世紀,建立了基輔羅斯。這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當然了,這也是學習歐洲其他地方,組建起來的國家。
那麼當時世界是什麼情況呢?東方大家就太熟了,已經到了唐朝末年,接近五代十國了。而西方的日耳曼人早就在公元395年推翻了西羅馬,成了西羅馬的主人。日耳曼人在此後的數百年里,建立起了一系列歐洲國家。
也就是說,東斯拉夫人出現文明的時間,其實已經相當落後了。真可謂是當大家學習先進的科技文化時,他們還在樹上。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個族群好歹也是西方人,而且善於彎道超車。在短暫的接觸文明後,他們立刻組建起了類似歐洲其他國家的基輔羅斯。當然了,主導者是維京人,原汁原味的東斯拉夫人只是一群維京人的部下和奴隸。
維京人在南下打劫的過程中,了解了一系列西歐、中歐的文明發展,他們將這些文明成果帶到了東歐,這才有了基輔羅斯以及羅斯諸國。
可以說,是歐洲文明啟發了俄國人的祖先,因此,即便出於拜祖文化的影響,俄國人也天生喜歡向西方靠攏。更別提他們本就是西方人種為主體的國家了。
俄國自稱第三羅馬,是羅馬正統的繼承者
俄國的蛻變,主要得感謝蒙古人。基輔羅斯是一個分封制的國家,每個留里克家族的王子,都能得到一塊封地,建立自己的小公國。
從9世紀開始,一直到13世紀,其實稍微好點的地塊,基本都被前輩們瓜分乾淨了。因此13世紀才分封的莫斯科公國,只能被分配到了東歐的邊緣地區,也就是莫斯科。
為什麼說俄國人要感謝蒙古人呢?因為沒有蒙古大軍西征,莫斯科公國就永遠不會有出頭之日。
羅斯國家那麼多,強大的也不在少數,一個弱小的、剛誕生的莫斯科公國,憑什麼能力壓群雄,成為羅斯諸國的霸主?
13世紀蒙古人來了以後,蕩平了羅斯諸國中的絕大多數強者,留下的只是一些小嘍啰。這就給莫斯科公國的壯大,提供了發展的溫床。此後的200多年裡,莫斯科公國對蒙古金帳汗國極其孝順,因此獲得了大量好處,從而有了統一羅斯諸國的實力。
15世紀,莫斯科公國統一了羅斯大部分地區,並且推翻了金帳汗國的統治,正式走向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但在歐洲其他國家看來,莫斯科公國說到底也是一個蠻荒的國度,擺不上檯面。
為了讓自己擺脫野蠻的身份,正式融入到歐洲,羅斯人也是想了不少辦法。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所滅,這給了羅斯人一個好機會。
當時東羅馬的郡主索菲亞逃到了羅馬教皇那兒避難,羅馬教皇有意將索菲亞許配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這兩人聯姻以後,莫斯科公國的大公,就算擁有了羅馬皇族的血統。而且索菲亞為莫斯科公國帶來了一系列羅馬的文化信仰和制度,這使得莫斯科公國脫胎換骨,正式向羅馬帝國靠攏,自稱第三羅馬。
這有種鳥槍換炮的感覺,過去他們是一個不入流的蠻荒國度,但經過羅馬郡主的包裝後,搖身一變,居然成了羅馬的繼承者,你上哪兒說理去?既然是羅馬的繼承者,那當然是要向西方靠攏的,畢竟西方文化,其實就是羅馬文化的延續。
慕強心理,西方在近代的表現,比較強勢
東西方文明,在古代都有非常璀璨輝煌的時刻。但是到了近現代,由於明清兩朝過於封閉,使得東方文明漸漸掉隊,逐漸落後於西方。
尤其是軍事方面,西方人在掌握了蒸汽機以後,海軍實力得到了非凡的進步,同時工業化時代也隨之而來。相對而言,東方的近現代工業起步則相對較晚,而且受到了西方較大的影響。
這使得清朝末年,西方列強用降維打擊的方式,讓清朝損失了大量的土地和權益,成為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
沙俄當然也是西方列強之一,而且在清朝所佔據的土地,是所有列強加起來都望塵莫及的。
至於日韓這些東方國家,同樣面臨著被西方列強欺辱的命運。所以說西方的強勢,在近代已經成了全球共識。俄國人自然也看到了這一點,別的不說,僅憑几次工業革命都在西方誕生,就讓俄國人確定了一點,跟著西方混,絕對有肉吃。
俄國是一個十分慕強的國家,既然在近代西方列強的表現如此強勢,那俄國自然要緊隨其後,成為西方列強中的一員,硬擠總是能擠進去的。
俄國說到底只能自成一派
不少人認為,俄國是東西方的結合體。其實俄國和西方顯得格格不入,同樣也沒學到東方的文化,壓根不能算是結合體,只能算是一個半成品。
俄國最強大的時刻,其實是蘇聯時期。沙俄時代的俄國再強大,其實也無法超越蘇聯時期俄國對世界的影響。
由此可見,沙俄一味地向西方靠攏,其實未必就是明智之舉。反倒是蘇聯自成一派,卻把俄國帶向了本不屬於他們的高度。
至於俄國到了現代的選擇,則又走上了老路,一味地向西方靠攏,結果人家壓根就不肯接受你。哪怕如今雙方鬧掰了,其實俄國對西方的親近程度,是東方遠遠比不了的。只有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才會想到東方,說到底,咱就一備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