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荔枝這種水果,自古以來就是中華兒女的喜愛的食物,
但是卻有這樣一個品種的荔枝,
其價值要遠超大家的想像。
在2002年的時候,就有10顆果子,
被送上了拍賣會,而讓人沒想到的是,
其中一個竟然被競到了55.5萬的超高價格。
那麼這種荔枝為什麼會這麼珍貴,
我們為何沒有將其推廣開呢?
金子做成的水果
這種品種的荔枝,
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掛綠荔枝,
它的名字來源於它的果殼,普通的荔枝都是紅色的。
但是它的外殼上,卻有一根綠色的線條,
這樣獨特的外觀,
使得它在所有的品種中脫穎而出,
成為了最顯眼的存在了。
而一件物品只要有獨到之處,
那麼它的價值就會比同類要高,
掛綠荔枝同樣也是如此,
只不過它的價值,的確是高的有些嚇人了。
就在2002年的時候,
就有一批這樣的荔枝被送去拍賣了,
雖然只有10顆,但是卻拍賣出了130多萬的價錢。
其中就有一個,直接賣了50多萬的超高價錢,
這樣的價格,直接打破了當時的世界記錄,
這樣的價格,說它是金子做成的水果,
簡直就是在貶低它。
那麼它為什麼能賣到如此離譜的價格呢?
極其稀少的珍貴品種
其實原因也非常簡單,
說白了還是那一句「物以稀為貴」,
這種果子實在是太過稀有了,
而且它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
根據相關記載,這個品種早在宋朝的時候,
就開始有專人進行培育了,
它的價格也一直都比其他的品種要貴。
等到了清朝的時候,它直接搖身一變,
成為了皇家專供的品種,
到那時候別說是老百姓了,
就連達官貴人也沒機會品嘗。
這樣悠久的歷史,
以及附加的文化價值,
同樣是它增值一大原因,
而且它本身就非常稀有,
這個品種的母樹,全世界就只有一棵。
而這棵樹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
而且關於它,在當地還有一個傳奇的故事存在。
相傳古時候在培育這個品種的時候,
當地百姓還是種植了不少的,
但是它卻非常嬌貴,為了成功培育它,
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人力。
這就使得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但偏偏官員還不知道體恤百姓,
還是一味的苛責,壓榨,
這就使得當地百姓不堪重負。
最後一怒之下,將大片荔枝樹全部砍倒,
只留下了一棵樹,而這棵樹,
就是增城一直存留至今的母樹,
到現在,它已經成為了當地著名的風景之一。
這個故事雖然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是現存的掛綠荔枝樹,真的只有這一棵,
而且這棵老樹,一年到頭也不過結下200顆左右的果實。
它的價格自然就是居高不下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樣有名的品種,
我們為什麼沒有推廣開呢。
就像葡萄中的「陽光玫瑰」一樣,
曾經也是風靡一時的「貴族水果」,
但事到如今,幾乎每一家水果店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得起。
同樣的事情,
為什麼放到這個品種身上就不行了呢?
真正的貴族水果
我們能想到的事情,
這些專門從事相關行業的人,
他同樣也能想到,而且早就已經開始了行動,
但是效果卻很不理想。
就像那個故事說的那樣,
古時候人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才將這個品種培育出來,放到今天也是一樣的。
即便今天我們已經有了更好的技術,
但是它的培育難度,還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幾乎所有的方法都嘗試過了,
不管是嫁接還是扦插,但都沒能成功。
就算是直接進行移植,
等樹木長成以後,結出來的荔枝,
和母樹結出來的相比,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工作人員也是不斷努力,
一直培育出了好幾代品種,
但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
別說我們後來培育的了,
就連母樹本身,結出的果實品相都不穩定。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顆果實能賣50多萬,
但是10顆總共才賣130萬的原因了,
所以說真正的掛綠荔枝,到現在為止,
也只有這棵母樹可以結出來。
其他經過培育的,僅僅只是比一般品種要好一點而已,
而就是這樣珍貴的品種,也差一點就完全滅絕。
險些滅絕的品種
它自古以來都是非常珍貴的,
即便是放到民國時期,僅僅一顆果實,
就能換到一畝田地,
這對於老百姓來說,絕對是不可想像的。
但即便它如此珍貴,卻因為時代的動蕩,
人民流離失所,
導致這個古樹無人打理,差一點就枯死。
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
這棵老樹才得到了妥善的養護,
才得以煥發生機,我們這些後來人,
才有機會保留這一珍貴的文化種子。
而且為了它,當地也是非常下本錢的,
那些果實換來的資金,
全部都被用在了維護母樹,
以及用在了慈善事業上。
後來這一珍貴的品種,
直接變成了一種象徵,只有有貢獻、有功勞的人,
才能得到它,而流通在市場上的數量,則是非常稀少。
但也正因為如此,有不少人對它非常感興趣,
儘管價格堪稱天價,但還是有不少人願意掏錢,
想要嘗一嘗這種荔枝,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講到這裡,大家就能明白它為什麼這麼貴了吧,
因為它不僅僅是非常稀少,
而且還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
更何況它甚至還成為了實力和地位的一種象徵,
購買這種東西的人,在乎的不是它有多貴,
而是它能給自己帶來身份,帶來品位。
現在的它,依舊是我們普通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或許將來有一天,
我們的技術更上一層樓了,
那麼它也就有機會推廣開了。
參考信息:
南方都市報:漫話「增城掛綠」