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無處不在,學生時期有考試的競爭,工作時有業績的競爭。對於商品來說,競爭力同樣重要。如果一款商品缺乏競爭力,它就會被市場和社會淘汰。
這不是個例,在酒類市場也是如此。如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新品牌不斷湧現,「老前輩」們也在不斷革新生產工藝、產品設計和銷售模式。如果一個廠家固步自封,不進行任何改革或推出新產品,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最終就會面臨銷售困境。
在我國就有這樣三款酒,它們曾經家喻戶曉,但由於種種原因——可能是經營不善、資金不足或者營銷不當,如今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變成了小眾酒。這些名酒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人們心中的「酒神」。然而,隨著上世紀90年代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酒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不再僅僅滿足於「好喝」。
特別是從9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酒類市場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我們也見證了很多名酒的落寞,他們從輝煌的名酒成了如今的雜牌就。卻不知這些雜牌酒也有自己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在當時頗有名氣,但現在卻成了小眾酒,實在令人惋惜。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三款「落魄酒」:
一、秦池:山東標王的起落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秦池酒業雖然技術和底蘊都不錯,但由於缺乏好的管理,銷量和地位一直沒能提升上去。這個局面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不敢接手。接著酒廠迎來了新的掌舵人,雖然是山東本地生產的白酒,但他們決定開闢新路,走出山東,進軍東北市場。
瀋陽他們打響了第一戰,通過街頭拉橫幅宣傳、飢餓營銷等各種手段,不到一年時間,秦池就重新煥發了生機。1994年,秦池酒廠的負責人更是花六千萬拿下了電視台的標王,這一舉動讓大家一下子都認識了這個品牌。
全國觀眾通過電視認識了秦池酒,之後它的銷量大幅增加,讓酒廠有些應接不暇。有記者報道,秦池酒的部分基酒是從其他酒廠採購的,還牽扯出了勾兌酒的問題。這一事件導致秦池酒從巔峰迅速跌落。
現在秦池雖然逐漸恢復了一些元氣,但再也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卻仍有不少老酒友在飲用,畢竟它的口感和品質還是不錯的。聞起來醬陳味濃郁,入口柔和細膩,非常順滑,酸甜澀感的平衡也做得很好,喝起來很舒服。
二、山西潞酒:老品牌
大家都知道貴州出好酒,四川也有不少美酒,提到山西名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53度的汾酒,似乎除了杏花村之外,對山西的其他酒印象不深。但實際上,山西也有很多不錯的酒,比如這款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傳統名酒——山西潞酒。
潞酒主打的是其獨特的香氣,使用大麥和小紅豆制曲,使得它的曲香與眾不同。喝起來能明顯感受到糧食的味道,香氣濃郁,口感綿甜柔和,下咽時清爽無雜味,作為日常飲用酒非常合適。在它最火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知道,但隨著時間推移,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現在喝的人不多,甚至有些貨架上的產品已經積灰。
三、國康1935:沉積的老牌醬香選擇
國康不同於前面提到的酒,它如今依然有不小的市場規模,也是唯一一款在近幾年重新崛起後,處於蓬勃發展期的品牌,只是現在知道的人還不多,算是一款小眾酒。
釀造這款酒的技術總監是釀酒大師範應華老先生。他在釀酒行業有超過30年的經驗,為這款酒的質量提供了保障。這款1935使用了傳統的「12987」工藝釀造,並採用了5年窖藏和10年以上老酒進行調配。
這款酒的味道層次分明,仔細品味還能感受到年份酒特有的微苦。其黃紅色調的外觀設計簡潔大氣。更吸引人的是,一瓶的價格僅需100多元,非常適合感興趣的朋友嘗試。
這幾年下來,國康不光是在國內火,甚至在國際上也開始逐漸嶄露頭角,兩款明星產品:康10和康30在各類大賽上獲得了成績。2023年,康10在國際大賽中與眾多頂級品牌競爭,最終獲得了銀獎;而高端系列的康30更是超越了許多國內外知名酒品,贏得了國際烈酒大賽的金獎。這些成績實實在在地證明了國康酒廠三十多年的釀酒經驗和實力。
其實國內的好酒不少,只是每款酒的命運各不相同。有的酒迅速走紅,贏得大量粉絲;而有的酒則低調內斂,不願意過多宣傳,結果在超市裡積灰。但這並不意味著品牌響亮的酒就一定是好酒,貨架上積灰的酒就不是好酒。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如果你對這款酒或其他內容有任何看法或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交流。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